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两天就过年了,幼儿园虽然没放寒假,但家长都不怎么送了,都让孩子在家玩等着过年了,但我还是涵涵去幼儿园,一来幼儿园生活比较有规律,二来我好有自己的时间去做我的事情。
由于孩子较少,幼儿园老师也需要轮休,幼儿园把大中小班打乱合班,涵所在的中三班就合过来大班小班的小朋友,涵属于乐观型,乐于和新朋友来往。晚上五点半我去接涵涵,一开门是两个陌生的女老师,可能是合班跟过来的老师,问:接谁啊?我说刘子涵。她说,刘子涵啊,刘子涵过来,刘子涵今天把小粘贴贴了一地,很不高兴的样子,说完就走了,完全和涵自己班的老师两样,涵涵班那几个老师,家长来了总是面带微笑,亲切而疼爱地喊孩子的名字,说妈妈来了,快过来,一边给孩子穿衣服一边跟家长说你家宝宝今天表现可好了,知道帮助小朋友了等等之类的,让每个家长都带着愉快的心情离开,和这位老师的满脸冷漠完全不同。
我知道涵涵能干出这样的事情,别说把小粘贴贴在地上,更出格的事情他都能干出来,这既是他从小就爱想各种办法玩出新花样,又是我从小不太限制孩子这不行那不行的直接后果。我没跟老师说什么,决定回家后和涵涵谈谈这件事情.
到家了,我貌似漫不经心地问,涵,老师说你今天把小粘贴贴了一地,他说是。我说那老师批评你了吗?他说没有,老师就说你把小粘贴都给我揭下来。涵说我没自己去揭,我让其他小朋友揭的。我说老师骂你了吗,他说没有,我说老师要是骂你了你怎么办,他说老师骂我我就告诉她,小孩是需要讲道理的而不是骂的,我说对,老师要是骂你你就这样说,这是我告诉他的,我从小就给他灌输人人平等的观念,犯了错误可以批评教育,但是得讲方式方法。然后我又问他,你说把小粘贴贴在地上,你做的对吗?他说不对,我说小朋友看见你这么做他们会怎么样?他说他们也跟着往地上贴,我说那结果呢?他说结果就是教室里成了垃圾场了,太乱了。我说那你觉得该不该贴啊?他说不该贴。谈话到此结束。
孩子不是什么都不懂,恰好相反,他什么都懂,孩子的世界和成人是一样的,他可能会犯很多错误,那是因为年龄和成人的价值观所限定的,没有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也就没有了犯错误的孩子,我们在教育上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一边希望孩子能够保持自己的个性完善发展,一方面又互相联盟(家长和老师及所谓规则)一起来压抑塑造孩子的个性,使他们无一例外地成为生产线上的统一标准的产品,然后再感叹,现在的孩子缺乏这个缺乏那个。。。那么,孩子缺乏的东西到底是被谁掠夺去了呢?是不是需要我们很深刻地反思一下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