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正如我所曾经写到的,江晖所带领的星石团队,在宏观趋势的把握以及风控能力的执行方面,是国内最出色的团队之一。
因此,在2008年大熊市以及2011年结构性熊市中,星石产品的业绩都难得的保持了正收益,为投资人回避了重大系统性风险,殊为难得。
而细心的人同时也会注意到,从2011年底开始,星石投资对外言论的基调发生了明显转变——从空转多。
2011年12月底,星石投资为《理财周报》撰写的投资家亲笔信“2012,不是终点是起点”中,总经理杨玲写到——“我们愿意在最糟糕的预期下买入好股票,也愿意经历漫长的等待。如果我们能在6000点时抵御了狂热的万点大预言的诱惑,能在3000点时候忍受嘲笑而空仓,也必须有勇气在2000点的时候面对质疑而逐步建仓,因为这是一个投资人应有的坚定。”
就在写这封信的那几天,上证指数正逼近2100点,市场一片恐慌。信中所表达的乐观与勇气难能可贵。事实上,那几天也正是上一轮下跌的最低点。
之后不久,2012年1月初,星石投资发布年度投资策略《2012投资策略: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
在这份年度投资策略中,星石进一步阐释了乐观的理由——“我们的风险收益配比模型显示,自2011年四季度以来,市场风险呈现逐步降低的长趋势变化特征,这意味着在未来的两到三个季度,A股将出现长周期的转换。与此同时,我们的长期操作思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将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
与此同时,文中还分析提到了2012年两类比较明确的投资机会。
一类是受经济减速影响较小的抗周期类型股票,其中服务类股票由于同时具有一定的成长性而备受星石看好,譬如信息服务和节能减排等。
另外一类收益机会是来自于流动性放松的阶段性机会。这类投资机会中,星石看好受益于流动性放松的各类周期股,比如金融、资源、化工、机械等。
事实上,两个多月之后回首再看,这是一份非常出色的策略报告。文中对宏观周期的把握非常精准。甚至连提到的资源、化工等板块,也都在今年一季度表现非常出色。
由此推断,今年第一季度,星石的投资业绩应该不错。
那么,实际情况如何?
我好奇地查了一下数据。截止到3月9日(由于披露原因,部分产品数据截止到2月下旬),星石的20多只产品中,今年以来收益最高的星石17期,收益0.37%,最差的是星石22期,收益-1.04%。应该说,所有产品都在盈亏平衡附近。
看到这个数据,说实话,我有点小小惊讶。
如你所知,今年第一季度,A股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小阳春。指数一度上涨超过10%。阳光私募中表现最好的产品收益已经超过30%。
在此背景下,星石全线产品的业绩基本不动,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其股票仓位一直很低。
于是,疑问由此而来——星石早已吹响冲锋的号角,为何江晖却一直没有进攻?
这是又一幅“说谎者的扑克牌”?或者是其他原因?
这是个有趣的疑问,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