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现象》教学反思
(2011-06-21 08:28:34)
标签:
徐兆丰杂谈 |
《电磁感应现象》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既是基础理论,又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新课程的改革动向和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为此,我把这堂课设计为探究性课程。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增强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我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作学生的分组探索实验。在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环节上,选用了4人一组进行实验,这样可以比较好的形成讨论氛围。在教学引入上,先介绍了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一些相关的事迹,让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一个感性认识,为了增强学习的学习兴趣,接着我做了一个演示实验,从中提出本节课所要探索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做实验,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并归纳通过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让其他同学补充回答完整,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延伸,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然后教师点评,最后为了使学生印象更深刻,再把学生所做的实验原理通过课件演示,进行解释。
《电磁感应现象》是电磁感应学习的第一节课,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学生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规律,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现反思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