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来了,魂牵梦绕的内蒙古草原。多少年了,几回里梦中惊醒,几回里泪湿衣衫,为了心中的梦,我等了很久。
汽车向草原深处驶去,进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蒙古包,这不是我当年的草原,但带给我惊喜的是我看见了马群,让我回忆起在乌加河畔,在草原上放马的日日夜夜,让我寻觅的北斗星。
在内蒙古河套草原,有一条自西向东走向的河——乌加河,她就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曾在那里放牧、饮马。在河的北岸,有一条马蹄形的河,叫老乌加河,河的岸边生长着茂盛的沙枣林,这地方是我们当年的连队。
四十年前,我们是一群十五、六岁的青年,人生的第一步就是从那里开始的,放马、种地、喂猪、放羊。
草原,还记得我吗?当年,你用宽阔的胸怀接纳了我,拥抱着我,哺育我成长。我为你付出是的整个青春年华,我为你带来了无限的眷恋,深情的爱。
草原的夜,苍凉寂寞,不管蚊虫叮咬,不论刮风下雨,只有无言的马群使我们的伙伴,北斗星是我们的时间表。
今天,事过境迁,我心中的马群不见了,我在努力寻找当年的痕迹,我知道,北斗星会为我拨点迷津,草原会为我作证。
时光挡不住风华少年,岁月沧桑才知人生路,当年在乌加河畔,在草原上也留下我们的身影,那些发黄很旧的老照片,记载了一代知识青年的历史缩影。
这是当年在草滩放马时的拍摄,中间的叫姜建民,这匹马是“老银鬓”1970年生的最后一匹马,叫“小玉点”当年四岁,是他在后山放马时的坐骑。
这张照片在连队附近,左边骑“小骑马”的叫张振东,右边骑“大青马”的叫关祥仑。
这是连队最漂亮、威武、健壮的一匹马,叫“小铃铛”当年的样子是不是很英俊!
这是当年猪号班的四位战友,高志玲、谢胜利、王素省、张敏,猪病了,都是兽医马相林给治疗,只是没有当年的照片。
这是一张马相林回连队的照片,当年的马号、猪号已不复存在了。
为了心中的梦,我们草原儿女相聚在一起,感谢你,草原,祝福你,草原,愿你的明天更美好。
前半部分用内蒙民歌“鄂尔多斯我富饶的家乡”后半部分用内蒙民歌“草原在那里”
(用马头琴演奏不要歌词)

作者是刘占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