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损失的痛苦是盈利喜悦的两倍半 —— 《巴菲特之道》(连

(2016-04-09 10:06:19)
标签:

转载

损失的痛苦是盈利喜悦的两倍半
—— 投资经典《巴菲特之道》(连载116)

作者:罗伯特•哈格斯特朗

译者:杨天南

公众号:杨天南财务健康谈



损失厌恶

 

在巴菲特11岁时,与姐姐合作投资买了城市优先股,在产生账面损失时,姐姐多丽丝不断抱怨她的年轻弟弟,很清楚,股价的下跌带给她心理极度的不悦。


我们不用过于苛责多丽丝,她所感受到的情绪方面的痛苦,直到今天仍然在每天折磨着数以百万计的投资者,它被称为“损失厌恶”。依我的观点,这是阻碍投资者运用巴菲特的方法,取得投资成功过的最大难关。

 

心理学状态在35年前由该领域的两个巨人首次提出,一个是我们这章中稍早提到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一个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阿莫斯·特沃斯基,两人是长期的合作者,对于决策制定理论非常有兴趣。

 

1979年,他们合作写了篇论文,题为“前景理论:风险之下的决策分析”。这篇文章之后成为著名的经济学术刊物《计量经济学》最常引用的论文。在那之前,由《游戏理论和经济行为》(1944年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的作者 —— 约翰·冯·诺伊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大力推广的“决策效用理论”是经济学中普遍被接受的学说。


决策效用理论认为每个人会根据自身的最佳利益,作为选择、制定决策的依据。例如,如果有个游戏具有65%的赢面,35%的输面,一个人根据决策效用理论就会选择参与,因为整体结果为正数。

 

决策效用理论是质朴的,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这是个完美的决策制定途径。但是,他们两位不能肯定,因为他们多年从事的是心理学研究,而不是经济学。他们花了很多职业生涯,研究人类决策的特别错误,发现人们在衡量盈利和损失时是不同的。


决策效用理论中,价值是分配到的最终资产。根据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前景理论,价值是分配给个人的获利或损失。根据效用理论,他们证明人们并不看重最终财富的数量,看重的是财富的增量部分是盈利还是损失。前景理论的最重要的发现,是意识到人们的损失厌恶心理。


 

实际上,他们用数学的方法证明了,人们对于同样数量的损失和盈利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损失所带来的痛苦是盈利带来的喜悦的两倍到两倍半。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