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迷糊的错别字
(2009-11-19 18:06:18)
标签:
错别字高中生杂谈 |
分类: 峥嵘岁月 |
十连是一个年青的连队,说年青一是因为建连队晚。二是人少。三是连里六九届学生居多。
附评论:
1哈哈!不知后来这个“黑眼”是否牵来!我团有一战友,在看完《水浒》后就给我们“白唬”起来了:我最佩服水浒中两个人,一个是“鲁提害”(辖),另一个就是“紫大官人”(柴)!
2是墨眼不是黑眼.
3在当时那个年代,念错别字可谓“比比皆是”,我记得我在团里听当时的政治处主任作国际形势报告时把南美洲的“乌拉圭”念成“乌拉哇”!“巴拉圭”念成“巴拉哇”!
4此类现象当时也算是比较普遍,好比说哥哥从乡下上“吊”回城市拉,你在农村想“杀”我了,好“酒”不见了等等,我在连队时经常听到,当时也确实好笑了一阵,现在想想这不能全怪我们,因为真正让我们受害的是谁?大家都清楚。
5如此的笑话太多了,我们连队的一位青岛兵当年也是错别字大王,“遗憾”就被这老兄读作“贵感”。
6在那可悲的年代,到处都有此类笑话,我们连有位仁兄大伙送他一顺口溜:“菲津(律)宾、菲津(律)宾,美国首都是东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