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资家下午茶之四:吕俊最近的愉悦来自三个中年男人的相逢

(2010-11-12 10:13:32)
标签:

杂谈


如果你试过,你就会知道,领跑是一种复杂的心情——有点人前的风光,又有点儿内心的孤独。
比如专栏上期写过的王亚伟,在公募基金长期领跑之后,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各界关注,要做个决策就很不容易。 再比如今天要谈到的吕俊,当年在公募界与王亚伟旗鼓相当:王操盘华夏大盘精选创出了4年10倍的佳绩;而吕操盘上投摩根中国优势,3年6.5倍,同样令人惊叹。
吕俊2007年已投身私募,作为国内私募基金的领跑者之一,他最近很有些新气象。
比如,下半年以来阳光私募最大的黑马,就与他有关——姜广策与吕俊共同操盘的从容医疗1期,6月30日成立,两个月的时间,最新净值已经到了1.23元。实话告诉你,第一眼看到这个数据,我都有点不太相信。
赶紧拿起电话求证,电话那头吕俊低调地说,“还可以吧”,当然这并不妨碍你从电话里听到了一阵春风般的愉悦。
姜广策是谁?也许你还不太熟悉,他正是吕俊的新合伙人。
找个合伙人容易吗?巴菲特建议你要按这个标准来进行:首先他应该是比你更聪明且更有智慧的人;其次他应该在你犯下代价昂贵的错误后不会事后批评;同时他应该是个慷慨的人;最后,他能够在长途旅行中不断带来乐趣。
看了这个标准之后,我觉得这已经不是个问题,而是个难题。
但我相信作为领跑者的吕俊一定在不断思考这个难题——在管理资产规模超过30亿之后,如何才能进一步突破,更上一层楼?
看起来他已经找到了答案——短短几个月,已经先后有两名重量级合伙人加盟从容投资:姜广策与魏延军。
据说,去年吕俊去元大证券拜访交流,与时任大中华区医药行业主管的姜“很对味口”。后来一次聚会中,姜提出,为什么不能做一个医疗行业的基金呢?——由此一拍即合,也由此诞生了国内私募界第一只行业基金。
而近期加盟从容的合伙人魏延军,此前是中海基金专户投资总监,在圈内以擅长个股挖掘而闻名。有人这样评价:“两人是旧识,平时就经常打打网球,这次过来是个水到渠成的事。”
不久前接受理财周报采访时,姜广策有一个幽默的比喻让我印象深刻——“医药股的估值就像中年男人那个腰围,总也减不下来。”
我忽然想起,这三个中年男人的腰围,看起来却都不太需要减。
吕俊在去年说,现在出去调研,各种场合碰到的基金经理都是第二代第三代了。但说归说,他依然在跑。比如今天,他就在成都调研。
姜广策说,“我差不多一半时间都在跑,调研啊,学术会议啊。”
魏延军说,私募行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一个人。他怀揣一个愿景而来。
我要说的是,吕俊37岁,姜广策39岁,魏延军43岁。
这三个中年男人,他们都很勤奋,他们都有想法,这是他们的黄金时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