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半农墓~~

(2012-12-04 14:00:09)
标签:

名人墓

文化界

杂谈

分类: 随手拍

    10月底和11月底分二次去了西山~~主要是为了寻找名人墓~~那是我惦记了好几年的事~~

    记得是七~八年前我和朋友去爬山时发现的~~可当时没有带相机~~再加上是野山~地形不熟~怕找不到路~~就没有再去~~这回是全家齐上阵一起去的。。。。。

 

 

 

 

    刘半农(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是近现代史上中国的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名复,字半农,江苏江阴人。早年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后旅欧留学,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所作新诗多描写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疾苦,语言通俗。他一生著作甚丰,创作了《扬鞭集》、《瓦釜集》、《半农杂文》,编有《初期白话诗稿》,学术著作有《中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录》等,另有译著《法国短篇小说集》、《茶花女》等。其中《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

    刘半农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健将、北京大学教授。其墓地位于香山东北方向的玉皇顶南岗上,玉皇顶以山腰有一座玉皇庙而得名。   

    墓地位于碧云寺东侧,其墓基是一个石砌的大方台,墓表在方台之上,墓表北侧又矗立着一座大理石石柱,上面镶嵌着巨幅刘先生的遗像,墓前有一块断开的碑文,上面的文字及碑额,均出自大家之手。碑文是著名教育家、北京大学教授蔡元培所撰,碑额是国学大师章炳麟篆书,碑文书丹则是著名文学家钱玄同的手笔。一块墓碑闪烁着我国现代史上四位著名人物的才华、思想的光辉,可以说是一件难得的文物和艺术品。

   

    墓前原竖两块石碑,一块是周作人撰写墓志,魏建功书石,马衡篆盖;另一块由吴敬恒题碑,蔡元培撰写墓志,章太炎篆额,钱玄同书丹。可惜两块墓碑都已推倒砸碎,石块狼藉。

 

    1935年5月29日,刘半农的生前的好友以及其家人,将其灵柩和他的同胞二弟刘天华的棺木,一同安葬在北京香山玉皇顶的南岗上。该墓地是中法大学的公墓,刘半农因曾在中法大学任过教,故得此墓地。

  该墓坐西面东,建在一方形石质墓基上,长10米,宽6米,高1.2米,围以汉白玉雕栏。墓基正面有九级石阶,上置石供桌,桌后是两通碑石,其一为周作人撰写的墓志,由魏建功书写,马衡篆刻;另一通由吴敬恒题碑,蔡元培撰写墓志,章太炎篆额,钱玄同书写。据载,周作人所撰写的墓志全文如下:

  故国立北京大学教授刘君墓志。君姓刘名复,号半农,江苏江阴县人,生于清光绪十七年辛卯四月二十日,以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七月十四日卒于北京,年四十四,夫人朱蕙,生子女三人,育厚、育伦、育敦。君少时,曾奔走革命,巳而卖文为活,民国六年被聘为国立北京大学预科教授。

  九年,教育部派赴欧洲留学,凡六年,十四年应巴黎大学考试,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返北京大学,任中国文学系教授,兼研究所国学门导师。二十年为文学院研究所教授兼研究院文史主任。二十三年六月至绥远调查方音,染回归热,返北平遂卒。

  二十四年五月葬于北平西郊香山之玉皇顶,君状貌英特,头大,眼有芒角,生气勃勃,至中年不少衰。性果毅,耐劳苦,专治语音学,多所发明。又好文学,美术,以余力照相,写字,作诗文,皆精妙。与人交游,和易可爱,善诙谐,老友或与戏谑以为笑。及今思之,如君之人已不可再得。呜呼!古人伤逝之意,其在兹乎。将葬,夫人命友人绍兴周作人撰墓志,如皋魏建功书石,鄞县马衡篆盖,作人,建功,衡,于谊不能辞,故谨志而书之。北京文楷斋刘明堂刻石。

 

   在刘半农墓茔前,塑有他的遗像,左右配以刘半农生前所制的“日晷”、“推断尺”等雕画。墓穴呈长方形,上有墓盖。向东的墓门上书有“刘半农先生之墓”字样。在距刘半农墓地约30米处,为其二弟刘天华的墓地。

 

   在“文革”十年浩劫中,刘半农被视为“半截子革命”人物的代表,其墓地也遭到破坏,墓茔前的两块墓碑也被砸碎,墓地上到处散落着碎石。直到1982年,刘半农的后人将其修复,以示昭告半农先生葬身之所。

 

 

      这是我第二次到这里~记录下来吧。。。。

       能够看到原墓碑石上的花纹和墓基边侧的花纹是那样的精致~细腻~~清晰~~叹前人们劳作的认真~仔细。。。。

      还看到了两块半截不整的墓碑~~雕像和日晷、推断尺都没有见到。。。

 

     不需要查找~百度~~我能告诉女儿的就是下面的这首诗和“她”的来历。。。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1920.9.4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本诗中出现了“她”,在刘半农之前,中国还没有开始使用“她”,以前使用“伊”,也就是刘半农第一个开始使用“她”。

  “她”字意义非同小可,因为它不仅对于白话文的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让中国的女性在文字上有了一个专有的位置。

 刘半农墓~~

刘半农墓~~

刘半农墓~~

刘半农墓~~


刘半农墓~~

刘半农墓~~

刘半农墓~~

刘半农墓~~

刘半农墓~~

刘半农墓~~

刘半农墓~~

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82524.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4224375.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还是礼物哦~~
后一篇:刘天华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