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精灵:管阳雁溪
标签:
雁溪管阳溪头冰臼福鼎 |
分类: 骑游 |
溪头水库连拱坝,位于福建省福鼎市管阳镇溪头村。
秋雨连绵的上星期过去了,11月2日突然秋高气爽,早上9点我出发骑行管阳镇雁溪。
雁溪的第四世纪古冰川遗迹位于福建省福鼎市管阳镇溪头村境内。之所以有这次行程是因为最近看到一条新闻“福鼎市管阳溪跨流域引水工程项目建议书近日获得省发改委的批复……估算总投资68000万元,由一级引水工程、二级引水工程和供水工程三部分组成,其中一级引水工程的溪头水库正常蓄水位463.8米,总库容1518万立方米;二级引水工程和供水工程的金湖水库正常蓄水位86米,总库容114万立方米;过溪水库正常蓄水位86米,总库容151万立方米。”引水工程如果建成,雁溪的第四世纪古冰川遗迹将淹没在水库底……我决定抓紧这难得的雨后晴天骑行雁溪,说不定还可以看到溪头水库连拱坝漫坝过水的瀑布呢!
今天的骑行路线:福建省福鼎市区---104国道---管阳镇---西昆村---元潭村---后溪村---溪头水库---塘后塆---乾头村---管沈线---管阳镇---福鼎市区,全程80公里。
一出临海的福鼎市区就是连绵20公里的104国道上坡路,坡顶是海拔近600米的管阳镇……
管阳镇前,海拔611米的金溪隧道。
10点半到达管阳镇,吃了碗当地名小吃“西阳肉片”做点心,然后,出管阳镇拐入乡间公路,山道弯弯,沿途竹海、茶园、松林、庙宇遍布,风景比起国道好多了……
11点15分到达孔氏后裔聚居的古村“西昆村”。西昆全村2000余人口中,孔姓后裔达860余人,其余为张、陈等26姓,因此该村有“江南孔裔第一村”之称。
村中的孔氏家庙。
孔氏家庙门前立有三付旗杆石,是有功名族人立的,旗杆石上刻有立杆人姓名,其中一付旗杆石上刻的是“拔贡孔昭淦立”。拔贡:科举制度中由地方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清朝制度,初定六年一次,乾隆中改为逢酉一选,也就是十二年考一次,优选者以小京官用,次选以教谕用。每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名,由各省学政从生员中考选,保送入京,作为拔贡。经过朝考合格,可以充任京官、知县或教职。
陶氏宗祠后有一棵树龄600多年的古红豆杉树,张牙舞爪的树枝十分虬劲夸张,据说是前几年被雷击枯死了。
土楼风情……
11点半,骑到雁溪的元潭水畔,古树、深潭,景色优美……
出元潭村后,沿雁溪边的乡间公路骑往今天的目的地---溪头水库,然后从水库那开始顺溪而下游览雁溪河谷……
雁溪系赛江的源头,全长30多公里,其中风景游览段就在溪头村境内,约3.5公里。雁溪流域溪水呈“S”(太极)型向西“倒流”(一般情况下溪江河都向东流)。据专家介绍,目前为止在福建省内就看到两条这样的溪流。
沿溪边边骑边找进入雁溪河谷的小路,在地图上看应该是条土路,但一直到爬坡进入山中,也没发现土路的路口,再骑一段,越发深入山中,远离了河岸,我觉得有点不对,公路方向离溪边太远了,赶紧打开谷歌卫星地图看,发现错过了最可能有路口的地方(因为卫星地图也看不出土路的路口,但可以看出河边有一条土路的痕迹),赶紧回头。
回到自己认为最可能有路口的地方,发现只有这个路边茶园间的小路最可能。
果然,茶园小路往溪边走一小段,就进入了溪边的竹林小道……
土路小道很湿滑……
部分小路是起伏的石头古道……
溪头水库风光……
长满青苔的小道……
充满秋意的落叶小道……
快到溪头水库时,有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后溪自然村,溪边小道终止于村外的茶园里。我在卫星地图的茶园边判断有条小路,结果果然在这片竹林里找到了小路……
12点15分,穿过竹林,进入另一片茶园。
结果,这片茶园的尽头没路了,我判断有路的地方是一片灌木松林,非常茂密,很难穿越……
我在这片三层梯田的茶园里的每一层都试图找到路,结果都失败了,虽然从地图上看,茶园到雁溪上的溪头水库水坝只有1百米左右的直线距离……就在我无计可施,决定将车子留在茶园里,准备以“无招胜有招”,暴力穿越丛林去水坝时,忽然发现附近森林上空的输电线路,哈哈,这下应该有路了,供电公司树电线杆时总要开路吧……
于是,我空手爬上茶园边的灌木林中,穿过一小段丛林,到达电线杆位置,再从电线杆位置找到通到茶园里的小路,茶园里的路口很隐蔽,在茶园的半中间,路过也看不出来。然后,我将车子从小路推到电线杆下……
连到电线杆那的土路路况很差,近期雨水多,塌方很厉害,现在虽不能通车,但疏通后可以通小型车……我很开心地从这条土路越野到山下的溪边茶园,以为马上就到水坝那了,结果发现那茶园是我刚走过的后溪村外溪边小路尽头的那个茶园……我方向走反了,白走了一圈……
我又把车推回到电线杆那,往另一个方向找路,发现没路,那路就是为了树那一根电线杆修的,没法子,只能暴力拆解了,于是,我放下车子,一头冲进密密的灌木丛林里,往直线距离百米外的溪边水坝方向艰难穿越,在林中缝隙间曲折前进,不久居然穿越进一条水边的竹林小道里,原来溪边小路尽头的下一层茶园边还有另一条竹林小道通往水坝,但卫星地图上看不出一点痕迹……要是早知道这条路,我何至于如此艰难……
穿越出丛林,终于到达溪头水库的造型优美的五曲连拱坝……
水库大坝乃是省内罕见的U形连拱坝,当水位漫过堤坝而下时,犹如珠帘……
我脱下不便徒步的锁鞋,光着脚丫从连拱坝顶淌水而过,冰凉刺骨……再从坝上顺阶而下,在坝前岩石区跳过小河沟,在各个岩石群上辗转腾挪,从各个角度欣赏大水漫坝的溪头水库连拱坝的美丽风姿……
靠左岸的溪水激流奔腾……
岩石区的岩石由于溪流冲刷,明显地分为两排,溪水在这两排岩石群里宛转曲折,出了岩石群后,才是一江春水向西流……
我将从岩石群淌水到溪流右岸,然后在右岸的岩石河滩上顺溪而下游览雁溪峡谷……
不同于左岸溪流的激流奔腾,靠右岸的溪流则分成几个小瀑布,显得小家碧玉般的秀美温柔……
溪头水库连拱坝全貌……
光着脚丫在溪滩上的岩石群中小心翼翼地跳、攀、爬、跃、行,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疼!
一路的溪流小瀑及野花闲草美美地,很养眼……
雁溪河滩上的第四世纪古冰川遗迹,连珠串似的冰臼群。雁溪有多处集中的冰臼群,其中最多的一处有66个。大的冰臼直径3米左右,深1~3米不等,小的有碗口大,形状以椭圆形、圆形居多。
在河滩上发现一个华东勘测设计院设立的“控制点”地理标志。
离水坝半公里左右的雁溪瀑布,水量充沛,气势磅礴……
要走到雁溪瀑布边上,要从右边那一块横跨溪涧的窄窄的木板上走过去……
到瀑布边看瀑布,更是气势非凡……
瀑布下的小天池一般的“雷公潭”,雷公潭前应该还是瀑布,但我这时口很渴、脚有点痛,看一下时间也不早了,最大的瀑布也看了,今天的收获也够大了,虽然因为探路耽误了很多时间,没法子游览完雁溪峡谷全程,但也没什么遗憾的,留点给下次再来雁溪做念想吧……
在回到电线杆那拿车和回到连拱坝的行程中,我方向感差到找错两次回去的路线,于是,又两次穿越了丛林,只是为了走在同一条路上
……推车到连拱坝边后,再次脱鞋推车穿过整个连拱坝,溪水冰冷刺骨,坝顶稍有点滑……
来时从元潭村的右岸溪边归来,回程从溪头村这个方向的左岸小路回去。
下午3点半,终于走出了溪边小路,回归到大路边。我本来预计最多1点半到2点就能结束的雁溪之行耽误了太多时间,后面计划的行程只好取消,直接打道回府了……
踏着夕阳归去……秋日的夕阳好美!
雁溪峡谷是个很适合徒步的地方,溯溪而上,静默的石头,流动的水,刚柔相济,动静相生。无登高山峻岭之艰辛,却有亲近山水之乐趣。我这次行程虽然波折不断,又没带徒步的鞋子,导致没能尽兴地游览整条雁溪峡谷,但犹如水之精灵般的雁溪之水还是给了我很大的惊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