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香港,不得不提及的是港铁,一个城市的规模,看地铁延伸的曲线就会有大致的了解,地铁文化是一个城市文化的缩影,我们可以管中窥豹一般地从地铁遇见城市。香港地铁是世界公认的设备完善、自动化程度高的地铁,这是高度发展的香港大都市文化的缩影,港铁电梯上下的上速度很是匆忙,与香港人繁忙的工作节奏相吻合,香港地铁,同时也代表着香港的文化的一部分。
很多人都说搭乘港铁十分便利,换乘就在对面就行,不用走个几百米到另一个地方转乘,恰恰都是时间衔接刚刚好,一点也不浪费。还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即使港铁里人潮汹涌,但依然井然有序,每个人就像沿着已画好的路线似的一步步走,不会慌乱拥挤。港铁可以说是现代都市的一大奇观,繁华都市的背后,是一个设计合理的交通体系。
香港地铁共有7条线,装修都很有特色,刚进入地铁站,映入眼帘的就是风格不一的广告,广告大多悬在上上下下的电动扶梯两旁或是作为壁纸贴在墙上,过了电梯会看到每个站用不同颜色的马赛克作墙壁贴面,色彩斑斓很是讨人喜欢,尖沙咀的黄与黑、旺角的火红、金钟站的浅蓝,都让人印象深刻。小编用一站一下的方式走遍港铁每一站,并且用相机留下了图片,将站牌拼凑到一起的颜色让人不禁感叹原来港铁也有如此别样的风景,香港地铁看似简单的装修实际却融合了太多的美。
http://s11/mw690/001NFDqXgy6HN1cdIzU5a荃湾线是7条线之一,正式的荃湾线是在1982年5 月10日起启用的。现在就先来简单介绍荃湾线的每一站。
http://s5/mw690/001NFDqXgy6HN1cOsxS74首站荃湾是荃湾线北面终点站,此站本来采风水学设计,于站柱刻上龙的图案,但因车站装修,大部分相关装饰已经除去,荃湾是港星朱茵的家乡。
http://s15/mw690/001NFDqXgy6HN1erdeK6e大窝口1982年5月10日启用,位于国瑞路地底,因附近有一条大窝口而命名。由于此站地处偏僻,附近亦没有发展,故此此站的人流是该线,甚至是地铁系统中最少人的车站。
http://s2/mw690/001NFDqXgy6HN1fFJaF91葵兴站1982年5月10日启用。此站为架空车站,采用侧式设计。因附近有一条葵兴而命名。
http://s10/mw690/001NFDqXgy6HN1gZTMB59葵芳站为架空车站,位于葵福路旁。上盖为新葵芳花园,而车站是因附近有一条葵芳而命名。车站旁的巴士总站为全港地铁站旁最大的巴士总站,设巴士来往北葵涌、沙田、屯门及天水围。
http://s9/mw690/001NFDqXgy6HN1hENM4d8荔景是荃湾线最后一个建造月台幕门的车站,因此站处于地底,故此当台风袭港时,地铁只能维持荃湾线列车服务由本站来往中环。
http://s5/mw690/001NFDqXgy6HN1j8AGE74美孚站,2003年12月20日起,此站成为荃湾线与九广西铁之间的转车站。2007年12月2日起,此站成为荃湾线线和西铁线之转车站。
http://s16/mw690/001NFDqXgy6HN1mOubZcf
深水埗站位于长沙湾道近南昌街与桂林街之地底。此处附近因为设有西九龙中心及黄金计算机商场,亦为九龙区部分政府部门办公之处,故此人流极盛。
http://s3/mw690/001NFDqXgy6HN1p0pDs22
金钟。1980年2月12日启用。此站是「修正早期系统」第三期之车站,亦为香港岛第一个地铁站。此站在设计时中文名为「海军总部」,后来使用站旁的大道「金钟道」取名。此站位于现时金钟(东)、金钟(德立街)及金钟(西)巴士总站之地底,上盖兴建了海富中心等甲级商厦,在金钟站B出入口更设有城巴629线方便旅客直达海洋公园。该站后来成为与港岛线之间的换乘站,亦是以转车人流计第三多人使用的转车站。
http://s5/mw690/001NFDqXgy6HN1wErhW24
注:修正早期系统是指在香港地铁荃湾线通车前,现时港铁的观塘线及荃湾线路段的名字,当时并非单独称为观塘线。而现时修正早期系统已分为观塘线及荃湾线的旺角至中环段。
文图 _柏超(香港城市大学传播与新媒体专业学生,城画新媒体实习生)
本文是“香港地铁”专题的第一篇,专题由城市画报微信cityzine策划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http://s1/mw690/001NFDqXgy6HN1ybZgk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