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叩齿好处多
(2010-01-06 17:24:19)
标签:
叩齿养生唾液健康 |
生命在于运动。一日三餐里牙齿虽然也在运动,但正如四肢每天都在活动却不能完全代替保健运动那样,尤其在食物过份加工而精细化、软质化的今天,三餐饭的咀嚼动作并不够,牙齿还需要自身的锻炼。早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牙齿保健法,如饮食时细嚼慢咽,清晨及饭后叩齿鼓漱,解便时咬紧牙关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对维持人体身、心、灵健康,精、气、神旺盛却有意想不到的神效。许多历代名人如东晋医家葛洪、北齐文学家颜之推、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兼医家陶弘景、北宋文学巨子苏东坡、清高宗乾隆皇帝等,皆以「齿宜常叩」而尽享高寿。
齿宜常叩与细嚼慢咽的现代研究
<保健牙齿,帮助消化
其次,食物在口腔内充分咀嚼的同时,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多。这不仅有助于消化,还有助食物的营养成分更好地被吸收,为身体所利用。
此外,唾液还有中和胃酸、修补黏膜的作用,有助于防治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多种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
<分解毒素,防病抗癌
美国《侨报》一九九五年报导一位医学家做了一个实验,把非常有害的致癌物质放入试管内,同时放入人类唾液,并混合在一起,经过仔细观察,开始时没什么变化,但经过反复摇动三十秒后,发现这些致癌物质已几乎失去毒性。三十秒的时间相当于每一口食物咀嚼三十次。
日本营养学家西岗一的研究也证明细嚼慢咽不仅可以防病,还可以防癌。他观察到人们咀嚼食物时分泌出的唾液成分与平时分泌不同,能在二十秒钟内使诱发致癌物(亚硝基化合物、黄曲毒素B及3、4│苯并芘等)丧失活性。其原因是它含有比平时更丰富的成分:十三种酶、十一种无机盐、九种维生素及多种有机酸和激素。其中SOD(过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维生素C等具有很强抗癌效果。而平时分泌的唾液就不含有这么多可贵的成分。
由此,他告诉人们:「咀嚼是人人都具有的能力,是人人都具有的一件防癌利器。但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狼吞虎咽;或边走边吃,边做事边吃;或只愿吃软不吃硬;他们都可能充当癌症的『志愿兵』,应火速改正,以免不测。」
<控制食欲,瘦身减肥
营养学家研究发现,肥胖者进食速度要比瘦者快,而咀嚼吞咽的次数也比瘦者少。学者们为此做了试验,证明肥胖者食用营养成分不变,但必须选取需要充分咀嚼才能下咽的食物,以减慢进食速度。结果男子经十九周后体重减轻 四公斤,女子经二十周后,体重下降四点六公斤,而且血糖、血压、胆固醇和中性脂肪也相应降低,对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肥胖并发症甚具意义。
一般而言,食物进入人体后,血糖会升高到一定水平,大脑食欲中枢就会发出停止进食信号。然而,进食过快者,在大脑发出停止进食信号时,往往已吃了过多的食物,为时太晚,日积月累之结果会导致肥胖。而选用未经精细加工的天然食物,进行细嚼慢咽者,在大脑发出停食信号时,食物不会吃过头,对控制食量,减肥瘦身就有非凡功效。
<增强脑力,可防痴呆
牙齿位于脑部附近,有节奏叩齿,会产生冲击波传至大脑,不仅有固齿作用,还有助调节大脑皮层与强壮神经之功效。
据国外研究,咀嚼时通过下颚关节运动,使脑循环畅通,加强大脑皮质的活化,从而预防大脑老化和老年性痴呆。
一九九九年身兼德国智力教育协会主席,亦为Erlangen大学教授的勒赫尔医师发表他的研究,指出教室里嚼口香糖有利学生思考,咀嚼时脸部肌肉在运动,思考能力也因而提高百分之二十。口腔运动密集,不但不影响神经元的效率,反而有利思维。
最近医学生理学家还发现,叩齿有调节心脑血流量的作用,使心脏排血量增加,脑血流量随之增加百分之十四,不仅有利健脑,亦有利于强壮心脏。故牙齿坚固的老人,很少患有心脑血管的病变。老年人缺失牙齿后应尽早镶上假牙,因为咀嚼功能与叩齿对养生保健实在太重要。
<保养视力,防治近视
大陆医学调查发现,凡喜欢吃硬食物的人,由于咀嚼次数增多其视力较一般人为优。日本医学家的研究亦互为左证,发现无力的咀嚼,会造成视力下降。随着食物软化倾向的出现,孩子们的下颚关节变得不发达,牙齿排列不整齐,上下牙齿咬合不良,饮食生活中长期咀嚼无力,会使面部肌肉力量变弱,眼球水晶体的调节机能就不能很好地工作,从而导致视力减弱。
因此,防治青少年近视或老年视力退化,除了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多做「目宜常运」以外,还应加强咬合叩齿及咀嚼练习。
<养颜美容,减少皱纹
美国洛杉矶神经医学中心主任福克斯通过观察发现:每日咀嚼口香糖十五至二十分钟的人,持续几个星期以后,面部皱纹开始减少,面色逐渐红润。还有人统计,一些演员和歌唱家,其容貌变老的时间,至少比普通人要推迟八至十年。这除得益于音乐与歌唱使人心情愉悦的效用外,还与面部肌肉常活动分不开。它和人细嚼慢咽时一样,能促进面部肌肉细胞的代谢活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