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正面管教育儿 |
分类: 洋洋得意 |
http://s3/mw690/62595797gx6DkQbD1fA42&690
“洋洋,要不要拿你的扭扭车出去骑呀?”-----不要~~~
“要不然在家里骑着玩也可以呀?”-----不要~~~
“哇,洋洋你看那个骑滑板车的小朋友,好酷呀,你要不要去试试滑着玩?”-----不要~~~
在商店里,“洋洋你看这个小自行车好棒呀,你要不要一辆这样的车呢?爸爸给你买来骑?”-----不要~~~
“要不然你先上来试试呀?妈妈会扶着你,保护你的!”-----不要~~~
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是没做过的,看似危险的活动或玩具到洋洋这里都是不要。我跟洋爸每每听到这样的回答都会说,做为一个男孩子,他是不是也太胆小了呀?
学了正面管教后我们试图不再去给洋洋贴这样的标签,但从心里还是知道,认为他就是个胆小的孩子。告诉自己接受这样的洋洋,不去强迫他做他害怕的事情,有些事强迫他,他不但不会去做,还会更加惧怕这件我们强迫他去做的事。说是这么说,但有时候要做到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尤其是心里的标签更是很难揭下来!
和爸爸妈妈撑船游河
十一期间去朝阳公园玩,一进公园南门洋爸看到水就开始大喊,这次我要带洋洋做船。我差点本能的脱口而出,他肯定不行吧,会大哭,话到嘴边我又给生生的咽下去了。洋爸见我迟疑了一下,就问,“他是不是还小,上去会哭呀?”我说:“也有可能,看看再说吧。”
带着洋洋去了趟厕所,出来后我指着湖水兴奋的跟洋洋说:“快看湖上面好多的小船呀,咱们一会也去坐一次甘伯伯的船好吗?”洋洋立马在我怀里就窜动起来,高兴的说着:“好!”身子就开始往前倾,恨不得一下就跑到船上去。
《和甘伯伯去游河》是一本洋洋非常喜欢的书,这本书在床头柜上占据了近一个月之久,每天睡前都要看。由开始的讲故事,到后来洋洋在枕头上模拟开船,并邀请他所有的毛绒玩具一起坐船,再到某只小猪不小心摇晃导致大家都掉到河里去。洋洋演绎起来都是那么游刃有余的,煞是可爱。或许源自对甘伯伯的小船的喜爱,洋洋小朋友会喜欢我们今天的游河活动吧,我在心里盘算着。
在售票处跟洋爸一起选了我们这次要坐的船----脚蹬四人船,交了定金就朝码头走去。洋洋小朋友指着长长的码头说,“我要坐那个船呀!”“哪个呀?”“就是那个很长很长的那个船!”我顺着洋洋手指的方向看去,原来他说的正是我们要去坐船的码头,告诉洋洋那个是我们要坐船的码头后,洋洋更加期待坐船了。
我抱着洋洋先上船,头一脚踩上去我就怕了,这小船也晃的太厉害了吧,上船一屁股坐在座位上再也不想起来了。洋爸上船后我们就开船了,我和洋爸一人坐一边同时脚蹬才能发动船只。
一开始洋洋就坐在我腿上,可是我蹬船的时候洋洋的屁股跟着我的节奏上下颠簸一点也不舒服,坐在腿上没几分钟就要下来。我只好把洋洋抱起来放在我和洋爸两个座位中间的箱子上,这下洋洋高兴了,坐的高看的远。第一次坐甘伯伯的船的兴奋劲又high起来了,时不时的高兴的自己哆嗦一下,吼两嗓子。
洋洋的表现让我很是惊喜,这可是他第一次坐船呀,没有害怕,只有惊喜,高兴,兴奋。让第一次坐船的我都有点自惭形秽,从小对水的恐惧让我坐在船上一直都不敢放开,那还有心情去看岸边的风景?!而洋洋却看看这里看看那里,还成了我们的向导,指挥着船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最后被岸上的过山车给吸引住了,只准往过山车的方向开。
约了一个小时的船,蹬蹬停停,走了40分钟不到实在是蹬不动了,洋洋的注意力也完全不在船上了,我们下船去看过山车。
洋洋自己当船长
如果跟着我们一起坐大船是惊喜的话,那接下来发生的事,2岁9个月的洋洋带给我们的绝对不止惊讶了,简直就是强悍!
抱着洋洋走到一个人工的小水池边,洋洋看到水里那么多的小船,有很多小朋友都坐在船上开船玩呢。没有一丝的犹豫,洋洋立马指着水里的一个小船要求到,“我要坐那个船呀!”
抱着洋洋站在水池边上继续观察,看到玩船的都是些大孩子,大都五六岁的样子。这时洋洋又提要求了,“我要玩那个船呀,有字母的那个!”
“哦,你想坐那个小船!”我重复着洋洋的话。转头对洋爸说:“要不你去给他买票,让他玩一会?”
洋爸很是迟疑的说道,“他太小了吧,玩不了这个,你看里面都是大点的孩子在玩呢!”
“嗯,我也知道。但是他想玩,我觉得应该放手让他尝试一下。再说水很浅,还没到大人的膝盖呢,而且水里有三个穿着雨靴的大人在保护着孩子们,应该很安全!”我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好吧,我去给买票吧!”洋爸说完就一溜烟的跑去买票了。
洋洋小朋友焦急的等待呀,终于爸爸买来票。让工作人员把洋洋放到船上的时候,洋洋又提要求了。“我要坐那个小船!”洋洋手指着那个一开始他就看中的小船说。这个小船是小池里唯一一个是真正的小船的样子的,其它的不是小鸭子,白天鹅,黑天鹅,就是别的动物模样的小船,洋洋一概都没看上。
可是工作人员非要给洋洋一只白天鹅,说洋洋指的那个小船电瓶坏了,不能用了。我想强行把洋洋抱到白天鹅的小船上去,洋洋就开始身体僵硬作出反抗了。我只好再给工作人员协商到:“能不能麻烦你帮他把那个小船拉过来一下,就让他坐那个吧,不能用电瓶也没有关系的。”
看我这样说,工作人员把那只小船拉了过来,插上电瓶开关,只大概解释说这个船可能有点慢,并把洋洋放好在船上扣好安全带。我心里暗自高兴,慢点更好,正合我意,我还怕太快的洋洋驾驭不了呢!
洋洋船长很高兴,满脸的喜悦发动了小船,开始了“海上”的瓢流。这是一个要通过左右打方向盘才能前行的船只,如果手扶方向盘一直不动,船就会在原地或左或右地转圈,当船左转圈的时候要向右打方向盘船才会向前行驶,相反则往左打方向盘。洋洋小朋友还搞不太清楚这个逻辑,导致洋洋的船经常性的在水里转圈圈。我和洋爸在岸上看着干着急,请工作人员帮忙教洋洋开船的技巧。洋洋很是迷茫,工作人员指导的时候船能够正常行驶,工作人员一离开还是会经常性的转圈圈。岸边的游人看着那个乐呀,我放手,决定不去纠结这个问题,只要他自己玩的高兴就好了。看着我们哈哈大笑,洋洋更是乐的满面春风呀!
就在这时过来一位50多岁的阿姨走到我身边问,“这孩子不到三岁吧?”“不到呢,2岁9个月!”我答到。“哦,看着就很小呢,看来这孩子胆子可真大呀!”阿姨自顾自的唠叨着走开了。
胆大?洋洋胆子大?这样的评价从来没在洋洋身上出现过,这是在说那个经常被我们标签为胆小鬼的洋洋吗?我开始重新打量起洋洋来。我不得不承认,以前是我的想法强加在了洋洋的身上,加在了洋洋的行为上,让洋洋背负起了胆小的标签。鉴于之前一家三口坐船时我的感受,要是让我一个人撑着电瓶船在水里玩,说啥我也不敢。而洋洋小朋友却悠然自得的在享受开船的过程,我由衷的觉得他真的很勇敢。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笑了,不管是胆小还是勇敢无非是基于我自己的想法,或者别人的一句赞美让我有了另外的想法后给出的评价,说到底还是以我为主体,我决定问问洋洋的感受。
晚饭桌上:
我问洋洋:“你记得那天吗?你自己撑船玩的那天!撑船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呢?”
洋洋看着我认真的想了想,在他的餐椅里哐一下歪左边然后又哐一下歪到右边。我心里好急,他怎么还说不出自己的感受呢?突然我意识到他是在给我回馈,在给我传递着什么信息。
“你是不是说坐船的时候很摇晃?”我作手持方向盘左右摇晃状惊喜的问洋洋。
“嗯!”洋洋甭着小嘴一脸的高兴。
“那你有什么感觉呢?”我还是想问出个所以然,契而不舍的追问。
洋洋做沉思状,看着远方不说话。
我:“你是不是感到很高兴,很兴奋呢?”
洋洋:“是!”
“那船摇晃的时候你有没有感觉到害怕呀?”我决定不再隐藏背后有可能出现的负面感觉,话一出口自己心里反倒松了一口气。
洋洋思考了一秒钟后摇摇头坚定地说:“不害怕!”
哇,原来他真的不害怕呀,我激动的问:“那你一定觉得自己很棒吧,自己一个人开甘伯伯的船,很能干吧?”我都语无论次了。
“能干!”洋洋响亮的回答到。
我心里偷偷响起那天洋洋刚下船时洋爸说的话----看这样子以后每到有船的地方他都会开一次吧。是的,我相信他下次会更想坐船玩。
不贴标签,放权,让孩子自己感受自我成长的力量!
http://s5/mw690/62595797gx6DlfArTbS04&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