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年06月25日

(2022-06-25 21:56:40)
一个真诚而执着的诗人
——读海南诗人翟见前的诗

   张宜云

  翟见前的诗,简洁凝练,意蕴深厚,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心在其境,诗画交融。在清新、明丽的叙述之后,首先入眼的是一幅画,如果仅仅是一幅画,那也只是表象的美感,稍加用心,就能感受到每一幅精美的画面背后有着更深的旨意,我特别喜欢诗人的《暮晚的黑山羊》:暮晚的草坡上,几只黑山羊/在咩咩地叫/叫一声,天就暗下一截/再叫一声,天色完全暗下来/黑山羊把它的黑/披在暮晚上/它们牵着夜色走,翻过了/一道沟又一道沟/咩咩地叫,夜色晃动/最小的那只/走得最慢,走得最后,也最焦急/它的叫声最嫩,也最凄凉//它们就这样,你跟着我,我跟着你/朝着村庄的方向/和从河岸上晚归的我的父老乡亲/慢慢消失在黑夜中……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幅流动的田园暮归图,动静相宜,黑白对照,一群大小不一,步履匆匆的羊群,赶在回家的路上,诗人带着几分关爱,几分同情,把一个暮归的画卷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我们若理解到此,足以产生很完美的感觉,可诗的结尾,加上了两句:“和从河岸上晚归的我的父老乡亲慢慢消失在黑夜中……”,诗意境界拔高十分,这群羊分明是“父老乡亲”的隐喻,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草挤奶,却任劳任怨地忙碌着,一天又一天,一代又一代。

  一首诗展示着诗人深厚的功底、精湛的技术和内心的趋向,读来让人赞叹不已,玩味无穷,极大地满足了读者阅读的情趣和审美空间的延伸。

  像上述的佳作,比比皆是。比如《一只鸟贴着海面飞》,前面写一只鸟在飞,这样飞,那样飞,直到最后“夕阳把他的影子投在我身边的崖壁上……”又一个巧妙的隐喻,虚实结合,物我合一,诗人就是那只鸟,他的思想像那只鸟一样,用无数的方式,在蔚蓝的大海上自由飞翔……

  诗人自己认为,诗是客观存在的,“她藏在生活的波纹里,细节里,物象里,被意外发现,并让心灵解读”,“用诗意的眼睛看待生活,就会看见诗”。诗人的发现独到、新颖,让人惊讶不已。

  比如《风》,诗人发现并抓住风的“骨头”这个意象,来表达自己不受世风影响,坚守自己内心的信念,一种看不见的骨气也被诗人贴切形象地表达出来,这比那些直白的说教,效果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读者不知不觉地在阅读中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关于发现与挖掘,我最喜欢的一篇是诗人的《挪石头》:我好像听到被石头压住的小草/在叹息,它们呼吸困难/因长期见不到阳光而苍白我用力气把石头挪开/一片片阳光就落下来但我不曾料到的是/我又听到了小虫子、蜗牛、蚯蚓在叹息/它们一下子/全都暴露在阳光下/没了家……

  这首佳作,非常可能就是来源于诗人无意间翻开了一块石头,而获得的发现。诗人的眼里,万物皆有情,正像诗人自己所说的那样:“诗,能让所有沉默的事物说话”。这里的植物、动物都在说话,可分明折射出一个深刻的社会哲学问题,就是一个人怎样才能公平、公正、两全其美,有时候很难面面周全,很可能是兼顾左而忽略了右,甚至是好心办了坏事而不自觉,遇到这样情况该怎么办?有心的诗人借用物象、细节发现问题,看似只作了呈现,提出问题,并没给我们答案,其实,他是直指事物的核心!让我们自己思考,读到这里,读者被诗人的问题紧紧吸引,展开了丰富的遐想,让人感觉余味无穷。往深处想想,一个小家,一个大家,一个国家,一个世界,这些大大小小的决策者,改革者是多么艰难,让“小草”不见“阳光”?还是让“虫子、蜗牛”无家可归?此时,答案出来了,任何决策者、改革者无法满足每个人的愿望,只能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是少数人的利益。诗人为我们抛砖引玉,我们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启迪和暗示,阅读如此快乐。诗人这种独特的发现,还有很多篇,比如《蹄印里的草》,用物象展示了一种凄美的爱情结局,让人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哀怨于痛感,余味悠远绵长。

  诗人不仅仅关心人类的生活环境,也关心着所有生命的生存状态,并给与极大的同情和关注。如《一只丢了魂的麻雀》:而我现在听到它的鸣叫/有心碎的感觉/那片林子在它凄厉的叫声中被铲倒/它飞着飞着飞起来了/它的魂却丢在了茫茫的/夜色下……

  翟见前是一个热爱大海的诗人,常年生活在海边,大海波涛的汹涌、起伏,蔚蓝与平静,宽广与包容赋予诗人不竭的诗思,诗人写海的诗篇特别多,与海的不解之缘,就像有着千年之约的恋人:“如果有来生我也不愿和她作只怕一次短暂的分离……”(摘自《海缘》)在大海面前,诗人就像回到灵魂的家园,无比轻松自由,像一只鸟一样快乐飞翔。大海不仅给诗人宽广的胸襟,也赋予七尺之身如水柔肠,分享《在面海的窗边》:

  在面海的窗边/我摆上两杯茶/一杯是我的,一杯给你/我知道你不来,也给你/我时不时碰一下/就对着大海说话/说那些掏心窝的话/其实就是想说给你听/我知道你爱海/你常常想象我坐在海边的样子/但你是否想象我举着茶杯/要斟满涛声的样子。

  在诗歌的道路上,诗人一直把自己看成一只飞翔的鸟,用多姿的方式展示他心中的“美”“温度”“力量”“气息、棱角、风骨”,(摘自《我的诗话》)诗人用真诚而执着的诗心,表达“我内心的喜悦,感激和不为人知的忧患……”(摘自《我想在心里放养一只鸟》)在诗意的路上,带着感恩的心情,热爱生活。如《去寺院》:“天空下,我小如一只蚂蚁/走在通往寺院的路上”我们可以认为诗人就是去寺院,但又可以认为诗人正在向诗的路上潜心修行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