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国经营报
中国经营报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053
  • 关注人气:1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因执行力爆表!这位市长又火了

(2017-08-22 15:36:50)
标签:

杂谈

因执行力爆表!这位市长又火了

​还记着年初大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吗?剧里最火的当属吴刚扮演的达康书记。


剧中的李达康是一位执行力爆表的工作狂,不贪不腐,不近人情,没有家庭生活,治理城市思路清晰,能力超强,做官做人的唯一目标就是经济增长,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不惜一切。


而在现实中,也有这么一位市长,凭借着强大执行力,让他所在的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就是现任山西太原市长耿彦波。


执行力爆表


近日,一段时任大同市长耿彦波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视频中,耿彦波言辞犀利、做事果断,为了落实问题甚至大发雷霆,引发热议。


据了解,该视频片段取自一部2015年播出的某纪录片,该片记录了山西大同“造城市长”耿彦波任职期间在古城修复工作中的艰辛历程。


在视频中,耿彦波对施工队伍给出期限,要求工程必须7天内完成。

因执行力爆表!这位市长又火了

​“能不能拆下来”,视频中,在背靠城墙的一处工地现场,耿彦波问一名身穿黑色衬衫的男子,“七天拿不下来我就全面接收了”,他打了一个“包圆”的手势,“就不是让你干不干的问题了。我肯定没时间再等你了,道路系统必须通了,这整个道路系统修了几年的路,不能容忍了,再没有时间了”。


黑衬衫男子不断点头,“我知道,我知道”。耿彦波并不满意,他指向拆迁项目方向,批评黑衬衫男子,“你要把大同的事业都毁在你的手上了”。


此外,视频还显示,在一个会议现场,耿彦波批评一名下属,“房屋的拆迁,搬迁,两件大事么,一件事也办不好”。

这名下属坐在耿彦波的对面,听到批评他“一件事也办不好”,摊开双手,直接对耿彦波说,“耿市长,我现在没有能力把它处理好。


耿彦波怒了,“啪”一声拍了下桌子,指着这名下属说,“就这两天你准备辞职,你就赶快写辞职报告,赶紧换个能干活的人。你在跟我耍流弊,你这么个态度不行啊”。停了几秒钟,他接着说,“我现在都很不高兴,能拿掉你就拿掉你了,大同需要的是能干活的,不是需要你这么个官儿”。


在视频中,耿彦波几脚下去,小区地面尘土飞扬,“你看看你这土,你这是典型的垃圾工程”,耿彦波又怒了,甚至爆了粗口,指着负责该项目的一个身穿条形T恤的男子说,“一看这家伙他妈的,表面看上去还挺老实的,一肚子鬼水这小子,你把我们政府给你的钱拿回来,这个工程不让你干了。

因执行力爆表!这位市长又火了

随后,耿彦波和随行人员搬开小区外地面铺装的地砖,结果发现,铺地砖居然没用水泥。“重新弄重新弄”,工作人员赶忙说,可耿彦波再次怒了,“公开地在我面前你都敢糊弄我,背着我你还有多少糊弄的事儿”。


被称“造城市长”


公开履历显示,耿彦波生于1958年11月,山西人。1976年参加工作担任和顺县委通讯组干事开始,他的任职经历从未离开山西,先后在晋中、灵石、榆次等地工作。2006年,耿彦波出任太原市副市长,两年后调任大同市长。

因执行力爆表!这位市长又火了

在大同市长任上,耿彦波干了5年,提出了“复兴历史文化名城”这一目标,在他的力主下,大同曾投资数百亿元,大力推动古城保护恢复和若干城建工程。


由此,耿彦波引发各界普遍关注,成为备受瞩目的“争议官员”,有人认为他是“大同历史上最干事的市长”,也有人认为他是“造城市长”,称他是“耿指倒”、“耿拆拆”。

争议声中,2013年2月3日,《大同日报》头版刊发山西省委组织部“干部考察公示”:“经研究,确定耿彦波同志为市委书记人选考察对象,现予以公示。”可三天后,耿彦波离开大同,调任太原市委副书记。

因执行力爆表!这位市长又火了

耿彦波离开大同的消息传出后,从2013年2月12日(大年初三)到2月17日(大年初八),众多大同市民涌上街头,挽留请愿留耿,有人还打出了“耿市长,回来”等标语。

因执行力爆表!这位市长又火了

履新太原市长后,耿彦波提出“太原旧城改造”目标,上任半年多,太原的拆迁量约相当于过去十年的总量。耿彦波因此再度受到不少质疑。

2013年9月,新华社专访耿彦波时,就提出了上述质疑:很多人把您称为“造城市长”,认为您走到哪里拆到哪里。对此您怎么看?

耿彦波当时回应:说我“造城”,是一种妖魔化的概念,也有说我造城是政绩工程。从改造榆次老城到现在,我一直伴随争议走到今天。但是,我想反过来问,造城有什么错?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我在整个造城过程中,更多是民生改善的过程。

“造城要看造什么?我主要是修路,改造棚户区,修学校和建医院。能否实现‘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一个城市及格与否的标志。城市要实现垃圾、污水处理、水、电、气、热全覆盖也是造城的过程”。耿彦波说。


来源:新京报、中国青年报、大白新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