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大多数知青返程后,人人过着柴米油盐、平淡如水的生活。可正是在这些平凡的、日复一日的生活中,艰苦朴素的作风在知青人身上其实就从未减退过。我的战友燕平在其津城工作的日子里依然有着“老财迷”的雅号,他们单位小青年多,都是有知识、有能力,可有的大手大脚,花钱特大方,在单位也不懂得爱惜公物,东西坏一点就扔了换新的。他的办公桌对面有个小S,就和别人不一样,也是特财迷,她打印材料时,总是用双面,看到别人用过一面的纸,她就收起来留着用。光用纸这一项,每年就给国家节约不少。在其他方面,她也是特财迷,东西坏了,修修补补接着用,从不随便扔东西。这样一来,个别同事就调侃他们“一老一小,一对财迷”。今天我转载了燕平的博客文章:
《我的收藏》
我1969年5月去兵团时,天津知青办发了我一床绿棉被,绿被面白被里用的是真材实料棉花有8斤,厚厚的,非常暖和。它伴随我在兵团5年,抵御了内蒙的严寒。后来我回到天津,又盖了几年直到我结婚换了新被,但我还不舍得把它丢弃,又把它当褥子铺在床上。转眼40年过去了,它依然在为我服务,经过多次拆洗,它已发白,没有了当初的绿色,但它依然很结实。每当我看到它,就想起了在兵团的生活。
转自
lifeng12134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