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资源活化保护利用的认真实践
(2024-04-26 23:37:39)
标签:
新乐伏羲文化 |
分类: 文化资源保护开发 |
历史文化资源活化保护利用的认真实践
——2024新乐伏羲文化研讨会发言稿
参加2024新乐祭祀伏羲和伏羲文化研讨会,有很大感悟。几十年来,新乐以历史遗迹伏羲台为依托,深入研究挖掘、宣传展示伏羲文化,致力于保护和利用,使伏羲文化走向更广阔的领域,开拓了新局面,进而,为丰富石家庄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形象,也起到重要作用,成为新乐、石家庄重要的文化品牌。同时,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为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推进作用。跳出了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是不可调和、兼顾的误区,探索了如何破解城市建设中面临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融合的新课题的途径,为进一步推进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进入21世纪,文化的力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现代城市发展进程中,历史文化遗产走向前台,到历史文化中寻找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文化支撑力,让长期闲置的文物资源在城市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成了越来越多城市的战略选项。现在,在城市建设中,文物保护,特别是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面临着新的局势,如何做到文物资源长久安全保护,又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新需求,科学利用文物资源,找到一条平衡矛盾、文物保护和城市开发建设双辅双成的路子,是城市建设绕不过的课题,是必须全力做好的一篇大文章。这越来越要求我们要拥有文化智慧,需要思想观念的变革。
在这方面,新乐致力于伏羲文化的保护利用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是文物资源是资产的观念。
对文物资源怎么看?这是在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中,首先遇到的问题。
在现实中,我们面临着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对历史文物如何定论,是古董,还是资源?是包袱,还是资产?这决定了历史文物的命运。新乐依托伏羲台,活化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实践告诉我们,文物遗迹不是死物,而是活物,既是古董,也是资产,其中蕴含着可观的文化价值,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经济价值。这需要有高超的文化智慧。其中,前提条件,就是要对文物遗迹准确定位,对文物遗迹的文化价值准确把握。
不能就文物论文物,要高起点,大视野,站在历史进程大格局的宏观视野,审视文物遗迹蕴含的内在不凡的文化资源价值。现存的文物遗迹,就要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大格局联系起来,放在区域历史发展进程中来考察、把握。这是文物资源科学利用的立足点。
另外,文化传承是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在这方面,也需要加以关注,多渠道探索,多形式实践,吸纳和动员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使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后继有人。
二是树立文物保护由静态保护转变为动态保护的观念。
对历史文化资源如何保护?也是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绕不开的问题。
所谓静态保护,就是传统把不可移动文物遗迹圈起来保护,一个时期,这是文物保护常态。而动态保护,通俗地讲,就是让文物活起来,是在对文物坚决保护的原则基础上,对文物资源科学利用,充分利用文物的资源价值,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这也就是对文物资源活化保护利用。
在社会发展中,特别是城市建设中,有一个盘活文化资源问题。文物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既不能低估,更不能无视。放在现代化建设这个大格局中来衡量分析,历史文物遗迹的资源价值不容质疑,其功能作用不容忽视。但是,文化资源不会自发地起作用。资源如何起作用,通过哪些途径实现并提升资源价值,需要认真谋划,既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率性所为,必须吸取过去一些地方“以开发的名义破坏文物资源”的教训。
这里有一个难题,需要在实践中破解。在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处于什么地位,和城乡建设是相融合,相辅相成的共赢关系,还是是城乡建设的包袱,不拆不建,不破不立,相互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关系 ?这是一个时期不少地方遇到的难题。如何破解这道难题,给各级政府和文物遗迹保有者、研究者,提出了新课题,回避不行。要从认为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是不可调和、兼顾的认识误区中走出来,探索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的新思路。走出文物遗迹自生自灭的怪圈,这需要历史文化本身有作为,让文物资源融合进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中。这就要在全力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利用,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更好地保护。做到准确把握文物资源的价值,就是在文物资源利用中,注重挖掘资源的文化内涵,开发出有文化价值、有生命力的项目,让历史文化资源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融合,开创文物保护和利用文物资源创造经济效益双赢的局面。同时,和更好地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和民族素质相结合,为培植文化自信而发力。
要让文化资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力,在打造区域和城市品牌建设中唱主角。品牌建设不是玩弄概念,更不是空中楼阁。任何一个品牌建立和打造,都不是从空乏的概念出发,依靠简单的一两句口号而能凑效的,必须依托该区域的基础条件,植根于该地域的文化土壤中,选择正确的路径。在文化资源中,最能体现个性特色、彰显独特魅力的是历史文化,要构建具有生命力、凝聚力和影响辐射力的文化品牌,使之享誉全国,走向世界,先决条件,就是对那些能够体现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利用,走各种资源融合的路子。
就新乐而言,除了伏羲文化是可资利用的宝贵文化资产,还有其他历史文化资源,如鲜虞国历史文化、古代出土文物,还有不可忽视的红色文化资源,如闻名遐迩的爆炸大王李混子和地雷战,让日本鬼子魂飞魄散的女英雄梁振英等英烈,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丰富的资源应该融合利用,不能唱独角戏,如此才能为打造文化品牌,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力。
新乐对伏羲文化的挖掘、保护、利用,让文物古迹资源作用最大化,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特别是对伏羲台的保护利用,是不可移动大型文物遗迹科学保护和利用的有益探索和实践,跳出了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遗迹保护是不可调和与兼顾的误区,在实践中探索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和利用的有效途径,这对其他地方一系列同类型文物遗迹的保护和利用具有示范作用。
另外,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历史文化研究如何向前发展,也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具体到伏羲文化的研究,就是要避开细枝末节的纠缠,探索和实践伏羲文化如何为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助推作用,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新课题。
三是要有一支有文化自觉和历史责任意识的文化研究队伍。
开创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的新局面,离不开人才队伍。新乐几十年来,在历史文化研究中,凝聚了一批仁人志士,为挖掘、展示、保护和弘扬历史文化,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如新乐伏羲文化研究会,致力于伏羲文化的研究、宣传和保护利用,把伏羲文化推向了全国。新乐伏羲文化研究会的领头人相振稳会长,就是典型的代表。我和他结识20多年,在不同场合,都能听到他对伏羲文化的推介、宣传。就是在他退休后,职退责不退,仍然保留着责任意识,奋战在历史文化研究第一线,近年来更是利用互联网,开辟研究、宣传新阵地。这让人由衷敬佩。有这样的队伍,这是历史文化研究、保护和利用能够不断取得成效的基础条件和保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