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资家下午茶之百零三:透视江作良(二) 非古典价值投资论

(2013-01-28 09:15:54)
标签:

财经

     上篇专栏着重写了江作良的心态,事实上,这也是我最看重的地方。

   做投资久了你就会明白,越到后来,心态的作用就越大。甚至,它会成为你的核心资源与优势。

   而关于江作良,可以聊的东西当然还有很多,比如,他的投资哲学和方法论。

   这一切,当然要从他对价值投资的理解开始。

   江作良所走的路子,不是古典的价值投资派。

   古典的价值投资,一切以低估为核心。所以在传统的流派划分中,有价值与成长派的区别。

   而老江更愿意把自己的方法称之为价值驱动型投资,我的理解是,这是对传统价值派与成长派的兼容并包。

   “我买股票之前,会先问自己,这个公司有没有可能在未来的三五年内,价值增加十倍?”他说。

   他进一步强调,不是股价增长十倍,股价的东西说不好。我考量的是公司的价值。

   “公司价值如果能增长十倍,股价即使涨不了那么多,三倍五倍也都足够了。”

   这种“十倍股”的选择标准,无疑是极其严苛的。

   尤其是对投研团队理解公司,看懂公司的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

   我问他,最看重公司的什么?

   他说,是核心竞争优势。

   我说,这个答案有点虚。比如,有些人会特别看重一个公司对产品的定价权,你怎么看?

   老江的回答是,不能只看这一点。

   他认为,一个拥有定价权的公司,表面上可以通过不断涨价来维持高毛利。但另一方面,不断涨价的举动,其实会给市场的竞争环境本身带来影响,长期来看有可能陷入负反馈。
 
   “所以,定价权很重要,但不能只看这一点。”

   他很看重一个公司的规划是否能够按承诺进度实施。

   “战略很多都是美好的,但执行力也同样关键。”通过不断地跟进一个公司对项目的实施程度,就能够判断出这个公司的执行力。

   而对于调研,他的观点也很有江氏风格——调研虽然很重要,但是逻辑更重要。

   “面对同样的公开信息,不同的人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投资结论”,如何去看待问题,逻辑是最关键的地方。

 

   他举例说,前不久公司一个研究员,得出了对一个公司看好的结论。然后大家开会不断地讨论、碰撞,最后得出的结果居然截然相反。

   这考验的是案头研究的功力。而我能感觉到,老江对案头研究极其重视。他认为,充分的案头研究的重要性不低于调研,同时也是深度调研的必不可少的前提。

   事实上,在我的印象中,巴菲特与芒格,都是案头研究的高手。

   芒格曾如此形容巴菲特,“一本会走路的书”,而巴菲特也自称,在办公室翻阅财报,是他最喜欢的生活方式。

   而在这期理财周报B叠,你还将见到过去一年的中概股之王——唯品会沈亚。美国上市的唯品会在过去的9个月股价上涨了5倍,今天的市值11亿美元是老牌电子商务公司当当的3倍。
 
   低调的掌门人沈亚极少接受采访,这次他坐在了理财周报记者林虹与包芳鸣的对面。

   唯品会是个谜,他是谜中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