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语文--《失败了以后》林语堂(原文与分析)

(2009-10-07 22:50:00)
标签:

大学语文

专升本

教育

分类: 专升本资料大全

                        失败了以后 林语堂

 

过去生命之对于你,恐怕是一部创巨痛深的伤心史吧!在检阅着过去的一切时,你会觉得你自己处处失败,碌碌无成吧!你热烈地期待着成就的事业,竟不会成就;你所亲爱的亲戚朋友,甚至会离弃你吧!你曾失掉职位,甚至会因不能维持家庭之故,而失掉你的家庭吧!你的前途,似乎是十分惨暗吧!然而虽有上面的种种不幸,只要你是不甘永远屈服的,则胜利还是等在远处,向你招手呢?

 

    这里是可测验你人格之大小的地方;在除了你自己的生命以外,一切都已丧失了以后,在你的生命中,还剩余些什么?换一句话,在你迭遭失败了以后,你还有多少勇气的剩余?假使你在失败之后,从此偃卧不起,放手不干,而自甘于永久的屈服,则别人可以断定,你只是个凡夫俗子,但假使你能雄心不灭,迈步向前,不失望,不放弃,则人家可以知道,你的人格之大,勇气之大,是可以超过你的损失灾祸与失败的。

 

    你或者要说,你已经失败得次数过多,所以再试也属徒然吧;你已经倾跌得次数过多,再站立起来也是无用吧?胡说!对于意志永不屈服的人,没有所谓失败!不管失败的次数怎样多,时间怎样晚,胜利仍然是可期的。狄更司(Dickens)小说中所描写的守财奴司克拉(Serooge)在他的暮年,忽然能从一个残忍,冷醋,爱财如命,而整个的灵魂,幽囚在黄金堆中的人,一变而为一个宽宏大量,诚恳爱人的人,这并不是迭更司脑海中凭空所虚构,世界上真的有这种事实。人的根性,可以由恶劣转变而为良善;人的事业,又何曾不可由失败转变而为成功?常常,据报章所记载,或为我们所亲身见闻,有许多男女,努力把自己从过去的失败中救赎出来,不顾以前的失败,奋身作再度之奋斗,而终以达到胜利。

 

    有千万的人,已丧失了他们所有的一切东西,然而他们还不算是失败,因为他们是有着一个不可屈服的意志,不知颓丧的精神。

 

    人格伟大的人,对于世间所谓成败,不甚介意,灾祸,失望,虽频频降临,然而总能超过。克胜它们,他从来不会失却镇静。在暴风雨猛烈的袭击中,在心灵脆弱的人唯有束手待毙的时候,他的自信的精神,镇定的气概,仍然存在;而可以克胜外界一切的境遇,使之不为害于己。

 

    “什么是失败?”非力(w.PhiIlips)说:“不是别的,失败只是走上较高地位的第一阶段。”许多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受赐于先前的层层失败。假使他没有遭遇过失败,他恐怕反而不能得到大胜利。对于有骨气,有作为的人,失败是反足以增加他的决心与勇气的。

 

    是的!对于那自信其能力,而不自介意于暂时的成败的人,没有所谓失几!对于别人放手,而他仍然坚持,别人后退而他仍然前冲的人,没有所谓失败!对于每次倾跌,立刻站起来;每次坠地,反会像皮球一样的跳得更高的人,没有所谓失败。

 

 【学习要点提示】

  1.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

  2.通过学习本文,树立对待失败的正确态度。

  3.具体掌握本文善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增强文章说服力和说理气势的方法。

作者简介

1895年 出生于福建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为教会牧师。

1912年林语堂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并研究语言。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47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作品背景介绍】

  在人生态度上,林语堂所欣赏的是一种“闲适的生活”,提倡“悠闲的情绪”、“快乐的哲学”。这在他最有影响的代表作《生活的艺术》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但是,林语堂的思想包括他的人生观是复杂的,他在心目中欣赏着“闲适”、艺术的生活方式,而现实生活中却不倦地钻研学术、勤奋地著书笔耕。他在生活中的这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失败了以后》一文中得到充分体现。

【层次结构分析】

  本文主要围绕着失败了以后应该怎样去做的问题展开论述,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至2自然段):提出中心论题,“测验一个人的品格,最好是在他失败的时候,失败了以后,他是怎样呢?”

  第二部分(3至5自然段):  写伟大人物的成功与小孩子学会溜冰的秘诀,即“倾跌了以后,立刻站立起来”。

  第三部分(6至8自然段):  驳斥一般人在面对失败时容易丧失勇气和信心的错误态度,指出只要“不顾以前的失败,奋身作再度之奋斗”,就终会达到胜利。

  第四部分(9至11自然段):写人格伟大的人并不介意世间的成败,“对于有骨气,有作为的人,失败是反足以增加他的决心与勇气的”。

【思想内容概括】

  本文主要阐明了作者对失败的看法和失败以后对待失败的正确态度。作者认为:失败的时候最能测验一个人的品格。他指出,伟大人物的成功秘诀就是“倾跌了以后,立刻站立起来,而去向失败战取胜利”;“倾跌算不得失败,倾跌后而站立不起来,才是失败”;“许多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受赐于先前的层层失败”;“对于那自信其能力,而不介意于暂时的成败的人,没有所谓失败”。从这些看法中,可以归结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一个人在失败了以后,应当“加倍的坚强”,要“立刻站立起来”,“永不屈服”。

【艺术特色举要】

  1.构思精巧,立意新颖。关于失败的话题,许多作家都写过这方面的文章,如梁启超的《论毅力》主要是强调毅力对于克服逆境、获取成功的重要性,培根的《论厄运》又是通过厄运与幸运的比较说明厄运往往最能显出人的坚忍品质,而本文则是从失败以后人们应该如何面对失败这样的角度展开论述,通过分析伟大人物成功的秘诀、小孩子学会溜冰的经验、普通人失败后容易出现的丧气与失望心理等,帮助失败者树立信心、鼓起勇气。这样来写,既角度新颖,又抓住了一般读者的接受心理,从打消失败者可能出现的种种顾虑入手说明失败后并不可怕,也使文章的论述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此外,文章的题目直接将论题揭示出来,引起读者的注意,也显示了作者巧妙的构思。

2.语言精辟,富有哲理。文章的语言简练,而又极富有概括力和表现力,其中不少地方寓意丰富,堪称警句,如“倾跌算不得失败,倾跌后而站立不起来,才是失败”、“许多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受赐于先前的层层失败”等。

  3.多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如用“倾跌”来比喻失败,用小孩子学会溜冰来比喻成功的经验,用弹跳的皮球比喻那些不怕失败的人等,这些比喻使文章说理浅显易懂而又形象生动;再如文章最后一段,连用了四个“对于······的人,没有所谓失败”,构成一组排比长句,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对读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鼓舞性。此外,文中还运用了对比、反问等手法。

【思考练习题答案】

  一、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案见【思想内容概括】 。

  二、谈谈本文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何启示?

  略。

  三、本文在说理时主要使用了哪些方面的论据?

  主要包括:名人名言(爱马孙、非力的话)、文学作品(狄更司小说)、比喻性论据(小孩子学会溜冰)、事实论据(据报章所记载,我们所亲身见闻)等。

四、本文哪些地方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案见【艺术特色举要】要点3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