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苏州“十一”黄金周旅游情况综述
(2010-10-08 08:10:51)
标签:
苏州王十一黄金周旅游综述假日旅游 |
分类: 工作日记 |
针对上海世博如期而至的旅游高峰,我们专门对阳澄湖、太湖地区以及新产品旅游情况重点进行了调研,现将相关假日旅游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根据全市500多家旅游单位上报数据,经汇总测算,我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480万人次,同比增长31.2 %,实现旅游总收入41.5亿元,同比增长35.9%。全市101家旅行社共组团出游5.8万人次,同比增长38.3%,其中出境游2546人次,同比增长88.5%。
从旅游市场调查来看,借助世博效应,我市各类旅游产品全面实现大幅度普涨,团队散客携手共增,传统产品火爆,旅游新品热销,体验类休闲类康乐类产品受捧,家庭游亲朋游倡导主流,旅游品质不断提升。同时,由旅游带动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各相关行业都相继创下历史新高,饮食、会展、体育、婚庆、租车等相关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结合,有效地拉动了内需,促进了社会总体消费能力不断提升。
二、主要特点
1.假日产品供需两旺,旅游节庆热闹非凡
为把握住千载难逢的世博年国庆商机,全市组织了近30项主题节庆活动,除原有的16条世博体验之旅外,还编排了20余条民俗文化、国际风情、生态健康等特色线路和节庆旅游产品,既拓宽了游客的出游选择,串联了旅游新产品,又有效地引导了游客分流,增强了游客的新感知。为炒热节日气氛,增强节庆活动的影响力,激发游客的参与热情,节前市旅游局有计划地组织了20多家国内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连续多日集中宣传,同时赴上海国际旅游节参加花车巡游,组织旅游企业到桂林旅交会、宁波旅游节广场嘉年华活动,向当地市民发放大量世博“游”票,为假日旅游宣传造势,受到了较好的市场效果。
节日期间,众多活动白天黑夜连番上演,地方文化魅力尽显。主要节庆活动有,虎丘庙会、天平山“西域枫情”、拙政园菊花、留园艺术插花展、狮子林盆栽与插花组合展,常熟沙家浜阳澄湖大闸蟹美食节、唯亭阳澄湖大闸蟹文化节,周庄欢腾、水墨之旅,苏州乐园全国街头艺人大赛,白马涧景区中华奇人绝技表演,木渎羊肉美食节,灵岩牡丹之旅等等;夜晚的活动更是精彩纷呈,环城河水上游热潮不断,夜间游船爆满座无虚席,天幕照耀下的圆融时代广场、金鸡湖畔的水幕烟火表演、创造璀璨生活的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将欢声笑语融进了夜晚的时尚苏州;山塘街、平江路、十全街、李公堤等到处充满着喜悦的游人。10月2日,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塔勒布·勒法特游览了拙政园、苏州博物馆和平江历史街区之后,他深感“苏州的旅游发展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并认为苏州古城文化旅游产品应该作为案例向国际游客推荐。
2.传统景区持续火爆,旅游新品竞相受宠
经过不懈努力,我市推出的一系列旅游新产品逐渐得到了旅游市场认同,受到了游客的广泛关注和青睐。古城文化深度游、新城浪漫时尚游,太湖绿色生态游三大旅游品牌逐渐形成,并受到了广大游客深度认可。节日期间,全市旅游市场异常火爆,传统景区和旅游新品全面实现大幅度普涨。据统计,全市景区共接待入园游客720.1万人次,同比增长31.2%,其中园林系统96.5万人次,同比增长66.9%,宗教系统16.4万人次,同比增长24%,园区64.6万人次,同比下降5.7%,高新区43.2万人次,同比增长13.2%,吴中区119万人次,同比增长25.7%,相城区16.1万人次,同比增长49.8%,常熟64.3万人次,同比下降5.23%,张家港27.1万人次,同比增长19.4%,昆山142.7万人次,同比增长33.3%,吴江市46万人次,同比增长41.4%,太仓28.3万人次,同比增长182.4%。全市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311.1万人次,同比增长32.2%,大部分景区在上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实现了历史新高。拙政园、虎丘、留园、周庄、同里等5A级景区分别增长了73.6%、41%、64.3%、50.2%、42.6%,精品景区的市场吸引力显露无疑。
随着人们现代休闲需求的不断增强,我市生态山水休闲旅游新品作为传统旅游产品的补充,得到了市场的热捧,发展态势喜人,它们的出现既优化了我市旅游产品结构,又引导了游客的合理分流,减轻了传统景区的接待压力,缓解了古城区的巨大交通压力。石湖景区、上方山森林公园引进了大型自贡彩灯为节日助兴;高新区太湖湿地公园随着节前太湖大道高架的全线贯通而成为市民追捧热点,家庭趣味游戏大赛场面尤为火爆;太湖度假区海洋馆内豹纹鲨、蓝面仙、六月神仙等新伙伴受到了众多游客的欢迎;渔阳山上游人领略太湖风光,张开双臂享受湖风拂面;有着“桂花之乡”美誉的光福更是万里飘香,泡在了花香的海洋里;太仓金仓湖、沙溪古镇、常熟南星湖、吴江肖甸湖、昆山巴城水上公园、张家港双山岛,逐渐成为游客们的休闲新宠。对外开放还未满周年的太湖湿地公园就接待了1.8万人次,太仓金仓湖3.2万人次,巴城30.1万人次。
3.休闲度假引导时尚,太湖阳澄湖炙手可热
伴随着旅游理念普及和消费能力增强,人们对旅游消费的要求已不只是单纯的拍照留念或转战多处,而是更加注重旅游的质量,家庭结伴式的休闲度假成为出游主要目的和形式,休闲度假逐渐成为现代生活时尚。自助、家庭、体验、生态,成为游客的主选菜单。太湖和阳澄湖作为苏州休闲度假游的两大主流区,又分别凸显着不同的风味。
太湖依托着迷人的山水风光,丰富的亲水活动,在丰富的体验活动中让游客们亲身感受鱼米之乡的富足。毗邻太湖的城市,更多的表现为1-2日的自助体验、生态观光游。水风车附近的车辆一大早就挤得水泄不通,亲水木栈道上站满了游客,水面上飞驰而过的快艇或者慢悠悠的手摇船上更是生意兴隆;林屋洞景区内的采桔游,光福冲山村的采菱游,渔民生活体验游等都是特别抢手的活动项目;单车骑游在山水间,倡导着低碳、健身的旅游新理念;呈现火爆行情的还有太湖风帆游,十几条游船几乎倾巢出动还是供不应求,需要提前10天进行预约。据统计,假日七天里,太湖度假区共接待游客50.46人次。
阳澄湖依托着大闸蟹的上市,在湖风中更多享受着度假的悠闲氛围。沿着阳澄湖驱车一路向北,园区阳澄半岛,相城区“美人腿”、莲花岛,昆山巴城,沿路都是卖大闸蟹的蟹农和停车买蟹的游客。卖蟹人多,游客更多,私家车几乎停满了整个路边,除了苏州本地人,不少来自上海、南京、无锡和浙江。莲花岛上快艇纷飞,每天承载着近1万名食客们上岛吃蟹。宁静的湖面、远离城市的地理优势、以及高档位、优服务的品质保障,阳澄湖成为2-3日度假休憩的理想场所,近年来相继对外开放的费尔蒙、澜廷、东方云鼎、阳澄半岛等阳澄湖地区的高档度假酒店持续爆满,周边各类型酒店预订炙手可热,每间客房1700元的高价位也无法阻挡游客的度假热情。
4.团队散客增长强劲,旅游住宿明显偏紧
今年“十一”长假适逢上海世博会进入最后一个月,游人纷纷想赶上世博游的末班车,与往年相比,今年黄金周表现出了团队、散客共增的局面,根据101家旅行社调查结果显示,今年共接待团队15.2万人次,同比增长75.7%。从主要景区停车场的市场调查来看,团队车与自驾车相比为1:7,与去年同期的1:9相比,团队份额有所增长。自驾车辆以上海、浙江、江苏居多,苏州本地和五县市亦成为自驾主流,皖、京地区车辆其次,还可不时看到来自宁夏等较远省份的自驾车辆,主要景区周边停车位异常紧张,排队等候车位情况频频出现。前往主流景区的公交线路同样吃重,来自12345便民服务中心的数据显示,有关景区公交线路的咨询电话占到所有来电的8成,游客打的普遍感到困难。同时,汽车租赁服务开始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从同程网的租车项目部了解到,短期租车业务从9月中下旬开始火爆。随着预订量的上涨,各类车型的出租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扬,价格比平时上涨了一到两成,而其中用于合家游的商务车则最抢手。
受到世博上海订房紧张影响,今年我市客房出租情况也出现普涨。据统计,全市饭店客房出租率为72%,比1-8月份客房出租率高20多个百分点,房价上涨也阻挡不了游客出游热情。调查显示,80%以上的游客出行前,都已做好了客房预订,网络订房成为首选预订方式,其中携程占到了网络预订的八成,经济型品牌连锁酒店成为大众旅游的首选,如家快捷、锦江之星、汉庭、MOTEL168、书香门第等酒店日日爆满,不预定连续房都很困难。价格较高的高档品牌酒店也异常紧张,中茵皇冠假日酒店在国庆前一周预订率就达到90%以上,3000多元的豪华湖景套房也被预订一空。旺山环秀晓筑养生度假村、太湖宝岛花园酒店全线客满,游客只能排队等退房。
5.市民出游热情高涨,世博及本地游成首选
旅行社调查显示,以周边地区为主的短线游成为今年假日旅游的最大热门,自驾出游的市民多于往年。全市101家旅行社组织市民出游5.8万人次,同比增长38.3%。国内游中,由于世博影响,机票价格普涨,国庆长线游报价普涨20%以上,加上可以预见经典景区必定游客众多旅游质量下降,相对抑制了人们对传统长线游的热情。从青旅调查显示,传统的张家界、洛阳、西安等线路纷纷遇冷,相反,青岛、威海、大连、蓬莱等组合的4日、5日游线紧俏。同时,短线游大受追捧,市民为赶世博末班车,大多选择在国庆期间去一趟世博会,而多下来的时间则在苏州周边转悠。青旅假期8天有2.5万人次报名参加短线游,同比上升20%。在出游方式上,旅游市场的散客化趋势更加明显。自由行、自驾游等旅游方式持续升温,规模进一步增长。
出境游中,从苏州国旅、中旅和青旅等主要出境旅行社调查获悉,日本游线一枝独秀。传统的东南亚游线以往一直是市民节日出游的首选,但今年由于泰国政局动荡,菲律宾游客被劫持事件,内地游客赴香港遭遇强迫购物等,东南亚游线市场空前低落,游客纷纷转向日本,虽然国庆前出现了不愉快的中国钓鱼岛事件,但由于预订基本都是在8月底前完成,故并没有影响日本成为本次假期的热门线路。不过节后的日本游几乎停滞,相反,一直不温不火的韩国游线开始看好,欧洲线由于基本没有涨价,相对性价比较高,8月底已经客满,其中以法意瑞10天和英国7日游报名者最多,迪拜等新游线明显增加,台湾环岛游比平时略多,游客以中老年人为主。
6.假日旅游健康繁荣,综合带动效益凸现
商业街人流如潮。今年以来,圆融时代广场、久光百货、印象城、天虹百货、万达广场等众多新兴商圈已逐渐运营成熟。国庆期间,商业街上人山人海,店堂内摩肩接踵,商场门口密密麻麻,商场收银台前长龙摆尾,火爆场面空前。市贸易局统计,苏州人民商场、石路国际商场、美罗商城、苏州一百、泰华商城等五家大商场的营业收入总额达2.6亿元,同比增加25.4%。
餐饮全线飘红。 “今年十一黄金周生意来不及做”,据市区不少餐饮店营销人员介绍,这个黄金周期间气候适宜,市民家庭团聚、游客旅游、佳节结婚三股浪潮交汇,再加上上海世博带来的客源,从1日开始生意就“拔地而起”。不仅苏帮菜卖得火爆,在市民休闲度假品美食的高昂兴致中,从川菜、湘菜、农家菜,直至港式休闲甜品小吃,都成了“大热门”。随着顾客潮水般涌入,松鼠桂鱼、阳澄湖大闸蟹等苏帮当家菜纷纷创下了销售最高纪录。得月楼在这个黄金周中,安排3个厨师专门烧松鼠桂鱼,仅4日松鼠桂鱼就卖出600多条,大闸蟹卖出300多只,都创下店内最高纪录。据市餐饮商会统计,北门饭店(三香店)、清华酒楼、大鸿运酒楼、得月楼、胥城大厦等五家饭店营业收入总额达711.7万元,同比增长19.3%。
客运再创高峰。节日期间,全市客运总量预计将达370.3万人次,日均同比增长9.48%。市区公交日均客流量达到160万人次,同比上升15%,公交高峰日甚至突破200万人次。客运高峰日分别出现在9月30日、10月1日和10月7日,高峰日全市公路客运发送量达到68万人次,其中市区高峰日客运量每天为15万-16万人次。与此同时,沪宁沿线公路运输节日期间将相当繁忙,尽管7月开通了沪宁城际铁路,沪宁沿线公路客流量不降反升。而由于火车站广场综合枢纽客运站尚未投入使用,汽车北站仍在进行改建,汽车北站的组织压力也很大。面对客运高峰,全市公路日均投放客车5000辆,日均发送班次1.4万班,同时全市组织商借加班运力1800辆,加班1.2万班。火车运输量同比明显增加,苏州站发送量将达到39万人次,同比增长11.4%。苏州火车站在黄金周期间将增开10对列车,共174车次。为了方便旅客购票,还新开服务窗口73个,包括新增26个窗口的自动售票站。
7. 假日旅游井然有序,综合执法成效显著
为做好今年国庆假日旅游工作,市政府节前专门召开了假日旅游协调成员会议,落实黄金周期间的各项制度,尤其针对世博期间假日安全工作提出重点部署,保证旅游安全和信息畅通无阻。节日前,市旅游部门主动牵头或协助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了3次较大规模的联合执法检查;市容市政部门对占道经营、“黄牛”拉客进行了清理;工商部门对无证照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了立案;交通部门对“黑车”进行了查处;物价部门对景区和购物点的违规现象开具了整改意见书;地税部门当场收缴了涉嫌伪造的景区门票;劳动社保部门对旅游企业的劳动用工情况进行了逐一核对。本次黄金周市场专项综合执法检查,共出动执法车辆50余台次,执法人员160余人次,现场检查旅游团队200余批次、导游300余人,检查旅行社其及旅行社服务网点120家、饭店56家、景区(点)30个、车船公司4家、购物商店12家,没收假导游证6张,对1名违规导游作了现场处理,对一辆“黑车”作了现场处理。
节日期间,市政府王鸿声副市长亲自率领园林、文化、宗教、工商、城管、公安、旅游等市假日办成员单位领导视察了虎丘、山塘和苏州乐园等假日旅游市场。市旅游部门干部职工坚守值班岗位,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假日旅游质监网络,市旅游局24小时旅游投诉电话及“苏行网”在线投诉共计受理游客诉求事项30件,其中受理旅游投诉16件、游客求助14件;旅游投诉涉及景区9件(主要质询景区门票价格与相关优惠、讲解服务、员工态度等)、涉及旅行社5件(分别反映旅行社票务服务、接送服务、导游服务未尽周到)、涉及饭店1件(反映停车服务不周)、公交1件(反映司机态度差);旅游求助事项涉及世博游客相关优惠事宜3件、饭店预订事项3件、旅游购物退换货事宜4件、旅行社服务4件。所有诉求事项均在第一时间办结并经回访确认(有关情况见附表)。
三、几点建议
假日旅游已经运行多年,伴随着理性化出游的增强,游客对旅游城市的“吃、住、行、游、购、娱”有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所有这些产业都是城市各行各业的一部分,旅游与许多产业共荣共生,相互联动,融和发展,因此,旅游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更加需要全社会、各行业的关心与支持,游客满意率的提高取决于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今年“十一”黄金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旅游接待压力,虽说已经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但仍然存在着部分路段交通严重堵塞,停车较难,火车站黑车黑导猖獗,热点景区人流量过大,旅游资讯难以迅速、准确地传递到需要的游客手中等问题,与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的要求还有差距。在今后的旅游发展中,需要全市相关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并在以下三方面加以完善和改进。
1.进一步增强城市旅游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完善旅游产品的配套设施建设。历经22个黄金周的历炼,我市旅游公共服务系统不断完善,各部门在保障黄金周顺畅运转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日趋普及的自驾、自助游对旅游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要求远超过传统的观光游,除火车站改造和自驾车数量的猛增等客观原因外,本次黄金周市区交通主要路段、主要景区点附近在高峰时段都出现了较严重的拥堵,热点景区的停车难比以往任何黄金周都要严重和突出。因此,建议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自驾游、自助游新特点,以及这部分游客群体的新需求,牢固树立“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市、区、重点旅游区域三级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专线车、旅游换乘中心的建设,继续完善诸如交通、停车场、餐饮、标识、信息引导等旅游城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2.进一步完善旅游长效管理机制,增强相关部门之间的综合执法力度和效率。虽说我市建立了以旅委成员单位为主体的市假日旅游协调领导小组,但对假日期间的旅游市场综合执法,还是以临时性、突击性为主。现在,面临越来越多的散客自助式的旅游市场,我们更需要常态化、紧密式和主动型的综合执法机制。例如,火车站长年存在的黑车黑导问题,除了需要合法合格的旅游车和导游进驻外,更需要常态化的综合执法力量,否则,难以与高规格的火车站硬件标准相配套,更难以把苏州打造成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
3.加快推进古城文化体验区建设,积极引导市级旅游度假区持续发展。今年“十一”黄金周,古城内的平江山塘两大历史街区文化游,以及太湖阳澄湖的休闲度假游异常火爆,既表明了我市存在着巨大的文化体验、休闲度假需求,也说明了我市独具这方面的旅游资源,因此,为了科学指导我市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的旅游发展,充分发挥我市文化休闲度假资源优势,引进和打造具有苏州特色的文化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力争通过未来3-5年时间,进一步提升和强化文化体验和休闲度假两大旅游品牌,一是以古城为核心,形成平江、虎丘山塘以及桃花坞三大文化休闲体验街区;二是以国家太湖旅游度假区为龙头,形成阳澄湖(含昆山、园区和相城)、吴江东太湖、常熟沙家浜、张家港双山岛等4-5个休闲度假基地,率先在长三角、乃至全国抓抢文化体验和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新优势,为城市产业升级转型、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