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言难尽的日本歌舞伎

(2017-03-12 10:45:06)
标签:

杂谈

​​

歌舞伎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一言难尽。”

无论是歌舞伎博物院的青年导游小姐还是即将奔赴北京公演、年近六旬的歌舞伎名角中村雁治郎,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候,都不约而同地如此回答。那么,这种曾经让在仙台读书的鲁迅流连忘返的古老技艺,魅力何在?

歌舞伎之所以难以定义,部分原因在于歌舞伎中有多种表演技艺呈现。从歌舞伎日语原文kabuki可以看出,ka表示歌,bu表示舞,ki表示表演,而且歌舞伎从诞生之初一直源源不断地引入吸取其他表演艺术的影响,从日本木偶戏“人形净琉璃”到能乐与狂言。对于中国人来说,如果粗略理解与中国京剧接近的日本版,可能相对好理解,但这种简化其实并不足够准确,二者也有很多差异。 

首先,歌舞伎历史比较久,早于京剧,一般认为在日本战国末期就诞生,这意味着目前它已经有四百多年历史,传说最早起源于出云国的巫女阿国。据传在庆长八年,也就是公元1603年左右,阿国当时为了募集神社的修缮所需,来到京都筹集经费,在京都她通过加入故事情节等新形式来进行念佛踊(也就是念佛诵经时的动作舞蹈),在关西地区引发诸多关注,从此流传各方。 

歌舞伎虽然诞生于战国末期,但是发扬光大却与江户时代紧密联系,正是因为江户时代两百多年的安定富足与商业文化,支撑了歌舞伎的发展与成型。在关于歌舞伎的公开资料中,大多都讲述过歌舞伎发展的一些变化。歌舞伎曾经经历不同阶段,最早是游女歌舞伎与若众歌舞伎,其中游女表示古代日本娼妓,若众表示年轻男子,二者的流行都带来了不少追捧,也带来卖淫或者同性恋等问题,导致幕府的不满,分别在17世纪被禁止。到现在,歌舞伎基本是成年男子扮演,而且名角往往年过中年。我三月看了一次歌舞伎,其中看的一幕戏的主角是名妓倾城,其扮演者则是中村雁治郎,其婀娜的姿态以及娇媚的身段,完全看不出竟是一位老人。 

其次,粗略从舞台道具说,如果说京剧看重写意,那么歌舞伎更看重写实。京剧里面千军万马往往就是三两旗帜,而马鞭也可以代替马匹,歌舞剧则不然,其道具往往精美写实,比如一直飞着的蝴蝶也做得栩栩如生。很多道具可以在松竹歌舞伎座的歌舞伎博物馆参观体验,不仅可以摸摸看看,甚至还可以坐一下马匹之类。值得一提是,歌舞伎的配音道具,比如用豆子流动模拟大海的声音,用有无数吊坠的扇子模拟下雨的声音,看似简单,却非常形象生动。

最后,日本的传统,不少也可以在歌舞伎中寻找。歌舞伎目前大概有数百名演员,不少来自传统歌舞伎家族,也有一部分来自国家剧院的培训,有统计说后者比例大概是三成。

有趣的是,日语的梨园和中文的意思一样,也往往表示传统表演的团体或学校,出身传统演艺世家的人有梨园子弟一说。比如前面说到中村雁治郎,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四代目中村雁治郎,意味着这个名字已经传承了第四代。即使如此,对比歌舞伎四百多年的历史,中村雁治郎仍旧谦虚地对我们说,他的家族历史不算最悠久,“也就是从明治时代才开始。”他说自己的曾祖父是伟大的艺术家,正是因为其曾祖父才有了中村雁治郎的名号,也就是一代目中村雁治郎。 

不同世代演员继承同一个名字,按照歌舞伎传统叫“袭名”,需要依赖自身表演实力获得证明。因为名字只有一个,因此往往在家族中传承,即使是家族成员,往往也只有一位袭名,这是极大的荣誉。这位有五十年表演经验的中村先生,也是几年前才正式袭名。有同行朋友问起,他对于父亲(也就是三代目中村雁治郎)的印象和关系,他坦言相处时间小时候也不是很多,从小的印象就是父亲就是舞台上的人。 

如前所言,成为一名歌舞伎演员需要在舞蹈、演唱、表演等方面练习,这背后辛苦不言而喻,即使出身世袭家族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成功。四代目中村雁治郎八岁登台,2017年刚好是他登台五十周年,当我向他祝贺时候,他想了下,笑笑说算算确实是五十年了。那么从他的经历是否可以看出歌舞伎演员的成长道路?回顾自己的成长,中村雁治郎说自己可能有点特殊,虽然成长在歌舞伎世家,但是小时候并不明确自己一定要做歌舞伎演员。即使小时候就登台,大家也叫好,但是他也在青年之后才确定从事歌舞伎演员,舞蹈方面训练也是在不少前辈鼓励下开始。他认为,作为歌舞伎演员,除了训练,喜欢是最重要的事。 

中村先生说歌舞伎传承时,曾用身边的茶杯举例。他说喝茶很多种,举起茶杯来喝茶是一种,也许举起茶杯停一下再喝茶是另外一种,但是无论哪种,始终还是应该有一种仪式。歌舞伎的繁荣不仅在于传承,也在于创新,二十世纪初期,日本文豪三岛由纪夫等人就曾经参与歌舞伎剧目创作,开创“新歌舞伎”(shin kabuki)运动,直到今天歌舞伎的新剧本还是不断涌现,类似川剧等变脸舞台效果也屡屡更新。 


作者为东京大学访问学者,近期出版《白银帝国》,微信公号《徐瑾经济人》

一言难尽的日本歌舞伎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