张 敔(1734-1803),字虎人,一字敬之,号雪鸿、茞园、南泉山人等。安徽桐城人,迁居江宁(今南京),寄籍济南。他是康熙进士,由翰林院编修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曾孙,雍正时军机大臣张廷玉的侄孙。其父张若溎(1703-1787)字若榖,雍正庚戌进士,曾任山东学政。
张敔,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在济南历城考中举人,乾隆三十九年知湖北房县县令,因冒籍事(近似现在的“高考移民”问题)而去职,遂遍游海内。张敔能书、工诗、善画;有三绝之誉。山水花鸟,随意挥洒,笔墨纵逸,韵致萧然,写真尤能神肖。性嗜酒,酒酣兴发,挥洒甚捷,所画无不精妙。为人疏放不羁,兴到即写,往往不带图章,画毕率笔作卯,精古可喜。书法真草隶篆均佳。张敔工山水、人物、花鸟,而以花鸟成就最高,同张赐宁、诸昇等为乾嘉时写意花鸟画坛盟主,张敔好作大幅阔笔花卉,且以水墨为主,鲜有设色者,往往纵笔横斜,水墨淋漓。桐城博物馆收藏其画多且精,故宫博物院、河北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皆有收藏。
清代郧阳府志卷五官师志之三宦迹—房县知县有关张敔词条:【张敔】字虎人,历城举人,乾隆间任,时岁饥,流民相聚行劫,敔严法惩之,馀党悉散。
清代李垣《国朝耆献类征初编》有张敔小传两篇,分别由熊宝泰及汪魁儒撰写,均称其为历城举人。另外称其仲兄张敭为“历城进士”。

《牧牛图》题款:庚戌夏初,画于历下之听泉山馆,雪鸿居士张敔。
庚戌即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其时画家父亲张若溎(若谷)已经去世三年,画家仍居住济南(历下),其寓所名为“听泉山馆”

《八百长春图》题款:乾隆己丑冬十有一月,写于济南寓所,雪鸿张敔。
乾隆己丑为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在济南寓所创作的绘画作品。据史料记载,画家的父亲张若溎是乾隆三十年(1765)在济南任职山东学政的,时隔四年张敔创作这幅
《八百长春图》,他的儿子张乃轩刚刚两岁。
画家之子张乃轩1767年出生于济南,字寿名,号虎儿,嘉庆副榜。工书擅画,承父学,亦好纯用水墨作画,笔法稳健,造型精准,墨色随形趋变,丰富异常,又有兰竹和书法轴,技艺皆具高度,有“父子画家”之称。桐城博物馆藏有张乃轩绢本水墨花卉四屏。
总之,画家张敔一生,在济南历城居住的时间很长,在他父亲任京城及其他地方官职时,甚至在他父亲去世后,张敔都在济南居住过,以上两幅绘画作品的题款,也能证明。张敔的自号“南泉山人”不知是否和济南有关?
(以上两幅作品图片来源于网上拍卖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