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历山东婚礼的繁多礼数!

(2010-10-08 11:23:57)
标签:

杂谈

            十一长假,我带着儿子去山东淄博参加妹妹的婚礼。据妹妹说,她的婆家为了此次婚礼已经筹备了数月。因为山东婚礼程序繁多,礼数复杂,各个环节都需要煞费苦心,所以老人家们为此精心准备了数月,才得以在十一期间闪亮登场,众望所归。

         结果不出所料,也着实让我这个外地人大开眼界。婚礼上的环节错落有致,有条不紊,我一边看住孩子,一边大约记住了几个环节,如下:

         1.迎亲队伍到达新娘所在地时要鼓乐齐鸣,锣鼓喧天,声势浩大。

         2.结婚典礼时向观众分发喜糖要站在房顶上,向下面的人群分撒糖果和花生。(我就想,这人是怎么跑到房顶上去的呢?山东的房子都很高哦!)

         3.新娘从婚车上下来时要手持一本书。(也许寓意知书达理,弘扬儒家文化,不得而知。)

         4.拜高堂时,婆婆怀抱两个娃娃,一男一女,且婆婆脸上被涂满锅底灰,象黑脸包公一样。(据说,有闹婆婆的说法)

         5.婆家要准备一大囤子的烧饼和粽子,给前来参加婚礼的人每人一份礼包,包括6个烧饼,3个粽子,一袋喜糖,恰好十样,预示十全十美。

         6.一帮孩子或怀抱孩子的妇人围在新房门口讨要红包,新郎则必须有求必应,且喜笑相迎。(是讨个喜气的风俗)

         7.酒席现场,所有参加婚礼之人都正襟危坐,无抽烟,喝酒,大声喧哗者。    

         8.婚礼结束后,所有长辈端坐正房,新郎新娘逐一行礼,长辈则给新娘压兜钱,一礼一百,十多分钟,新娘两千块钱到手。

         9.婚礼后第二天,给祖先上坟祭奠。

        10.在酒席上,婆家人拿着礼单逐一核对,将未能参加酒席之人标注,婚礼后补上。(我们那的习俗是来不来随便,过后不补,可见山东的礼数多么周全。)

        11.结婚当日早晨三四点,婆家人要起来包20斤肉馅饺子给所有工作人员作为早餐,且不买速冻饺子凑合,不辞辛苦。(真的很注重礼数,要是我们那,肯定买速冻省事。)

        12.最后一条是应该放在第一条的,是最为令人震惊且被我遗漏的环节,那就是整个婚礼期间播放的音乐是京剧,中国之国粹。这个恐怕很多人都会震惊,因为婚礼一般都播放流行音乐,高潮时为了烘托热烈气氛,还要来一段迪士高之类的强烈节奏,使婚礼的气氛达到最高潮。而山东的婚礼在京剧的缓慢和祥和中,始终有条不紊,有礼有数,安静祥和,温馨喜悦,和其他地方的婚礼截然不同。

        所以说,山东不愧是孔子的故乡,儒家文化处处可见,甚至老百姓的居家生活,举手投足,都立显儒家文化的知书达理,进退有节。

        而山东的婚礼,更是鲜明而深刻地体现了儒家文化的风范,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