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7月4日一大早,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等券商大佬齐聚证监会,参加由证监会主席肖钢亲自主持的救市讨论会,会议持续了两个半小时。
随后,中信证券、海通证券、银河证券、广发证券等21家证券公司发布联合公告,做出四项决定:第一、21家证券公司以2015年6月底净资产15%出资,合计不低于1200亿元,用于投资蓝筹股ETF。第二、上证综指在4500点以下,在2015年7月3日余额基础上,证券公司自营股票盘不减持,并择机增持。第三、上市证券公司将积极推动回购本公司股票,并推进本公司大股东增持本公司股票。第四,按照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完善逆周期调节机制,及时调整保证金比例、担保证券折算率、融券业务规模等相关指标,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量平稳地做好客户违约处置工作。
同时,中国证券业协会倡议,其他证券公司要比照21家证券公司联合公告,根据各公司情况做出相关行动。
此前,中央汇金已经通过购买四大蓝筹ETF出手护盘,不过收效不显著。
上交所数据显示,7月2日包括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在内的四大蓝筹ETF再获130亿元净申购。基金公司人士也证实,最近几个交易日,汇金已入场申购ETF,其中以6月29日、7月2日规模最大,申购比例占其所在基金公司管理的ETF规模增长30%左右。
对于券商斥资1200亿元用于投资蓝筹股ETF之举,市场人士评价,这就是救市平准基金。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呼吁平准基金的操作策略必须有所改变。不能一刀切地申购基金蓝筹ETF、购买国企蓝筹股,而应集中资金全力购买中小板块、创业板股票,做多中证50期货指数,稳定投资人信心,并控制证券市场风险的扩散。
作为一种政策性基金,平准基金的根本职责是实现证券市场的稳定,防止暴涨暴跌。为此,其组建、操作、评价、管理的全过程都受政策的影响或直接接受政府的指令,为证券监管部门服务,成为有效的证券市场直接监管手段之一。
此前,刘纪鹏等5专家建言,由投资者保护基金和汇金等公司牵头成立股市平准基金,由外汇储备出资2000亿美金,投资者保护基金出资300亿,公开宣布高调入市。待股市稳定时,平准基金按三公原则及时退出。全部利润,或划拨投资者保护基金,或按1997年香港盈富基金模式还富于民。
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也建议,设立5000亿到10000亿的平准基金,用来买入一些权重股,以及战略性产业的股票,也可以借此引导股指期货。
然而,投资者对于区区1200亿救市资金的体量颇多疑问。与一天上万亿成交量对比,1200亿的确是杯水车薪。对此,业内人士称市场或有所误解。1200亿只是作为资本金,而购入股票的资金则来源于央行贷款。只要维护市场稳定需要,央行可以无限量供应货币。不过,这一说法并未得到证监会与央行的官方确认。
昨天,证监会已经宣布,中国证券金融公司将大幅增资扩股,由现有240亿元增资到1000亿元,扩股后还将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扩大业务规模,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据悉,证金公司的注册资本金规模,与其业务量直接相关,无论转融券还是转融资,都需要消耗证金公司的注册资本金。资本金规模的扩大意味着可提供转融资资金规模的扩大。
中国证券金融公司称,压力测试表明在目前市场情况下,融资融券业务整体维持担保比例仍然远高于预警线,但总体风险仍然可控。
除了成立平准基金,降低印花税税率、禁止期指裸卖空、现货市场交易制度的T 0、暂缓新股发行上市等救市政策呼声最高。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