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鱼第一人——朱法鹏

标签:
文化 |
http://news.zxart.cn/UploadFiles/image/20140507/20140507153040_8820.jpg
当代著名画家朱法鹏与他的作品
童年的雨 民族文化的沃土
张雄艺术网讯(文/胡莹)春雨淅淅沥沥,那是一个淡淡的有些寒意的早春,一个6岁的小男孩身披一件薄薄的布单衣,一手拎着一只被泥水打烂的布鞋,赤着脚丫,艰难地走在去往学校的坑洼不平的小路上。雨越下越大,脚被雨水和泥水冻僵的小男孩只好蹲在桥下躲雨…不知过了多久,雨停了,也迟到了,去学校面对老师的惩罚?还是回家面对母亲的斥责?小男孩很是无奈,抬起头,忽然看到河中银白色的小鱼正接连不断地跳出水面,和着小雨点叮咚作响;一群紫燕掠过水面,和着雨滴唱起了歌谣;岸边的柳枝冒出了嫩尖尖,正迎着春雨在微笑。“细水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小男孩情不自禁地吟起了父亲教的诗歌。他翻开书包,在作文本上画下了这一幅画面。这个小男孩就是当代知名画家朱法鹏。这幅朱法鹏童年的画被语文老师打了零分,却被美术老师打了满分,并称赞道此画颇有诗情画意,鼓励他画下去。是雨,童年的雨,诱发了朱法鹏走进了美术的园地。
http://news.zxart.cn/UploadFiles/image/20140507/20140507153131_4690.jpg
法鹏鱼
豫东这片穷乡僻壤的土地,民族传统文化沉淀却异常丰富,也滋润了朱法鹏稚嫩的童心。1981年西安美院毕业后,朱法鹏完成了正规、严谨的基础训练,系统地完善了他的绘画理论和绘画技法。学习油画专业的朱法鹏,将西画的黄金分割、板块组合、光感表现、透视等与中国画作了清晰的对比。深刻地明确了中国画理念与西画分野的界点,表现方式的共性与个性,手法技巧的取舍与交融。然而是画传统?画现代?西画的优势如何接受?传统艺术和现代情感如何融合?一系列的问题一时困扰着朱法鹏。思考之时,儿时家乡文化的景象时常在朱法鹏的脑海里浮现,对故乡的人文、风尚、情俗,朱法鹏感受到了深深的眷恋。而西画除了画的具象与技法,对其文化的感觉几乎空白。朱法鹏明白了:根在东方的土地上,血管里流淌的是炎黄子孙的汁液,精神上是对祖先遗留文明的寄托。艺术的沃土是依靠民族文化的沃土才根深叶茂的。朱法鹏下定决心:走一条以中国文化为本体,适当合理接受西方技法的绘画之路。
“法鹏鱼”的神韵 “法鹏鹤”的鹤魂
忆起朱法鹏先生现场画鱼、画鹤,至今仍令我紧张、激动,不由地敬佩。他作画很有笔力,下笔如有神。线条劲健,走势沉稳,用墨思水,一笔力道,动中求变。尤其他大气的随意点笔,一气呵成的气势令人心里不由触目惊心。寥寥几笔,动态、形态、神态便跃然纸上。其构图精巧大方,用笔力带出他从内心发出的率真的气韵。观朱法鹏作丈二群鹤图或游鱼图,更觉笔墨中流溢着荡气回肠之书风。连成一气的长卷最现笔墨功夫。朱法鹏每作一长卷,其气韵每每不同。可见他勤于练笔,笔墨与涵养都日渐精进。将书之风骨融于画情,墨之美韵统于心境,法鹏先生干净利落的笔墨直抒胸襟,融书之品格画神韵,取西方的构图色彩造势,归于国画韵魂。
http://news.zxart.cn/UploadFiles/image/20140507/20140507153910_2250.jpg
著名画家朱法鹏在厦门张雄书画院现场作画
朱法鹏笔下的“鱼美人”,不再是过于形象,而略显生硬的历代惯见的鱼图。法鹏先生是将鱼的神与形高度提炼,将形化作苍劲深厚的笔墨,将神化作大自然中鱼儿水中游、空中跃、自由快乐的游鱼精神。神与形的精髓与水墨的抽象性与意象感不谋而合,因而“法鹏鱼”、“法鹏鹤”里的笔、色、墨、水予人炉火纯青之感,倍受启示灵性与感动而令人深深喜爱。
http://news.zxart.cn/UploadFiles/image/20140507/20140507153942_0530.jpg
当代名家朱法鹏作品
朱法鹏原创的大写意游鱼,游活于画面、栩栩如生。“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摊”生动而充满活泼之趣,只见游在最前的领头之黑鲤甩开俏皮之尾,莞尔一回眸,似乎在和队友招呼。紧跟其后的两条红鲤一前一后,一“上”一“下”,形影不离,为不相撞而错开。画面中心四条鱼被画家将空间安排得错落紧致,充满了动态的立体感与空间感。朱法鹏充分运用墨色的自然变化,用深厚的笔力将鱼身刻画得丰满、生趣、鱼尾飘逸刚劲,色泽鲜明清润、层次灵动、血肉淋漓,焕发出透明闪动的波光下欢畅游动的游鱼神采。鱼群上的植物,枝干嶙峋,骨感有致。墨叶的静逸被游鱼的欢腾打破,凸显这群桃花雨过后来此游玩的精灵之天性。《鱼翔》中两抹霞红从天而降,近了一看,竟是两尾生龙活虎的耀眼锦鲤,鱼儿落入水中,原来是几尾仙子在草丛深处撒欢嬉戏,水草已被它们搅得不得安宁,光泽鲜艳、肥润的身摆还在晃动着美鳍。无比轻盈的游姿在墨色自然流畅的变幻里焕发着自然的光晕与灵性。鱼儿们神采奕奕,法鹏鱼主鱼之灵性,鱼可“飞翔”。
http://news.zxart.cn/UploadFiles/image/20140507/20140507154040_2090.jpg
当代名家朱法鹏作品
三两只,或集群,造型与颜色的交错千变万化,从不重复,永无止境。黑、白、红、灰组合美的诱惑,将朱法鹏引入抽象美的领域。《秋》,一双仙鹤玉立于山水间,此山水已被画家墨线点化为千里之外。听,大象无形,闻,心落清秋,回守双鹤,顿觉心旷神怡,豁然开朗,如获至宝。《娴静》仙影幻象,主体融于背景,星罗棋布,更为意象。块面的彩墨如斑驳的岁月,隐没了婀娜身姿,露其静逸风骨,浸染鹤魂。
http://news.zxart.cn/UploadFiles/image/20140507/20140507154119_0570.jpg
当代名家朱法鹏作品
朱法鹏的仙鹤主鹤魂之高雅内在的韵致情感,不拘泥于现代、抽象、印象之技法。而力争作品有独特的空间、结构和指墨情趣。从点、线、面、黑、白、灰中紧沉凝的墨,开远方的天。大黑、大白、大开、大合、大干、大湿、大松、大紧之中充满了坚守传统绘画之本髓,精融现代色彩构造的韵律感、节奏感、时代感。在荒寒、幽静中令观者感受到淋漓的水墨气派。
深入文化 丰富内涵
朱法鹏认为,中国画历经千年的演变后,仍以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屹立于世界艺林,是和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分不开的。中国画的创新是在生活及传统的基础上创作的。是传统基础的突破和升华,古法中灵动、精炼的笔墨,洒脱且富有魅力的技法以及高度的艺术素养,正是创新的原动力。
http://news.zxart.cn/UploadFiles/image/20140507/20140507154146_8190.jpg
当代名家朱法鹏作品
毕加索、齐白石等,对传统绘画艺术都有极深的造诣,从他们的绘画艺术中,可以看到他们对“传统”绘画艺术的研究和继承,不单纯只是发展前人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而是注重了绘画艺术观念的更新,开拓了新的审美领域,创作出代表他们世代的艺术作品。中国艺术的开拓创新,必须保持中国画笔墨灵魂之根本,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洋画的优势,洋为中用,推陈出新,以新的观念、新的思路重新认识传统、深挖传统,将吸收传统精华与时代精神融合,赋予它更新的生命,更高的思想内涵、更丰富的艺术内涵,创作出具有中国灵魂的作品,才能使中国画成为世界的艺术。
http://news.zxart.cn/UploadFiles/image/20140507/20140507154350_3000.jpg
当代名家朱法鹏作品
时光定格在小男孩孔桥下避雨,天空灰中透亮,鱼跃天色的水墨诗情画意启蒙“印象”。从那时起,水墨意向、水墨文化便成为朱法鹏生命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他将创作国画的那份热诚、空灵与超然融进自然天地间。以笔墨为根本,色彩、品性相融相映的水墨画里,透着中国画的气韵、神采、精髓。从法鹏先生洋洋洒洒的国画笔墨中,我们捕到他“骨子里存留真东西,自然派生大气象”的品性。从法鹏先生坚定深入传统、深入文化的追求中,我们看到了大写意花鸟画的开拓及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