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千佛山文昌阁

楹柱上镌刻的最常见的一副楹联。所谓“文昌”,即文昌星。文昌原是天上六星
总称。《晋书•天文志》云:“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天之六府也,主集计天
道。”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封梓潼神张亚子为文昌帝君,司文事,主科举
考试。文昌帝君身边有二位童子,一个叫天聋,一个叫地哑,以示不泄漏考试秘
密。而据《明史·稽志》云:“梓潼帝君,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
殁,人为立庙,唐宗屡封至英显王,道家谓梓潼掌文昌府,事及人间禄籍,元加
号为帝君,而天下学校亦有。祠祀者。
),殿内供奉文昌帝君、朱衣和魁星,正中为文昌帝君像,左右魁星侍立。该阁
此后又于咸丰三年(1853年),光绪七年(1881年)和十六年(1890年)先后由
府城官府同人捐款,集腋成裘,鸠工修葺,使其神龛、门窗、殿宇、墙垣、台阶
、栅栏、石凳等,均焕然一新,并增添朱衣拜台。每逢仲春、重阳,多有文士来
访,赏菊咏诗。
成开放。新建的文昌阁占地20余亩,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前武后文,隔水(
墨池)相望;东西配殿分别供奉寿星和福星。东西展厅分塑自唐至清山东历史上
著名状元和文化名人像,其墙壁绘制“五魁苑”壁画;东西文化长廊绘制“朝元
图” 和“状元卷”壁画。福星、运星、寿星、三星同位;钟楼、鼓楼 ,钟鼓齐
鸣;殿、廊、厅、坊,气势恢宏,文气十足。阁前平台有官带城墙护绕,台阶两
侧扶手为两条雕刻巨大石龙,龙首均高昂东面,喻紫气东来之意,十分威风。
(以上资料摘自曼达莲花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