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术课学生不带工具引发的思考
(2010-11-15 09:43:22)
标签:
小课题吴美仙杂谈 |
分类: 课题方案 |
申报人 |
吴美仙 |
年龄 |
32 |
职称 |
中学一级教师 |
研究主题 |
由美术课学生不带工具引发的思考 |
||||
现 状 分 析 |
现状:上课铃响了,教师走进教室环视一下,发现上节课要求学生准备的学习用具竟没几个人带的,全班54位同学,只有一半学生带工具。等你一问原因,不约而同都是:,忘记带工具了,家长不给我们买、我的橡皮泥硬了,没办法、老师,我的彩笔没有水了,怎么办?(还理直气壮的来问我)、我的画画本用完了、妈妈说太浪费了,不给我买了…… |
||||
成 因 分 析 |
|
||||
实 施 策 略 |
一、提高美术课的兴趣策略 1.提高美术课的地位和价值,让家长都重视学生的素质发展,重视美术课。可以借助一系列的课外活动,展现美术的魅力。举办一些作业展、书画展、手工作品展等。 2.学生的兴趣很重要。应该让学生爱上美术课,只有他们自己感兴趣,才会主动想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们喜欢玩,那么就让他们在玩中学;他们喜欢形式多样的课堂,就让他们在形式多样的课堂中获取知识。还可以多利用课件教具来丰富课堂。 二、培养良好习惯策略 2.奖罚分明。学生的美术作业本的后面贴上2朵郁金香花,一朵红色的是用来贴奖励标记的,还有一朵绿的是贴惩罚标记的。如果学生一次不带工具,就要贴上一个惩罚标记,如果一个月坚持带齐工具就可以贴上2个奖励标记。这和课上其他的奖励和惩罚结合起来,奖励标记到了一定数目就可以兑换奖品,而惩罚标记到了一定数目就要惩罚那个学生为大家做一件事。每节课上课前要求学生把工具准备好,一上课先检查每一大组带工具的情况,并把带工具的情况记录下来,每月总结一下,四大组比赛,及时表扬情况好的大组。 3.依照材料特性,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乐意接受准备学具材料。在工具的创新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
时间预设 |
|
||||
推荐意见 |
课题来自于该教师的教学实际,研究目标明确,措施得当,特此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