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透视(四)

(2011-12-06 22:23:41)
标签:

文化

分类: 笔记与训练

                                                   笔记/贾峻岩                        

---------------------------------------------------------------------------------    

                            四.余角透视

 

■方形物的余角透视,三组线夹角都是余角。要掌握三组线段的透视方向。

http://s15/middle/62585a77xb36d3a1164ae&690

 http://s2/middle/62585a77gb45db783a821&690
 

■余角透视,所有变线都分别指向相应两个余点。

http://s12/middle/62585a77xb36d499f170b&690

所有线段都指向左右余点:

http://s16/middle/62585a77xb36d46c4344f&690

确定余点的位置

■余角透视分三种状态:微动状态、一般状态、对等状态。

1.微动状态:方形物由平行透视稍微转动,两竖立面对画面的夹角,一边大一边小;两余点一个在画框内,一个在画框外略远处。

http://s14/middle/62585a77xb36d65b9d89d&690

2、一般状态:方形物两竖立面对画面的夹角,一边大一边小;两余点一个在画框外距点内,一个在距点外略远处。

http://s9/middle/62585a77xb36d6633e598&690

3、对等状态:方形物两竖立面对画面的夹角相等;两余点即两个距点。

http://s7/middle/62585a77xb36d66adf8c6&690

 

http://s3/middle/62585a77xb36d66eaf9d2&690

■余点寻找法:

1.   反比定位法:

以心点到余点的距离(简称心距)为一个单位,那么,如果一个余点在心距a/b处,那么另一个余点就在反方向的b/a心距处。例,一个余点在心距3/2处,那么另一个余点就在反方向的2/3心距处。

 

2.   目点寻余点法:

(实际构图中余点的位置并不能一步到位找到,一般采用目点寻余点法。)

以视平线为轴,由目点引一条平行于视平线的目线(这是一条确定余角的辅助线),由目点做分别平行于画面前方形物AB.AC的视线,并相交于视平线上,相交点即左右余点。此时目线和两视线的夹角互补。

http://s3/middle/62585a77x7857bf790e42&690

 

寻找余点的作图步骤:

①定取景框、视平线、心点位置。

②确定视距(视距一定是在心点到画框最远角的一倍半范围以外)。

③根据方形物与画面之间的实际存放角度,从目点向视平线引两条向左向右的,和方形物对应边线平行。

http://s3/middle/62585a77xb36daf71bcd2&690

 

http://s10/middle/62585a77xb36d8fcd1999&690

3.   余角透视深度测试法:

(测点:用来测定引出变线透视长度的点。)

    定测点的位置:以余点为圆心,以余点和目点的距离为半径做弧,弧线与视平线的交点,就是这个余点的测点。

    如果找和AB等长的透视深度,把A点向余点连接,B点和测点连接,那么截得的AB=AB,

 

http://s5/middle/62585a77xb36d55a2de74&690

 

画一个边长各为5:3:1的方形物:http://s11/middle/62585a77xb36d55dfd69a&690

 

http://s16/middle/62585a77xb36dbc59d72f&690

 

■近视距构图和远视距构图的区别与效果:

区别:近视距构图,线段陡斜,人物反差大。

远视距构图:线段平缓,人物反差小。

效果:近视距构图,可表现面积大、人物内容复杂、远近感强烈、虚实反差大等效果。

 远视距构图,可压缩水平物面的面积,可是远近人物大小相仿,可产生装饰感。

 

http://s3/middle/62585a77xb36dbc1cd962&690

http://s14/middle/62585a77xb36db391fb4d&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