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态旅游发展的粗浅思考

(2009-09-26 15:28:20)
标签:

香港

生态

旅游

分类: 粗浅思考

    赴港“生态旅游”培训后,一直在思考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等等,基于生态经济学有关理论,经济是生态的子系统,在既定的生态环境下,经济发展必定存在最佳和最大规模,关键是如何测算与控制,在此基础上,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各方权益,即体现公平性,以及生态经济的效率等。

    在规模、公平和效率三个方面,香港生态旅游有不少可借鉴之处。例如,规模控制上,利用交通手段制约游客过多进入,东坪洲仅周末才准许游船进出,岛内无任何餐饮、住宿等接待设施;公平性上,海下湾海岸公园、长洲岛、南丫岛等基本不对香港以外地区宣传,旨在更多的空间让于香港居民享用,增加当地居民的福址,并加大生态和环保理念的宣传机会和力度;效率上,更多体现社会和生态效率,体现公益效率最大化,经济效益却处于极次要地位。

    目前,国内生态旅游开发,既没有考虑生态旅游的规模,生态型景区往往追求接待游客的最大化,也没有更好地体现公平性,更多体现经营者(投资者)利益,往往忽视周边居民权益以及生态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景区开发效率往往是以牺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一是适度控制生态旅游规模;二是更多体现生态旅游发展的公平性;三是增强生态旅游的3E效率发挥。

    以上只是生态旅游的粗浅想法,为了深化内容,增强理论高度,目前正在查阅相关文献,望各位积极提供建设性意见和相关素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