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2日星期三(3):浮雕精致规模小巧的女王宫
从东湄本出来才11点半,大圈只剩下比粒寺就走完了。决定再加上外圈,先去女王宫。列出今天的路线:

女王宫中央主殿区
1、圣剑寺
Preach Khan——2、涅磐宫(龙蟠水池)Preach Neak Pean——3、塔逊寺 Ta Som——4、东湄本寺 East
Mebon——5、女王宫 Banteay Srei——6、班提色玛 Banteay
Samre——7、比粒寺 Pre Rup

吴哥景点地图
5、女王宫 Banteay
Srei
女王宫位于吴哥城东北方约21公里荔枝山(Phnom
Dei)旁,在整个吴哥遗址群中算是最偏远的。从东湄本出来,TuTu车走了半个小时,约12点到女王宫。
女王宫(Banteay
Srei,“女人的城堡”之意),又译为班蒂斯蕾,是一座印度教寺庙,主要供奉婆罗门教三大天神之一的湿婆。据说现在女王宫的建筑看来分为两部分:东西轴以南的部分供奉湿婆,而以北的建筑供奉毗湿奴。
女王宫始建于967年的罗真陀罗跋摩(Rajendravarman)王朝,而于1002年的阇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
V)王朝完成。寺庙以朱色砂岩构成,充满精致的浮雕,以雕刻细节的精巧而闻名,被誉为“吴哥艺术之钻”(Jewel in Angkor Art)。
女王宫1914年才被西方人发现,1923年法国作家马尔罗从女王宫偷走了四件女神像,案件轰动一时。马尔罗很快被逮捕,失窃的女神像也随即被送回,这也引起了人们对女王宫的关注。1936年又在宫外城墙东面的东门处发现有关女王宫建立的碑文,女王宫是吴哥古迹中第一座被完全修复的寺庙。
查验票后,还有几十米的土路才到门口。女王宫是一座平地寺庙,通过东门,进入第一道围墙。先是一条长长的引道,两侧立着体现生殖崇拜的林伽石柱。然后是第二道围墙,围墙内的水域就是大约20米宽的护城河,它包围着主殿,但我们去的时候水不多。主殿区的内墙又是三层院落,神庙在最内层的院落内,神庙的东北方和东南方有两座通常称为图书馆的小型建筑。
每通过一道门,抬头就可清楚的看到各面墙上、门楣、梁柱、檐角等,都雕满印度教神话故事与莲花图腾,展现印度教的传奇神话之美。中央主体建筑刻满天女阿怕莎拉Apsara的故事,是吴哥遗址中所有同类图像之冠。可惜我们对印度教神话不熟悉,否则更有看头了。
在服务区喝咖啡休息,到1点多才离开,前往班提色玛。
(未完待续)

前往女王宫的路上,放学回家的学生

女王宫游客中心

女王宫查验门票

女王宫东门口

女王宫东门

女王宫东门

女王宫林伽石柱通道

女王宫东门护城河

女王宫第二道围墙东门

女王宫第二道围墙东门

女王宫残破的雕刻

女王宫中央主殿区

女王宫中央主殿区

女王宫中央主殿区神猴

女王宫中央主殿区

女王宫中央主殿区

女王宫中央主殿区

女王宫中央主殿区

女王宫中央主殿区

女王宫浮雕

女王宫门上浮雕

女王宫门上浮雕

女王宫门上浮雕

女王宫门上浮雕

女王宫门上浮雕

女王宫

女王宫

女王宫

女王宫

女王宫

女王宫的柬埔寨僧人

女王宫的柬埔寨僧人

女王宫浮雕
女王宫浮雕

女王宫商业服务区

女王宫商业服务区
女王宫商业服务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