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做一名有爱心的老师

(2015-01-06 09:18:14)
标签:

情感

卢爱勇

分类: 教育反思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做一名有爱心的老师

     暑期学校发了李镇西老师写的《爱心与教育》,工作之余我认真看完本书,收获颇多。该书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老师本人教书育人的点滴教育故事。通过对李老师许许多多小故事的阅读,本人不得不为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只觉得做李老师的学生实在是无比幸福。李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心与教育,让我们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如何做一个好的老师。现总结以下几点读后感触:

一、当一个好老师的基本条件就是“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就不只把我们当做老师。这是我们获得的尊严就不仅仅是老师的尊严,更有朋友的尊严、兄长的尊严、父亲的尊严。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所以说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爱心和童心是我们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一道防线。

二、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同时又是一名出色的心里学家。仅仅对学生进行政治引导、思想教育、品德培养、知识传授是不够的,我们的学生应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别是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我们更应关心他们的知识、情感、兴趣和性等一系列心理状态上的变化,并进行及时有效的辅导。这是我们“灵魂工程师”所应该做到的。

   青春期心理教育的途径与形式有:创设和谐氛围、开设专题讲座、进行个别谈话、保持书信交流、推荐有益读物、争取家长配合等。

三、对“后进生”教育要充满“民主、科学和个性”

    离开了“后进学生”的研究与关注,“素质教育”是虚假的。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切实有效的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于“后进生”的转化方法和途径有好多,但无论如何都必须要充满“民主、科学和个性”的精神。

   爱,是教育的前提,对于“后进生”来说,这种爱更应该是真诚的,是教育者感情的自然流露,而不是故作姿态的。当我们自然地把“后进生”做为朋友,他们也会不知不觉的把我们当“哥们”,当他们对“哥们”产生了朋友般的依恋之情后,就会点燃心中“想做好人”的愿望,优秀的教育者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熄灭“后进生”的这种愿望的火花。我们要自然而然的走进“后进生”的心灵,用心灵赢得心灵。

对“后进生”的教育要科学。不能要求“后进生”一下子就根绝所有坏习惯,我们可以让他们自我控制而逐步减少犯错次数,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同时利用健康的班级舆论对他们施予积极的影响。允许后进生在反复中不断进步。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有个人方面的原因、也有家庭的原因、也有学校方面的原因。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成因,采取更多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本书中列举了许多具体的方法,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很有意义,如:写家校联系本、填报喜单、游玩、集体评议、写“每日九问”、写《灵魂的搏斗》、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赛、学生作文表扬、推荐好书等。

《爱心与教育》以手记的形式阐述了教育的真谛,传递了教育的精神。书中很多教育实例、教育故事和教育方法对我触动很深,很是受用!作为一名老师我将时刻铭记:“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要做一名有爱心的好老师!

                                                                                                   淳安县威坪镇初级中学   卢爱勇

                                                                                                                          2015年1月5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