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资家下午茶之一一九:“最佳投研文化”是怎样炼成的

(2013-06-24 13:47:21)
标签:

财经

   接着上期的话题,对一个投研团队来说,什么样的文化是最好的?

  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显然只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但这个正确的答案又似乎显得太滑头。虽然我们鼓励个性,但总该有一些普适准则吧?

  当然是有的。

  哈佛大学的迪尔和麦肯锡公司的肯尼迪堪称这方面研究的先驱者。他们在调研了数百家公司之后,把企业文化分成了四个最简单的范式。

  1号范式——硬汉型文化,特点是高风险,快反馈。

  比较典型的例子如警察局、外科医生、电影业等企业。在那些地方,一夜之间你可能功成名就,也可能一败涂地。

  这种文化鼓励冒险精神,迅速作出决策并承担可能的风险。同时鼓励内部竞争,对个人主义有较大的容忍度。

  2号范式——努力工作/尽情玩乐型文化,特点是低风险,快反馈

  典型的例子是那些生机勃勃的销售型组织,比如地产公司、化妆品公司等。

  这些公司中,员工生存的风险很低(任何销售代表都不会因一个单论成败),同时又能得到快速的反馈。这样的文化里行动意味着一切,成功来自于坚持不懈。

  3号范式——赌注型文化,特点是高风险,慢反馈。

  典型的例子比如开发油田,制造飞机。这些都是投资巨大的项目,而且项目的成败要过数年才能见分晓。

  因为一个错误的决策就可能让企业万劫不复。所以这种文化特别看重深思熟虑的价值。

  4号范式——过程型文化:特点是低风险,慢反馈。

  典型的例子如银行、保险公司、政府部门等机构。这样的文化最为看重严格的规范。

  当然,很多伟大的公司的文化都不能简单地归类于这四种其中的某一种,而是集合了其中几种文化类型的优点。

  戴利奥在桥水公司推行的“真相文化”,可以说是硬汉型文化与赌注性文化的混合。

  罗伯逊在老虎基金推行的“特种兵文化”,可以说是硬汉型文化的极致表现。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的“长跑文化”,可以说是赌注型文化与过程型文化的混搭。

  这个像个有趣的魔方。

  那么,最适合投研团队的文化是什么呢?

  从行业属性上来说,投资这个行业天然具备了1号范式“硬汉型文化”和3号范式“赌注性文化”的特点。
  简单地说,就是风险高,而得到的反馈速度不确定,有时慢有时快。

  比如,你在二级市场买入一只股票,反馈速度可能很快,几个月内就能知道你的投资决策是否正确。

  但如果你是一级市场做风险投资,则反馈速度也许要3-5年才能见分晓。

  一个好的投研团队的文化组合也许是这样的。

  在调研中推行“硬汉型文化”——鼓励竞争,结果导向。

  在销售部门中推行“努力工作/尽情享乐型文化”,成功来自于快乐的心态,服务精神,勤奋、努力、坚持不懈。

  在投资流程上推行“赌注型文化”,每一个重大投资决策都要深思熟虑,慎之又慎。

  在风控流程上推行“过程型文化”,严格的规范第一,不允许任何例外发生。

  在普适的行业准则和你的个性之间,找到最契合的点,你就得到了你的魔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