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家琳的吃饭情况,她是不挑食的好宝宝。胃口一直很好的她是村里很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喜欢的焦点,邻居们说的最多的就是:“你家琳长得真好,又不挑食,什么都愿意吃,身体才棒呢。我们家那孙子啥都不吃,也经常生病,就连体质都不好了。”听这话后最开心的就数琳的爷爷奶奶,那不正是在夸他们吗?琳在4个月添加辅食开始,做给她的食物都是由稀到稠,由软到硬,给宝贝的食物我们没特意的去烹饪,除了三餐外的点心我们会给她开小找,爷爷奶奶也跟着琳吃一起吃煮烂烂的稀饭,吃青菜,喝菜汤,首先要说的是,琳奶奶是很节省的一老太太,啥都不舍得丢的那种,一点的菜她都会负责吃光光,所以琳很大的一部分习惯是由奶奶养成的,这样无形中就给宝贝一种意识,看奶奶吃得多香呀,这些都是很好吃的。
    
到宝贝1周左右,琳就开始试着吃干饭了,可能有的人觉得那时候还太早了点,但是煮烂点的干饭是可以给宝贝吃了,这样宝贝的喉咙能够撑开,学着慢慢吃,以后喂她什么她都很好喂,大口大口的吃。所以琳到现在最喜欢吃的就是干饭,已经没再给她煮得很烂了,就跟着我们大人,我们吃什么样的她就吃什么样的,每顿都要一碗的干饭再加一碗的骨头汤,还有菜,最喜欢的是花菜,小白菜,宝贝就连韭菜就能吃得有滋有味,实在是让我佩服,一顿饭下来听见她说的最多的词语就是:“妈妈,菜菜,妈妈汤,好喝”。
    (一)让宝贝不挑食,首先我们要先做好榜样:
    
我们的很多习惯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还好的是我们全家的食欲都很好,公公很会烹饪,每天做的菜都能香上老远,宝宝从二楼下来就会在那说:“妈妈,香香。”我经常会跟她说:“宝贝,爷爷做的菜好香哦,一定很好吃。”最有意思的一次是我们在桌上吃烤鸭,宝贝看着我们吃得津津有味,伸手来要,我拿了一根蒜丝给她,宝贝放到嘴巴里去,我问她:“宝贝,这个好吃吗?”她点点头跟我说:“妈妈,好吃。”还真的吃了下去,手再伸过来还要,就那大蒜她都整个吃过,那辣辣的感觉她都不怕,吃得比谁都香。
    (二)多让宝贝咀嚼,唤起宝贝对吃的兴趣
    
可能就因为宝贝经常的跟我们一起同桌吃饭,有的饭菜相对的比较硬或是需要多加的咀嚼,宝贝吃青菜以来,最早之前是有切细,到后面慢慢的让她适应大块大块的吃,我们也慢慢习惯,有时候都把她当小孩子看,宝贝会含在嘴巴里面咬很久,其实这时候我们都不能急的,只要她嘴巴有在动,说明她现在正在锻炼用牙齿咬东西,我家琳经常做的事情就是把大块的肉放在嘴巴里咬上一会,实在吞不下去会吐出来,那时候肉已经都被咬的稀巴烂了。
    (三)不能把孩子的胃口养“刁”了
     不同口味的青菜水果都可以给宝贝试下,宝贝吃粗粮是最好的,尤其是米饭,宝贝能吃对她什么真的很不错,什么东西都不要做得太过于精细,也不要一直怕孩子小咬不清楚让她一直吃软的东西,这样宝贝嘴巴的咀嚼功能没被培养起来,这以后对她的喂食来说,真的很困难。记得我这边一学生家长,宝贝那时候读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嘴巴竟然连肉都咬不动,跟别说吃了,就连那食道,吃东西的时候,就连那豆浆喝一口都要吞上半天,不是说她慢,她实在是吞不下去,那饭就见在嘴巴里咬,没见从喉咙吞下去的,一碗饭吃上1小时多,她妈妈跟我说:“这丫头小的时候都不咬,于是她只能经常食物炖烂了给她吃,于是无形中宝贝就养成这样,不愿意去咬东西,吞东西,吃什么都是慢吞吞的,怎么都没用的。”
   
(四)桌上的菜色,不要给宝贝过多的选择
   
东西多了,再好吃的宝贝都不会觉得很好吃,因为她有了选择,这个可以试下,那个可以尝尝,多了她就会说:“这个不吃,我要吃那个。”“这个没那个好吃。”这样就会养成宝贝挑食的习惯。通常我们家桌上就三菜一汤,一海鲜,一肉类,一青菜再加一碗汤,宝贝上桌跟我们一起吃,在桌上我们从没说过什么菜好吃,什么菜不好吃,好吃的多吃点,不好吃的不吃,我们都是给宝贝表现出这些都是好吃的菜,味道真的很好,以引起宝贝的食欲,让她也想去尝尝。

公公跟我,还有宝贝,这是上次去北京时拍的,琳也超像爷爷哦
 
 
  
来说说我公公,他一直是我家的大厨,逢年过节都要由他办上那满满的一桌好吃的,都是地道的福州口味,我这泉州上来的媳妇到现在都还没在家里真正的做过一桌的饭菜,全由他们俩老担着,周末回家,公公不在,我们就煮简单的吃,他一回来,就把我们当客人一样招呼着,我曾问他:“爸,怎么做这么多的菜呀。”他回答我说:“这不,客人回来了,你说我要不要多做点好吃的呢?”听完我们都哈哈大笑,公公真的很好,尤其是对宝贝,记得第一次公公给宝贝做肉泥的时候我在边上看着,看他细心的把肉剁碎成泥,再放点地瓜粉,煮熟放点盐巴伴上稀饭给宝贝吃,觉得他真的很细心,是最棒最厉害的爷爷,也是最好的公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