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大山里燃烧——记黄道乡大榜村小学教师刘光辉
(2010-10-18 15:22:11)
标签:
刘光辉黄道乡老师们学校浪潮教育 |
分类: 创先争优 |
青春在大山里燃烧
——记黄道乡大榜村小学教师刘光辉
有一种责任叫担当,有一种伟大叫平凡,有一种生命叫燃烧,刘光辉,一位二十五年默默奉献,二十五年辛劳跋涉,二十五年耕耘希望的山村教师,用热情,用青春,用忠诚演绎了生命之歌,教育之歌。
三尺讲台就是最好的药
“命是老天爷的,什么时候拿走是它的事,但三尺讲台它不能说拿走就拿走……你们让我上上课,有事干,我就不想病了,这比什么药都管用。”又见刘光辉老师拖着瘦削的身子,要求校领导给他排课时,老师们的眼角湿润了,为这个曾给大榜学校带来无数荣誉,无数希望,无数欢乐的老师深深感动了。大家清晰地记得,只要刘老师在,孩子们的笑就特甜,老师们的话声就特亮,校园的景色就特美。
然而,苍天无情, 2010年6月的某一天,铜仁地区人民医院的一张诊断书上无情地写上“直肠癌”三个字。山静默,水无声,刘老师终因病魔的折磨支挺不住了,倒在了医院的病床上,他的身子愈来愈瘦削,面容愈来愈憔悴,但他心里仍然惦记着学校,惦记着孩子们。“化疗后我要去学校……”刘老师突然冒出这句话,语气微弱却很坚定,让一直陪在他身边的妻子着实吃了一惊:“单位已经明确批假,病情如此严重,你就不能好好休息,治好了再去学校,我不同意。”陪他去看病的姚校长眼角湿润了。见妻子态度坚决,刘光辉就好言相求:“站在讲台,心气就会旺,有病也会被忘记的,讲台就是最好的药。”善解人意的妻子,深知丈夫的心情,强忍着绞心的痛,强作笑脸,顺着他说:“好,要得,等你化疗了我陪你去学校,我上街去给你买东西……”说完她离开病床,在走廊上泣不成声。
因为爱,所以坚守
金秋九月,学校的日子如往常一样,大伙又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拿着扫帚打扫着校门外的那条路。他,就是刚刚出院,刚刚化疗回来的刘光辉老师。老师们感到,此时的刘老师不是在扫地,而是在抚摸他与大榜小学一起走过的日子。
十年前,一位年轻的外乡教师调到这里来任教,初来时,他像所有被冷落过的老师一样,村里人对他不冷不热,他不理解,寻问才知道,大榜这个地方穷,又偏远,抬头是天,低头是山,调来的老师常常一年不到就“飞”走了,换老师就像换花灯一样。村里人看在眼里,怨在心里。知道这一情形后,刘光辉暗下决心,筑巢永做“不飞鸟”。立下扎根山村的决心后,刘老师便留意起校园内外大大小小的事情来,当见到学校四周乱石堆砌,学生无活动场所,校门外一条黄泥路,雨天泥烂路滑,晴天尘土飞扬时刘老师便暗暗发誓要改变,因为他坚信,没有一个幽雅舒畅的环境,是培养不出合格的学生的。从此,学校多了一个敢说敢当的青年。
2000年12月,大榜完小历史上最重要的家长会召开了,主题只有一个:村民们集资改观校园环境。在刘老师“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感召下,家长们被说服了,纷纷表示愿出钱出力办好家乡教育。在短短的一年内,家长们共计捐款2万余元,加上国家扶持的3万元,大榜小学变样了:不仅修建了羽毛球场、直跑道、室内乓乒球场、硬化校门公路,还新修了校大门,绿化了校园,修建了文化长廊。在校建期间,刘光辉老师的足迹踏遍了大榜村。他与村民们开挖跑道,搬运砖块,每期的节假日,休息日变成了他的劳动日。整日的劳累,他变弱了,变瘦了,但老师们至今还依稀记得,校园变美的那刻,刘老师笑的最甜。
老师心中有杆秤
赢在课堂,还快乐给孩子。2004年万山教育改革之风劲拂,自主、快乐、合作的教育理念扑涌而来。一向与时俱进的刘光辉老师更是积极投身教改浪潮之中。他一边总结自己以前的教学经验,一边积极投身实践,并确立了“引导学生进入真正思考的创造境界”的教研课题。
为确保自己的教研有的放矢,他联系实际,与老师们促膝交流,跑书店买书、上图书室学习充电,跑其他校学习先进,并制定了向身边的每个老师学习的听课计划,因为他知道,课堂是最好的老师。在他的影响下,学校的老师掀起了比业务、比教学、比课堂、比快乐的教改浪潮。大榜小学虽处偏远,但教改之风却走在了全乡前列,而刘光辉老师更是成为这浪潮的中坚力量。大家有了问题,想到的是他,大家有了体会倾诉的是他,大家有了成果最高兴的也是他。
刘艳老师清楚地记得,2005年,一次全乡教学大比武,异地上课,临时抽课题。学校决定让青年教师的他代表学校参赛,从未经历过这样阵式的刘老师当晚向刘光辉老师请教。“只要记住还快乐给学生就得了。”获奖后的刘艳说,刘老师那一晚就给了我一句话,可那一句话却让我获得了全乡第二名。那一天我太高兴了,但当我把这一消息告诉刘老师时,他比我还高兴呢,还特意为我搞了一次庆功宴,那天刘老师喝醉了。
千万要用心教书
大榜学校的老师习惯了一道风景,刘老师坐在花园边给落后的学生辅导。起初家长们不理解,老师们也觉得刘老师是在作秀,可当家长们见到自己的孩子成绩一天天好起来时,老师们见到常年如一日时,大家的心便只剩下折服了。“老师从事的职业很普通,但十年如一日,它就不平凡了。”这是该校校长对刘老师的评价。“原来认为那家孩子被留下来是丑事,现在家长们争着说自己孩子不聪明,让老师也能留下来。”这是村长对刘老师的肯定。
“爱是促使孩子进步的根源,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爱心不到的老师。”这是刘光辉老师的座佑铭。在刘老师爱心、耐心、诚心的呵护下,每年,刘老师所教的班级,平均成绩都名列全乡前列。“村民们把学校变美了,我们再不用心教书,老百姓会指着我们的脊梁骨骂的,”这是刘老师心底早就烙平的话,而在于我们,这不就是一份职责,一种担当,一种燃烧,一种伟大吗?
秋风骤起霜满天,育霞尽染枫叶红。相信刘光辉老师用爱铸就的师魂,定会在大山深处依然闪烁。(王安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