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经评论:你的打假缺乏诚意

(2014-12-18 19:22:43)
标签:

杂谈

问世11年,淘宝对于这个国家最大的贡献,或许就在于能将“信誉”量化、可视化,并强行将其做为核心要素推进商业流通的环节当中。

在一个商业信誉严重坍塌的时代,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再往深里说,这远不是一个商誉危机的问题,当人们不再相信手中的食物、甚至不再相信一个跌倒老人的良心,信誉破产就是整个社会的问题,而不是一个、或者一群商人的问题。

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淘宝用一个“好评”和一个“差评”就能迫使交易者重新正视“信誉”、赚取“信誉”、甚至拼命保卫“信誉”,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当年电商遍地,淘宝能够异军突起、芟夷群雄,说明它抓住了一根对的“稻草”。

但这并不代表淘宝自己能逃出“信誉”的诟病,淘宝上也有假货,面临的投诉也不在少数。做为一家商业企业,没有理由相信淘宝会刻意姑息自己网上的假货,但我们相信在技术上、在管理上,淘宝仍有限制假货上网的空间。

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把打假这个沉重命题放在一个大的背景下来看。

315,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在我们中国又叫“打假日”。1962年的315日,约翰·肯尼迪总统在美国国会发表了著名的《关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咨文》,咨文首次提出了消费者的四项权利,即:有权获得安全保障;有权获得正确资料;有权自由决定选择;有权提出消费意见。20年后,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将这一天指定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以此鼓励全世界的消费者向掌控不公平交易规则的商业垄断巨头开战。

肯尼迪总统的咨文里并没有提到“打假”,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也没提过,但“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为什么到了中国就演化成“打假日”?我们只能这样理解:我们的消费者要与之斗争的,不是某个组织或者某种势力,而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现象。

中国并非有造假的传统,中国人曾把信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话很清楚,一个人没有信誉,在社会上就会寸步难行。中国人相信这个准则,也服从这个准则。所以晋商的票号能从山西的大院里一路走到大江南北,所以十三行的商货能够畅销五洲四海。据说十三行的一家商行接到外商投诉,说一袋茶叶受了潮,结果这个商家就赔了外商一整船茶叶的钱。这叫商誉,一点不含糊。

但今天不一样了,不一样到连315这天也会出现“此条八点二十发”的造假丑闻,在打假的旗帜下,在全国人民的众目睽睽下,造假能做得这样肆无忌惮,甚至被揭发出来也能处之泰然、不动声色!

同样,谁又会相信针对淘宝的打假有多少诚意?在一面面打假的旗帜后面包藏了多少利益?

好在信誉还有份量,就像淘宝上的“好评”、“差评”还有份量一样。中国处于价值观转型的大时代,在这个时代出现道德缺位并不奇怪。我们看到一些有责任感的企业家正在努力扭转这个局面,比如柳传志,这个70岁的老人告诉我们,信誉就是“说到做到”。

你抱怨这个世道缺少信誉,那么你自己先从不会迟到做起。

《中国经营报》于东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