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说“和谐”

(2012-10-21 07:41:44)
标签:

天台

人与人

人与自然

生态县

政府

杂谈

分类: 散文

    在一个秋日周末的清晨,我和义兄驱车去他的老家。义兄的老家在附近的一座大山里面,车子在山脚靠溪的公路上行驶,一路上,山清水秀,峰回路转,令人心旷神怡!

    这几天因为接到通知,周日市里面要来县里检查生态县的建设,所以一路上随处可见加班加点的清洁工或者村民打扫卫生的场景。车子在义兄老家的村口停下,因为明天来检查,所以村子里的道路早已是片叶无存,泥石路面上也留下了扫把拖下的痕迹。

    义兄想起附近的小山上的番薯地里的番薯还没有收割,于是我们穿过村子,来到位于盘山公路下的番薯地。站在番薯地上,整个村落尽收眼底,环视四周,群山怀抱,让我印象很深的是在村子的后面有一处悬崖,山势陡峭,听义兄说,那是白岩,我想可能是远远望去,岩石的颜色呈白色的缘故吧!悬崖的四周都被茂密的植被所覆盖,成为当地的一道风景。

    我舒展了下筋骨,在这样美丽的秋日里,站在这犹如世外桃源的地方,任一片阳光洒落下来,落在宁静的村子里,落在我这个异乡客上,偶尔有几位村民在劳作,不见喧哗,不见争吵,不禁让我想起“和谐”两字。

    在这样的环境里,让我很自然的把“和谐”理解成“自然”。但其实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和谐不等同于自然。但这之间又有割舍不掉的联系。

    现在的政府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什么是“和谐社会”,我想应该要达到三点,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二、人与政府之间的和谐。三、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那么怎么才能正确的去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呢?我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首先要做到的是一个人自身的和谐,也就是一个人的内在和外在的和谐。一个人应该是内外兼修,不能是口是心非。内心的修养和你表现出来的言行和气质应该是相符的,如果你修得内心的功力,而失去外在的言行,那么这就是不和谐的。如果一个人自身的和谐做到了,那么很容易就能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如果说自身的和谐是一个人的修炼,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是个体之间的一种交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有几个很关键的因素:互信、互助、互爱。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信是基础,只有你真诚的跟别人交往,别人才能拿出自己的诚意来跟你交往,然后产生一种互相的信任,在此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进一步来谈互助。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给予对方帮助,比如金钱上的帮助,你如果借给对方钱,对方能按时还你,那么你也就乐意去帮他,但相反,就失信。然后互助是行为上的,而互爱是精神上的,有了信任,和帮助,我们才能谈及互爱,建立互信是基础,然后互助是一种提升,互爱就产生了一种稳固的交往关系,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就很自然的产生。

    第一个,人与政府的和谐。这里要说明两个要素,人与政府,人是一个动物个体,然政府则是一个设置的机构,人是真实存在的,看得见,摸得着,而政府是虚拟设置的,看不见,摸不着。那么政府是怎么运行的,明知故问,肯定是通过人来运行,所以这里也就出现了一种人,也就是所谓的政府的人,干部和工作人员。但从本质上来讲他们也只是一个“人”而已。但在这里我们给他强加上了一个身份,就是政府人员这样的一个身份,把这一类人和定义上的“人”区分开来,也就出现了两种人,一种是政府的人,一种是非政府的人,也可以理解成干部和群众。

    那么要解决这个人与政府和谐的问题,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我们要把政府的人回归到“人”去,就可以了,就不存在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那样就回归到人与人之间的层面上来。那么如何回归呢?就是要干部放弃一些概念,和群众交流,你就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群众来交流,不要把自己当成干部!到村里去,你看看老百姓是怎么去村里的,你就怎么去。比如老百姓是骑车去的,那你就骑车去,很自然就拉近了干群的距离。你如果拿着几万一年的年薪,开着几十万的小车到村里去,那么就自然和村民产生了距离。村民会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干部搞排场,小车来小车去。二、他们一年拿个几万块,怎么买得起小车?三、开车来,肯定是过个几分钟就走,不会长留。在这里要说明一点,现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现在信息也是发达的,群众很清楚会知道乡镇或者县级干部的工资是多少一年,他们够不够买车,买房,其实在浙江,几万一年的年薪也比群众好不到哪里去,但干部总要把自己给区分开来,茶余饭后,也老是要谈,什么时候单位组织旅游啊!发福利啊!涨工资啊!什么的!那村民肯定没有这些福利,所以就拉开了距离!有时候村民坐一旁听听,觉得还是拍拍屁股走人吧!

    所以这社会就出现了“表哥”“80万年薪主任”的事情来,人们在惊讶的同时也不会再去惊讶,觉得很正常,这样的社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可以理解,“表哥”起码是厅级干部,你去看看乡长书记,镇长书记是什么排场。那些镇长书记还有谁在挤公车呢?我想偶尔挤几次就不要去说了吧,起码很多镇长书记好几年已经没有挤过公车了。镇长书记多小的一个“官”,但不可能会一个人出现在田头跟你聊天的,这样的概率,比中彩票还低!

    人与政府的和谐,其实只能是单向的选择,就是政府的人要去回归真正的一个“人”字,要回归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中去!而不是全心全意为腰包和职务去奋斗!

    再说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其实并不是同等,人是自然的一份子。所以我们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我们就必须要遵守自然的规律,自然有自然的规律,而不是政府用法律去控制自然,如果那样的话,会打错特错,自然也不会受“法律”的束缚!对于自然,我们没有必要刻意去改变什么!自然就是自然,最原始的状态,最初的状态恰恰是最好的,这里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把野兔都保护起来,那么虎豹就要饿死,但你的出发点不是想饿死虎豹,而是想保护野兔,但这里就恰恰忘了一个生物链的问题。你把野兔保护起来,老虎的食物链就断掉了,这样自然能和谐么!只有我们科学的去保护自然的生态,那么自然才会真正的和谐!

    这又让我想起来时的路上,为了迎接生态县的检查,大家都在搞卫生。这仿佛没有错,但明天来检查了,今天做,听说明天全县乡镇都要上班,我想这有必要么?这样的状态是最原始,最自然的状态么!检查者来检查什么呢?

    生态县,这么大的一个话题,我们天台符合条件了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了么?在生态的一个话题面前,天台走在了人类的前面,我想这有点夸张了,想想就脸红,我们还是从自身做起,政府也要放下架子,大自然也会敞开他的双臂迎接一个走丢了多年的小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