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分层评价策略
(2012-09-27 14:57:07)
标签:
徐军花杂谈 |
分类: 精彩博文 |
(一)作业的内容分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因此作业设计要克服机械重复和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陈旧形式,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仅要设计基础练习题,更要设计思维价值大、自主性和开放性的作业。这样保护了这些学生的自尊心,树立了他的自信心,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充分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
(二)作业的批改形式分类
1、互相批改,共同提高。如上面提到的作业,就可以采取学生间互相批改的方式,同桌两人互相检查对方的作业,如果发现其中有问题或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问、请教,如果意见不统一,可以再与其他同学交流或请教老师。学生在互相批改的过程中,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帮助理解能力差一些的学生,使他对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更加清晰,同学之间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2、延迟批改,调动积极性。每位数学老师可能都会有相同的感受,那就是学生在计算方面特别马虎,计算方法和算理都很清楚,但就是算错,不是抄错数,就是进位数没写,要么就是退位减算错了。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延迟批改”的方式,我首先要完整地看一遍学生的作业,如果学生作业全做对了,就在作业本上写上成绩“100”;如果作业中有错题,我就先不批改,发回去让学生自己查找错题、弄清错误的原因,改正后再进行评判,如果学生能够自己检查出错因并改正确,我依然给“100”。这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培养了学生认真、踏实的学习习惯。
3、批改加简评,培养内驱力。批改作业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如果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能够适当地加以评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业,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他学好数学的内部驱动力。比如:学生的这种解题方法非常巧妙,就可以在这道题旁写一个“巧”字,既不耽误时间,又对学生起到了鼓励的作业。再比如:这个学生做题的方法不太巧,甚至有些笨,这时可以写上一句“好像还有更巧妙的方法,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想出来的!”既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又给他指出了努力的方向。
总之,“分层评价”体现了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发展规律和实际水平的尊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了评价的导向功能,面向全体学生,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的潜能开发,让每个学生都建立自信,乐学善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