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9日:优雅、漂亮但略显冷清的怡保老街区
昨夜倾盆大雨,狂风大作,还好到天亮雨就停了。7点退房 Check
Out,拖着行李到码头,乘坐跨海渡轮从槟榔屿岛返回马来半岛大陆的北海。连接大陆与槟城的槟城大桥1985年通车,我们乘坐的长途汽车就是通过槟城大桥进入乔治市的。

从汽车上拍摄的怡保火车站 Railway
Station(1914-1917), 当地人称“泰姬陵”
渡船过海只要20分钟,而且是单向收费,乔治市到北海不收费。隔10几分钟就有一趟船,这一班运人、下一班就运车。我们7:30上船,7点50多就到了北海。
北海出码头就是汽车站,在24号窗口购买8:25出发的车票,是 Sri Maju
公司的,到怡保MR13.90/人(约合人民币30元),豪华车MR18/人,是一排3个座的。事后才知道,只有 Sri Maju
公司在怡保的车站在市内,非常方便。
10:45到怡保,经同车一位老人的介绍,我们住到离车站不远的“高宾旅社”。旅店在楼上,楼下是茶室。我们住24号房间,在3楼,宿费MR33/夜(约合73元)。旅馆里遇见几个江西过来打工的,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很多人白天就在旅馆呆着。
11点半办完手续后,到楼下茶室吃午饭蛤粉汤,加两杯白咖啡。怡保的白咖啡是出名的,我们还买了一包。
怡保是霹雳州(Perak)的首府,马来西亚最大的城市之一。怡保得名是因为从前这一带有很多有毒的怡保树(pohon epu或pokok
ipoh)。现在在怡保的火车站外面,还有一棵。城市建于19世纪70年代,近打(Kinta)山谷丰富的锡矿资源使其迅速发展起来。但在1970年代,随着锡价的下降和矿场的关闭,怡保的发展停滞不前。直到1988年5月12日,怡保正式被宣布为市,才逐渐恢复。怡保还是著名华人功夫女星杨紫琼以及著名歌手光良的家乡。
怡保最值得一看的是位于 Sungai
Kinta(Kinta河)以西的“老城”,雄伟而优雅的殖民地建筑提示了这座城市曾经的富庶和重要地位。这里景点非常集中,主要有:
火车站
Railway Station(1914-1917),结合了摩尔人风格与维多利亚风格,被称为“陵墓风格”,当地人称为“泰姬陵”。老式的
Majestic Station Hotel 位于其中。对面是市政厅和老邮局 Town Hall and Old Post
Office(1914-1916年)、高等法院 High
Court(1926-1928年),是两座白色的新古典主义建筑,比例适中,非常优雅漂亮。这三座建筑都是政府建筑师
A.B.Hubbock 修建的
怡保皇家俱乐部
Royal Ipoh Club(1895)是仿都铎式建筑,可俯瞰 Padang 广场。Padang 北侧的圣迈克尔学院(St
Michael’s Institution)是一座三层的新哥特式殖民地学校,有拱形走廊。学院是 Catholic La Sallean
兄弟在1927年创办的,与学生简单交谈感觉,他们似乎都有些优越感,在怡保算是最好的学校了。旁边白绿相间的 Masjid India
Muslim(India Muslim Mosque,1908年)属蒙古风格,是为当地印度居民修建的。
Padang
西侧得旅客中心有怡保的地图,旁边有怡保老街白咖啡。
比尔克纪念钟楼(Birch Memorial Clock Tower,1909年)位于几步开外的 Jln
Dato’Sagor,它是用来纪念第一位英国驻扎官 James W.W. Birch 的,他在 Pasir Salak
遇刺身亡。钟楼的中楣刻画了摩西、佛教、莎士比亚和查尔斯·达尔文等的形象,意欲展示文明的进程。代表穆罕默德的形象已经被抹去了。Birch
在当地并不受欢迎。纪念钟楼所在的马路已经被重新命名以纪念暗杀 Birch 的刺客。
转回来也就3点多钟,找了一家店修拉杆箱的轮子。修箱子的华人老汉72岁,老家福建,出生在马来西亚,有1儿7女8个孩子。孩子让他歇着别干了,但他自己丢不了这项手艺。修完箱子,我在对面的小店还尝了一口榴莲,觉得还可以。可老伴不习惯这味,没有碰。
晚饭是怡保最著名的美食“芽菜鸡”,豆芽菜与鸡分别上碟。应该配以沙河粉,我们不懂,选了米饭。不过味道还不错,有点像白斩鸡。
怡保的外国游客很少,但我们一天下来感觉很充实,有时间还可以转转河东的新城。
晚上先打听好路,明天一早要乘坐长途汽车去金马伦高原。
(未完待续)
背包环游马来半岛路线图

槟城跨海大桥,1985年通车

清真寺 Masjid Panglima
Kinta

怡保国家清真寺
Masjid Sultan Idris Shah Ke II

国家清真寺 Masjid Sultan Idris Shah Ke
II

国家清真寺 Masjid Sultan Idris Shah Ke
II

怡保邮局

邮局

怡保火车站 Railway
Station(1914-1917),当地人称为“泰姬陵”

怡保火车站 Railway
Station(1914-1917), 当地人称为“泰姬陵”

怡保火车站

怡保火车站

怡保市政厅 Town
Hall,新古典主义风格,建于1914-1916年

怡保市政厅 Town
Hall

高等法院 High
Court,新古典主义风格,建于1926-1928年

“有毒的”怡保树

火车站广场

战争纪念碑 War
Memorial

怡保皇家俱乐部 Royal Ipoh
Club,仿都铎式建筑,建于1895年

圣迈克尔学院 St. Michael’s
Institution,哥特式,建于1912年

圣迈克尔学院的学生

印度清真寺 Masjid India
Muslim,蒙古风格,建于1908年

怡保广场 Ipoh
Pagang

敦拉查图书馆 Tun Razak Library

游客中心

怡保老街白咖啡

比尔克纪念碑 Birch
Memorial,建于1909年

海峡贸易大厦 Straits Trading
Building(OCBC),建于1907年

律师事务所 Residence Law Office
of the Seenivasagam Brothers

汇丰银行,新文艺复兴风格,建于1931年

Chung Thye Phin
Building,建于1907年

警察局

近打河 Kinta River
大桥

近打河 Kinta
River

Kinta River 沿岸公园

跨海渡轮

槟城乔治市码头

北海码头旁的北海汽车站

Sri Maju
公司怡保汽车站

怡保街道

箱包修理铺

老黄与安记这两家的芽菜鸡最出名

我们是在老黄芽菜鸡品尝的

芽菜鸡

楼上高宾旅社,住3层24号

旅店房间看下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