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溪底村、南往村闲逛记

(2013-09-20 15:09:12)
标签:

溪底

南往

福鼎

骑行

旅游

分类: 骑游

http://s13/mw690/6255ee31gx6CMPyylZyec&690

 

桐山溪边水质监测站,福建省福鼎市城北郊外水北溪。

 

近段时间以来,我傍晚骑车常常选择城北郊外水北溪上游溪底村一带,因为顺溪边骑行风景很好,路很平并且离城不远只有15公里不到,来回大约30公里,一个半小时就够了。同时,如果平路不过瘾,还可以再爬3.8公里的排头坡,坡不长,但坡度不小,锻炼起来有强度,溪底村加排头坡,2个小时也够了。总之,溪底排头一带是很适合骑车的地方,每天清晨和傍晚都有很多车友在这一带锻炼。因为溪底村风景不错,我从去年以来,一直想拍一篇溪底村的游记,但因为太常去了,每次都觉得随便什么时候拍都可以,不急,下次再拍吧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就这样一直拖着……

2013年8月26日下午4点左右,我和车友中新、闲逛相约骑行溪底村,闲逛提议骑到溪底村后不要像以前一样原路返回,而是继续向前,上山往闽浙边界那一带的仓边村骑去,我说我不知道路,由他带路好了!结果没想到他这一带路,带出了一条好风景的烂路,我非常喜欢!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5EN00SIGG.gif因为很喜欢这条路线,后来的一段时间,我又和闲逛再次骑行了这条路线一次,自己单人也骑了好几次!现在把几次骑行拍的照片合在一起发了吧……

骑行路线:福建省福鼎市区---水北溪---透埕村---溪底村---下东云村---上东云村---南往村---谢坑村---仓边村---库口村---何坑村---透埕村---水北溪---福鼎市区,全程约50公里。

 

从城里出发,顺北南流向穿城而过的福鼎市的母亲河---桐山溪上游出城,沿溪边往北骑行约7公里,到达叠石镇透埕村,桐山溪在这分出一条支流小溪,在溪上我看见有人在石头间好像摸来摸去,我停下车,问她们是不是在摸河里的螺蛳,她们说是的。看她们手里提的袋子,好像还摸了不少,看样子这条溪流的生态很不错,我常在这里看见成群的小白鹭……


http://s8/mw690/6255ee31gx6CMPyTHjV87&690

http://s6/mw690/6255ee31gx6CMPzbBqZ95&690

 

从透埕村骑行约2公里,进入溪底村。


http://s9/mw690/6255ee31gx6CMPzvza8d8&690

 

溪底村是个安静的小村,要说对村民打扰最多的,我觉得应该就是我们这些骑行者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因为喜欢这个静谧小村,每天一般都有几十个车友在村里骑进骑出的……


http://s1/mw690/6255ee31gx6CMPzJSJG50&690

 

溪底村是个典型的山区古村落,但随着社会发展,村里所剩的古民居已不多了……


http://s6/mw690/6255ee31gx6CMPzYkAZ35&690

 

溪边的基督教堂。在闽浙交界沿海一带信仰基督教的很多,许多村庄最漂亮的建筑就是教堂……


http://s11/mw690/6255ee31gx6CMPAeQlA7a&690

 

溪底村的水利条件很好,山上都有山泉小溪流出,山坡上种满了喜水作物“山前芋”和水稻。据史料记载,福鼎芋在福鼎市栽培已有近300年的历史。福鼎芋属天南星科魁芋类,又名福鼎槟榔芋,八十年代香港市民把福鼎槟榔芋称为“福鼎芋”,并沿用至今,以区别于其他槟榔芋。福鼎芋种植以山前最早,品质最佳,故当地有“山前芋”之称。现在其形体大大超过原种,芋身呈长椭圆形,长约40厘米,直径约15厘米,重约1.5至2.5公斤,最大的可达9公斤,其味香酥可口。1985年经贸部将其命名为“福鼎芋”并授予荣誉证书。

 

http://s13/mw690/6255ee31gx6CMPAsGfy6c&690

 

溪底村全村分布在一条3公里狭长的山谷的溪流两岸,沿溪骑行,既有水乡的淡雅,又有山区的雄浑,是个很有韵味的小村庄……


http://s7/mw690/6255ee31gx6CMPAQjAy66&690

http://s2/mw690/6255ee31gx6CMPB8i8p01&690

 

3公里的溪流上有几道拦水堰坝,其中的2道堰坝上建有矴步桥,这是位于村中间的头一座矴步桥,已大部被洪水冲毁了……


http://s5/mw690/6255ee31gx6CMPBqdZq34&690

 

村尾的这座矴步桥保存完好,仍能正常通行!古代人为了步涉溪涧小河,用大小砾石或较整齐的条石在水中筑起一个接一个石磴,形成一座堤梁式的石桥,现代人称它为“矴步桥”、“过水梁”、“过水明桥”。溪底村尾的这座矴步桥为双层式堤梁式桥,高的供肩挑的人行走,低的供一般行人通过。闽浙交界地区沟谷纵横,溪流交错,过溪涉水,多靠矴步。矴步是桥梁的原始雏形,一年四季除洪水多发季节外,矴步都可畅行无阻,且就地取材,经济实用。初时的矴步,石齿采用自然石块,齿形不齐,后来采用加工的石块砌筑,整齐美观。石齿一般砌入人造的石滩上,也有少数于平坦裸露的岩层上凿孔,嵌入孔槽。


http://s10/mw690/6255ee31gx6CMPBJH7z09&690

http://s4/mw690/6255ee31gx6CMPC1ogb43&690

http://s13/mw690/6255ee31gx6CMPCkq4Iec&690

 

村尾两溪交汇处的老石拱桥,左边桥两头各有一棵几百年树龄的参天老樟树,很可能是村里的风水树,乡下村头或村尾常有这样的古树。


http://s16/mw690/6255ee31gx6CMPCEzNB4f&690

 

因为从桥上再往前就开始爬山了,而且很快路就变成破碎柏油路,所以我们平时都是骑到这里,在桥上休息一会儿,然后打道回府……


http://s14/mw690/6255ee31gx6CMPCVdkV7d&690

 

古树、老桥,夕阳余晖下,一位老人家安静地坐在桥栏杆上,看着这幅岁月沉淀下的画面,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http://s12/mw690/6255ee31gx6CMPDighJ0b&690

 

桥头边的石屋,溪里蛮石垒就,也是这一带古屋的特色,就地取材。


http://s10/mw690/6255ee31gx6CMPDAflT79&690

 

从石拱桥那开始爬山,骑行300米左右,进入破碎坑洼的老柏油路,坡度很陡,路旁的山谷渐渐变成悬崖深谷,我很喜欢这样的风景:顺山势渐行渐上,风景也渐行渐美……


http://s4/mw690/6255ee31gx6CMPDRFyr63&690

 

去年的黄栀子价钱很好,今年很多农民都在山坡上开荒种植栀子花,明年观赏栀子花的地方又增加了好多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5EN00SIGG.gif


http://s5/mw690/6255ee31gx6CMPEaL3K74&690

 

无意中发现深谷中有一座拱桥,那里并没有正规的公路,不知为什么会修一座这么正规的拱桥,以后一定要找个时间下去看看……


http://s12/mw690/6255ee31gx6CMPG81zt9b&690

http://s1/mw690/6255ee31gx6CMPGqPQY10&690

 

远方山头上的建筑是浙江泰顺县新58省道边的厂房,今天的骑行有一大段都是在贴着闽浙两省边界的福建这一侧骑行的。


http://s15/mw690/6255ee31gx6CMPGEZwWee&690

 

虽然山谷间的风景很险峻美丽,但陡峭弯曲的柏油路骑行要很小心,路上布满了碎石头,随时可能打滑……


http://s2/mw690/6255ee31gx6CMPGXI0V51&690

http://s7/mw690/6255ee31gx6CMPHfd8G26&690

 

骑行2公里左右,到了闽浙交界的“(福)鼎泰(顺)平安桥”,桥前是下东云村,桥头的这座双坡顶屋是座小庙,过了桥头往右拐是新修的水泥路,通往浙江省泰顺县的新58省道(这条路我骑过。);过了桥头往左拐,继续顺破碎的柏油路上山,通往福建省福鼎市叠石乡南往村(这条路我没骑过),也是我要探索的新路,闲逛他也只知道这条路通往叠石乡苍边村,并不知道路况和沿途村落的情况,我们以前都只骑到这座鼎泰平安桥,然后就右拐骑行2公里上了泰顺新58省道,然后从分水关回城或沿新58省道前往泰顺县其他乡镇……


http://s9/mw690/6255ee31gx6CMPHtvVSe8&690

 

桥下的小瀑布。


http://s1/mw690/6255ee31gx6CMPHKepa30&690

 

桥头小庙,没有挂牌子,不知是什么庙?我决定走进去看看……


http://s12/mw690/6255ee31gx6CMPI1nsLab&690

 

三个大神、二个侍从,不像福禄寿星、也不像三官大帝……有谁认得的,可以告诉我么?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06EN00SIGG.gif


http://s2/mw690/6255ee31gx6CMPIdYrLa1&690

 

离开下东云村的鼎泰平安桥,继续我的烂路上山之旅……


http://s11/mw690/6255ee31gx6CMPIuiLw3a&690

 

山间不时可见单独的古民居,基本仅有老人家居住了……


http://s6/mw690/6255ee31gx6CMPIK5g1e5&690

http://s7/mw690/6255ee31gx6CMPIZdNsa6&690

http://s4/mw690/6255ee31gx6CMPJgsgj53&690

 

一路向上,坡陡路烂,越是向上,路越是破烂,有些路段柏油已经完全没有了,裸露出了基础的乱石地面,全程都得时刻保持注意力,车子随时可能打滑歪倒……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06EN00SIGG.gif


http://s2/mw690/6255ee31gx6CMPJv66d11&690

http://s6/mw690/6255ee31gx6CMPJLmw515&690

http://s14/mw690/6255ee31gx6CMPK0fIp7d&690

 

越是接近顶峰,风景越是险美,云层几乎与山头齐平,令人心旷神怡,驻足欣赏,久久不愿离去……


http://s8/mw690/6255ee31gx6CMPKd3lJ67&690

http://s9/mw690/6255ee31gx6CMPKtNG088&690

 

从鼎泰平安桥那开始,骑行2公里左右,到了柏油烂路和南往村新水泥路的交会路口,此处海拔400米左右,在这个路口右拐向上1公里左右就是泰顺县的新58省道,左拐向下400米就是福鼎市叠石乡的南往村。


http://s7/mw690/6255ee31gx6CMPKM4oC06&690

 

在路口鸟瞰群山……我这几次骑行南往村这条路线,不管出发时天气有多么晴朗,但到了南往村这个高山上的村庄时,总是云层很厚,天气阴沉,每次想拍蓝天白云下的群峰都没成功过,也许跟南往村的地势有关?


http://s7/mw690/6255ee31gx6CMPKUj8a06&690

 

经过一个S大弯的竹林路,就进入了位于山间小盆地的南往村。


http://s1/mw690/6255ee31gx6CMPMFFUka0&690

 

南往村近年来利用自己地处高山,土地无污染的优势,大力发展公司加农户形式的山前芋种植,全村民居都被芋田包围着,村外则被竹海环绕着,生态良好,环境优美……


http://s14/mw690/6255ee31gx6CMPMXa0t0d&690

 

虽然村里的主要民居已是砖房,但南往村也是个古村落,这是村尾古道边的古井,古道原来是古代连接闽浙两省的交通要道,看来这里也很适合徒步的驴友们在古道上寻幽访古的……


http://s9/mw690/6255ee31gx6CMPNhQN2d8&690

http://s2/mw690/6255ee31gx6CMPNyYutf1&690

 

村中散落着几座古民居。


http://s11/mw690/6255ee31gx6CMPNRw9Ada&690

http://s13/mw690/6255ee31gx6CMPOaT4E6c&690

http://s5/mw690/6255ee31gx6CMPOqwJe64&690

 

村中的民居基本分布在穿村而过的小溪畔……


http://s9/mw690/6255ee31gx6CMPOJiWcb8&690

 

挂满藤蔓的古桥,以乱石砌就。


http://s15/mw690/6255ee31gx6CMPP3hcqfe&690

 

溪中放养的番鸭,正在啄食着岸壁的野草,绿色无公害啊……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5EN00SIGG.gif


http://s2/mw690/6255ee31gx6CMPPlzLH41&690

 

村头的老石拱桥。


http://s3/mw690/6255ee31gx6CMPPAuwq02&690

 

石拱桥头的古民居尽心尽职的守门猫!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http://s12/mw690/6255ee31gx6CMPPQpR16b&690

 

出村后依旧是那条旧柏油路。


http://s1/mw690/6255ee31gx6CMPQ9eak50&690

 

出村后,依旧在峡谷间骑行……


http://s15/mw690/6255ee31gx6CMPQpzfE6e&690

 

离南往村1公里多的谢坑村,碎柏油路在此结束,以后的路线又都是路况良好的水泥路了!


http://s13/mw690/6255ee31gx6CMPQFFmc9c&690

 

谢坑村中漫山遍野的山前芋……


http://s1/mw690/6255ee31gx6CMPQUzJKc0&690

http://s2/mw690/6255ee31gx6CMPR8JFf61&690

 

在谢坑村外山顶欣赏谢坑村风光……


http://s9/mw690/6255ee31gx6CMPRoqWAc8&690

http://s9/mw690/6255ee31gx6CMPRv4nKc8&690

 

从谢坑村山顶一直到库口村,有约7.5公里的下坡路,一路顺山势盘旋而下,特别是从仓边村开始的路段,顺着悬崖上的公路一路向下,风景优美,感觉刺激!

 

仓边村山间风景……


http://s2/mw690/6255ee31gx6CMPRJtG931&690

 

山下的库口村。


http://s7/mw690/6255ee31gx6CMPUWL8G26&690

到了山下的库口村后,顺溪边的平路骑行15公里回城,结束了愉快刺激的50公里古村烂路骑行之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