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大姐打电话,跟我诉说邮局“不为人知”的猫腻儿,其实,这个猫腻儿我早就知道,而且,一直都成功回避。
妈让大姐给我邮点家乡的土豆粉条,因为北京地瓜粉条多,土豆粉不好找且不正宗。结果大姐去乡镇邮局,邮局告诉她,现在正是十八大召开,乡镇往北京的邮线暂停。大姐只好回到市里邮局,市里邮局告诉她,7块钱一公斤(快件的价格),大姐说我邮普件,人家说,这就是普件。大姐说不对啊,别人告诉我普件是1.15元一斤,不是你这个价啊?那人蛮横地说:这就是普件,就这个价,你爱邮不邮。。。
大姐抄起电话,打通后叫一个人的名字,然后问,你们这儿怎么说没这个啊。。。邮局那人一听那名字,问大姐,你认识xxx啊?大姐说,我不但认识,而且很认识。。那人马上说:那你填张单子吧,一边拿单子一边说:我们一般不给有普件,因为普件实际上和快件一趟车走,而价格却差上三四倍,所以我们直接把快件当成普件告诉给顾客,不让顾客选择。。。大姐没说什么,邮局人很识趣,她不知道大姐在政府工作,如果不给邮,后果恐怕很严重。。。
这个现象在北京同样存在,我家在西城六铺炕大街那有个小邮局,每次我去邮东西,都直接给我拿张橘色单子让我填,我说我邮普通包裹,他才很不情愿地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绿色的普通单子说,慢件一个月才能到啊,我说没关系,不着急,其实,每一次邮完我上网一查,第二天就到哈尔滨,的确是和快件一趟车,一样的速度,不一样的邮费。
而大多数顾客,不常去邮局邮寄的,不知内情。有一次春节前后,给家里邮东西,一排队伍,邮局人直接给发的都是快件单子,再加上点语言蛊惑:这就是普件啊,一周左右的,或这样问:有一周的和半个月的,选哪一个?你选一周的,他拿给你的,也是快件。轮到我,我说:请给我拿普通包裹的单子,他就乖乖滴从抽屉里拿一张给我。一大姐发现不对了,她问我,咱两东西差不多,你怎么花30多,我就100多呢,而且咱两单子颜色咋不一样呢?我说,你是快件,我是普通包裹。她说快件快啊?我说,理论上应该快,在邮局里,我没法跟她说太多。
每个行业都需要创造最大利润,当行业内没有再可以继续挖掘的空间时,就会利用“隔行如隔山”的行业优势来进修创收,业内的猫腻儿就应运而生了,至于合不合法,道不道德,人不人权之类的,不关他们痒痛,无可顾忌。作为个体,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洞悉,既而回避;而对于行业的监督管理,这个属于政府管辖范畴,我们老百姓,无能为力,只好,保全自己,虽然不够高尚,但是如果人人都能够保全自己,这猫腻儿也就无从繁衍生息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