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怎么用简单的方式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
(2017-01-27 12:49:42)
标签:
转载 |
作者:上市公司财报分析
一、什么是分析?
二、财务报表那么多数据,我们怎么对一家公司进行简单分析?
1、盈利能力
上市公司三季度财报怎么看?
很多人买股票,但很少人看财报。大多原因是看不懂,不知道怎么才是好,怎么才是不好? 也有很多人看财报数据,就看一个每股收益,每股收益三毛五毛的,就认为不错,我妈就是这样。其实这里的偏差很多,结果导致买入后股票赚不到钱,于是就说财务报表没有用。在这里,我把常见的一些问题跟大家说一说,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关于每股收益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人炒股看每股收益。一般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披露的都是年初到当前季度的每股收益,如到三季度末时,每股收益指的是1-9月份9个月的每股收益,这样提供的每股收益不足一年,以此作为参考,肯定不会准确。
有一些行情软件或网站,虽然也提供全年的每股收益,但算法上,却采用平均法,如用1-9月份的每股收益除以3再乘以4,算出来一个虚拟的每股收益来供大家参考。这都是不严谨的。
我们知道,上市公司归属股东的净利润通常包含两个部,一部分是正常的经营产生的净利润,我称之为做生意赚的钱,另一部分是如出售资产、政府补贴一类的非经常性收益,我称之为开餐厅的拣到客人钱包赚的钱,这不会是每天都会发生的。而上市公司披露的每股收益是不加以区分的,因此,如果非经常损益很大的话,这个每股收益的水分就很大,用以计算股票的估值就会很不准确。如兰生股份:
兰生股份的利润,基本上来自于出售资产的收益,一次性实现了收益,未来没有这块资产了,当然也就没有收益了。由此产生的每股收益就会让投资者产生判断错误,因为这部分收益不可持续,一般专业投资者对这部分收益仅给出1倍的市盈率,如果你给20倍作为参考,怎么能赚到钱?
二、怎么计算合理价值?
对于股票,绝大多数人最拿不准的是,股票到底值多少钱?这就是股票的估值。有人用市盈率、有人用市净率,还有用市销率、市现率与DCF贴现估值法。
我采用以下的估值模型计算方法:
采用的这个模型,上市公司的股价就跟每股净资产、年化净资产收益率(ROE)及市场利率有关(决定了回本周期n),这些数据全部来自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指标。爱股说把计算出来的合理股价称之为价值线,在网站的个股空间页就可以看到。
由于价值线是基于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年化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为基础,因此,对于正常经营的企业,参考这个模型是非常有效的。不过,这个模型也有不足之处。对于由于重组借壳类公司,由于短短一两个季度业绩随新业务的注入而飙升,导致净资产收益率出现畸高,会影响到股价的估算。因此,此时不宜作为参考,或者在重组一年后再参考。在新注入业务财务数据充足之时,就更有参考价值。
通过爱股说的估值模型,我们也倒过来计算出公司当前股价回本需要的时间,如上图的闰土股份,16.34元的价格对应的回本年限是9.55年,列示于价值线的边上,如下图。
三、公司盈利表现不要看每股收益,ROE更重要
很多人已经习惯于在炒股的时候,看每股收益,自己给股票定个价买卖。不过,在中国,很多上市公司热衷于送股游戏,因此,每股收益经常在拆股后不断下降的,导致不同年份几乎没有可比性。不过,ROE却是非常有效的,无论送股多少,对上市公司来讲,每100元股东投资,一年可以产生多少收益,是怎么送红股都改变不了的,这个ROE,专业点叫净资产收益率,或者称为投资报酬率,跟我们存100元定期在银行,一年有多少利息是一回事。
所以,这个ROE或者投资回报率才应该是投资者更应该注重的地方。上图中,闰土股份一年的ROE是7.79%。
四、对于公司好不好,要学会同行比较
就如我知道小天鹅A最近几年表现不错,我不光指股价,还有公司的各项财务指标,如利润率:
把小天鹅A与同样做洗衣机的惠而浦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公司好不好,不是很清楚了吗?
五、学会看行业趋势,赚钱的概率更高
看一家公司,没有对比,有的时候我们难免失去判断标准。在股市里,有一种自上而下的选股方法。找一个正在增长的行业,然后再在行业里找优秀的公司,最后,将股价与价值线作个对比,这样的找股与投资方法,正是我们爱股说推崇的价值投资法。
这是闰土股份所在的纺织化学用品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的趋势图,在整个行业这样的一种大趋势下,我认为当前进去,想赚到钱是小概率事件,因此,不纺回避这样的行业更好。
由于结构性的问题,在一些行业下降的同时,另一些行业却在上升,比方说,饲料行业:
如果你再能把饲料行业的每家公司,再比较一下,找出绩优价廉(股价低于估值),那你炒股的赢面已经不是一点点了,所需要的,仅仅是时间。
六、如何回避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
对于不看财报的人,我听到最多的理由,是说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造假。
的确,对于财务报表造假,要识辩确实是需要一个很专业的判断。但是,其实经过研究,我们把一些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特征给找出来,并制成标签,可以在选股中加以应用。这样,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需要却找证据证明它造假,但可以凭这样的标签回避它。
当你熟悉这些上市公司造假的手段,其实你已经可以回避绝大多数造假的公司,从而免除踩雷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