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心与教育》有感——做一名有爱心的老师
(2015-01-06 09:18:14)
标签:
情感卢爱勇 |
分类: 教育反思 |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一、当一个好老师的基本条件就是“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就不只把我们当做老师。这是我们获得的尊严就不仅仅是老师的尊严,更有朋友的尊严、兄长的尊严、父亲的尊严。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所以说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爱心和童心是我们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一道防线。
二、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
三、对“后进生”教育要充满“民主、科学和个性”
对“后进生”的教育要科学。不能要求“后进生”一下子就根绝所有坏习惯,我们可以让他们自我控制而逐步减少犯错次数,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同时利用健康的班级舆论对他们施予积极的影响。允许后进生在反复中不断进步。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有个人方面的原因、也有家庭的原因、也有学校方面的原因。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成因,采取更多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本书中列举了许多具体的方法,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很有意义,如:写家校联系本、填报喜单、游玩、集体评议、写“每日九问”、写《灵魂的搏斗》、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赛、学生作文表扬、推荐好书等。
《爱心与教育》以手记的形式阐述了教育的真谛,传递了教育的精神。书中很多教育实例、教育故事和教育方法对我触动很深,很是受用!作为一名老师我将时刻铭记:“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要做一名有爱心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