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爱玲晚年为什么不想回国

(2010-12-22 19:29:54)
标签:

张爱玲

出生

天才

谢世

亲人

童年

自理能力

感情

疾病

虱子

杂谈

分类: 杂谈
张爱玲是一个生的富贵,死的凄凉的绝代才女。1920年9月30日,她出生于上海名门,她的祖父是清末“清流派”的代表人物张佩纶,她的外曾祖父是李鸿章,父亲是封建遗少,性格暴戾,常抽鸦片。也许正因为有这么一位封建遗少的父亲,才有了张爱玲黑暗的童年,但同时不幸的童年又造就了张爱玲这位天才。是父母的离异,继母的不通人情和父亲的暴虐催发了张爱玲强烈的创作欲。使她一鼓作气顺利的完成了《茉莉香片》《倾城之恋》《金锁记》《封锁》《红玫瑰与白玫瑰》《半生缘》《色戒》等才与情相处得甚美的著作,在中国现代文坛史上独占鳌头。
然而,这么一朵风光无限的奇葩却是以一种凄凉的形式悄然凋谢在太平洋彼岸。1995年9月8日即中秋节,张爱玲带着东方传统节日的美好谢世于洛杉矶寓所的小阁楼里。当时身边没有一个人,她的遗体是第七天后才被发现。屋内无家具,无床,她躺在地板上,裹着一条薄薄的毯子。世界为她静止,星辰为她隐没,她就这样永远地合上了既喧闹过又更多的寂寞过的人生之门。
张爱玲晚年患有严重的心疾,因此,在后来长达二十几年的时光里,她几乎末创作过一部作品。令人奇怪的是,在美国她没有任何亲人,她怎么就没想过要回国?
晚年,张爱玲在大陆同样没了亲人,她不想回国我认为第一点理由是因为中国是诞生她“病”痛的摇篮。尤其是童年那个冷酷无情危机四伏的家庭给她造成的阴影,在时间的长河里都无法让她洗刷干净。对她童年的不幸她有过这样的一段回忆:我把头偏向这一边,又偏向那一边,无数次,耳朵震聋了,我坐在地上了,我躺在地上了,他〈指父亲〉还揪着我的头发一阵踢。后来又把我关在一间空房好几个月。家庭的阴影就这么时时笼罩在张爱玲生命的流程中,以至晚年日益加重。
张爱玲第二点不想回国的理由是她自理能力太差,加之她定居美国多年,若回国的话会有居多的不适应。张爱玲是一个艺术天才,但在生活上她却是一个低能儿。她在〈〈天才梦〉〉一文里是这么评价自己的:除了天才梦我一无所有,在现实生活中我等于一个废物。在16 岁那年,母亲给我两年时间教我煮饭洗衣,结果两年计划实验失败。
第三点张爱玲不想回国是出于对赖雅的感情。尽管赖雅在她47岁时就离开了人世,但赖雅对她的爱使从未得过关爱的张爱玲很眷恋,并一直靠着它取暖。回望张爱玲一生,她几乎没过上几天幸福的日子。童年的不幸,青年时与胡兰成婚姻的失败,到后来的与桑弧合作,感情的无果,说明张爱玲一直处在感情的烫伤中。这种烫伤延续到她36岁才得以康复,那是因为她遇上了比她大29岁的美国作家赖雅,并与他过上了一辈子以来她认为最幸福的生活。关于她与赖雅的感情我们不妨来看张爱玲38岁生日的一段描述:
那一天,我和赖雅做了一点青豆,肉和米饭,餐后,一同看了一场喜剧电影,笑出了眼泪。散场后,我们在萧瑟的秋风中步行回家,又把剩饭吃了,我告诉赖雅,这是我平生中最快乐的生日。
张爱玲本是一个享乐主义者,但是她在平淡中感到了快乐,可见,她与赖雅的感情不一般。上述这三个关于张爱玲晚年不想回国的理由纯属我个人从她作品中端倪出来的结果或浅见。总而言之,中国在她心中既是她童年不幸的生产基地,又是她感情重伤的开发商。她无法面对。
赖雅过世后,张爱玲的时光基本用于对付疾病——自设的“虱子”。长期的恐惧,使她居无定所。据统计,从1984年8月到1988年3月这3年半时间,张爱玲平均每星期搬家一次,搬家的理由就是躲“虱子”。在每次搬家中,财物丢了,友人的书信丢了,衣物她是随买随扔,后来为了省事,干脆什么也不买。
一代才女的晚年就这么在惶恐迷惘孤寂中悄悄度过,一位曾大红大紫红遍全上海的绝代佳人就被自己定义的“华美袍上的虱子”给吞噬干净,留下她年轻时撒下的“炉香”供后人细细回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三个鸡蛋
后一篇:元旦絮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