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育儿 | 分类: 育儿感想 | 
 
这话题的由来还得从我们几个友人的谈话来说起,那天,我们还是照旧讨论孩子成长的话题,一朋友(正准备结婚的)说:“她妈妈在那讲,她的孩子出生一岁就要学会游泳,两岁之前就要他学会画画,三岁之前就要他会说英语,接下去就是要孩子琴棋书画啥都精通,再就是考托福。”我们边上的几个朋友有当场愣住,对于我们几个已经有孩子的来说,这样的安排真的是第一次听说,我问她说:“你还没结婚生宝贝,你怎么知道他会按你的想法去做呢。再说了,即使你有孩子了,这孩子的未来你真的能安排好吗?”其他几个朋友也在那点头,她们已经身受教育的无奈了,她在那大笑:“这是我妈妈说的,我老公也这么觉得。”能培养出这样的孩子那真是天才,不仅这孩子是天才,家长也是,但是,你再怎么规划好你的宏伟目标,美丽蓝图,孩子的成长还是你无法左右,即使她按你思想去做那他长大后,相信也会是一个依赖你生活,没主见,没想法的一个孩子。孩子的未来还是由他自己决定。
 
两个不同的朋友,但有的都是对子女以后的那份关爱,到底什么才是宝贝最需要的,也是最适合他们的呢?我认为:
 
1,我们能给予宝贝的是健康的身心。一个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最重要的,而他在出生后就开始有意识慢慢的形成了的。身心的健康决定着这孩子以后生活,工作,成长中的每一步,好的身心,从孩子成长中的家庭环境而来,一个充满幸福和谐,有着欢声笑语的家庭能带给孩子幸福,愉快的感觉,这样他再有压力都能想到家给予的温暖,也能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往良好的一面去思考,更会主动的拿出自己的问题跟家人一起讨论,我们应以自己乐观向上的精神来感染孩子,让她耳熟目染。很多的时候我们会只顾着给予宝贝物质上的满足,也疏略了宝贝身心上的需要,宝宝还小的时候可能只是需要你一个抱抱,来满足她身心的需要,一句简单的话语来抚慰她心灵上的小创伤。在得不到及时的抚慰宝贝可能都会在心理上留下阴影,所以,请多在意宝贝的心理上需要,而不是物质上的满足吧。
2,培养宝贝独立自主的个性。现在我们的家庭中尤其以独生子女居多,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不只备受一方的宠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更甚至家里还有更老的老人,大家一起教育一个孩子,方法不同,隔代教育观念的不同,让很多宝贝都养成了依赖大人,没有自己想法,主见的孩子。我家琳现在23个月了,很多方面我们很早就要求她自己来完成,即使她还小,做得不清楚,我们也要她自己来,所以现在她洗手自己会开水龙头,会自己抹香皂,上厕所会自己开灯,关灯,会自己乖乖坐好吃饭,会进门之前自己脱鞋子,会自己收拾好玩具放到柜子里摆整齐,有时候这点做得比我这妈妈来得要好,琳爷爷常在那说:“宝贝很爱自己动手,不喜欢别人帮忙。”这就是宝贝养成独立习惯的开始,也是一个很好的过程,什么事情她都愿意自己去做,我们也乐意鼓励她去完成,虽然奶奶有时候还是不习惯,怕孩子自己吃不饱,怕她自己喝水会烫到,怕她自己搬椅子搬不动砸到脚了,这些我们也在担心,但是这都是她必须成长的一部分,你不能一直帮她包办着,所以,养成独立的习惯,个性从家长放手开始。
3,好的未来靠宝贝自己去创造。我们在宝贝还小的时候就开始给她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机会,交友,学习,绘画,各种各样都有,但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想我们再给予再多,也买不到她想要的快乐,童真。跟朋友们都在说:“宝贝一幼儿园,她的童年感觉就已经过了。”是呀,一上学,宝贝要面对很多的压力,即使你父母也想宝贝轻松快乐一点学习,但相信做不到,幼儿园里,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上幼儿园,就准备在考大学的课程了。”感觉孩子的压力比我们大人大很多,尤其现在跟学习一挂钩,很多的时候孩子变坏变皮,学习没信心,都是由父母的教育给逼出来的。我也不能说以后琳宝贝会怎么样,但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让她做她喜欢的事情,学习她所乐意接受的东西,我们只是在边上作为指导,让她往正确的路上前进,鼓励她,多去学习,多去探索,确定自己的目标,朝着那方向一点点学习,一点点进步。学习是一重点,但不是死读书,好的身心比读多少的书都重要。确定一个自己的目标,相信她做什么事情多会有前进的动力。
4,给宝宝一颗分清是非对错的心。宝贝的启蒙老师是我们,言传身教是我们的责任,宝贝慢慢长大,她接受的知识,了解的知识面广了,当然这中间宝贝也学会了察言观色,你要让宝贝学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能做,什么事情就是不能做,即使他耍赖,哭闹也是无济于事的,相信你不让着宝贝,他一两次就会觉得没意思,也就不会再去做了,但是,相反你让着宝贝,不舍得他受一丁点的伤害,你这不仅是害了孩子,这对于我们来说,教育也是失败的。给宝贝一个好的教育,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全家的事情,好的环境才能养成宝贝好的习惯,好的性格,让宝贝学会去分辨,哪些是自己能做,可以自己做的,哪些是怎么都不能做,也是错的事情,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难,但相信,只有坚持用心教育的妈妈,宝贝一定是最棒的。
我们不是圣人,更不是神,没办法预知未来,也没办法为他们安排好未来,有的,我们只是能给他们提供条件,让他们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也不可能把我们的期望,把我们的梦想转移到宝贝身上,他们应该有他们自己的成长目标,自己生存的意义价值观。所以,请放开孩子,即使他现在是在玩泥巴,你也不能否定他未来不是一个大雕塑家呀。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