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蒲村骑游记
标签:
仙蒲福鼎磻溪骑行旅游 |
仙蒲村,溪边古道。
3月9日野盟徒步的驴友们露营仙蒲村,当天鸵鸟也骑到仙蒲,和他们偶遇了,说起仙蒲都说风景很好!所以,在晚上和鸵鸟讨论第二天的骑行路线时,我就说再去仙蒲吧,我上次去时下雨了,没好好看看仙蒲村。鸵鸟是个骑行的真正爱好者,有的骑就行了,别说是连续两天骑仙蒲,哪怕叫他一个礼拜都骑仙蒲,他也会甘之若饴的!
于是和鸵鸟约好3月10日早7点出发去仙蒲,西山老爷车听说后也说一起去!
骑行路线是:福鼎市区----点头镇江美村---白琳镇---磻溪镇----桑海村---仙蒲村---原路返回,全部行程约110公里。
选择走江美村而不是经973县道从点头镇里过,是因为江美村沿岸空气清新,早上轻微的雾气会使得海湾景色迷蒙,如梦似幻!
点头海堤。
过了点头海堤,骑行路线就从海边转向了内陆山区,一路都是顺山势溪谷地形密布的茶园竹山,眼中绿意无限!
晒制白茶。白茶大概是普天下工艺最简单的茶品种了,经过简单的晒制就能成品了,应该可称为最原汁原味、最原生态的茶叶了!
茶芽。
春天骑行在山里,可顺便欣赏一下路旁的花树和潺潺流水。
过了湖林村后就进入了桑园水库库区,库区周边是竹海环绕,公路修在库边的山崖上,风景险美!
崖上公路顺山形而建,宛转曲折,转弯处弧线优美。
桑海村,鸵鸟与鸡们开心地合影!
桑海村的这些鸡毛色光亮,全部都是散养的,绿色无公害,是骑行腐败的最佳目标啊!
建议下次骑行到鸳鸯头草场时,必须在这里吃鸡补充完体力再爬桑海村到鸳鸯头草场的26公里长坡!
桑海村外不远处路边一棵巨大的古枫树!
古枫树的躯干虽已经蛀成中空了,但依旧是虬枝张扬,生机无限!
春天刚长出的嫩红的枫叶。
50米外还有另一棵古枫树。
回来后,有个驴友告诉我:这地方原先就叫枫树岔。可见这两株树历史有多悠久了,村子因树而得名是很少见的。
桑园水库库区景色。
在白琳镇时接到石斑鱼的电话:他们准备从城里出发追上我们。到桑海村外,他们终于追上了慢悠悠休闲骑的我们!
从桑海村到仙蒲村的11公里的乡村公路是这一路最险峻,风景也是最优美的崖上公路!
在离桑海村2.5公里处的峡谷底有个“U”型弯,两山夹峙,从谷底小桥直接转180度过来就到了对面山。
今年春季虽是春雨绵绵,但都是小雨为主,水量并不大,所以现在库区水位比较浅。
离桑海村外5公里左右开始就离开桑园水库库区,进入了仙蒲村前5公里长的深山大峡谷。
仙蒲村外竹林下溪流中的碇步桥。
仙蒲村口竹影婆娑!
深山中静谧的仙蒲村。
仙蒲村位于福建省福鼎市西南部,与霞浦、柘荣两县交界,古为长溪、福宁十三都地,现隶属磻溪镇,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仙蒲村落相对集中,村中有开阔的平地,一条溪流称为仙蒲溪,从西向东缓缓穿村而过,把村庄分为两半,古民居大都临水而建。两岸石桥、碇步把民居联结起来,成一个整体。岸边绿柳依依,四山篁竹翠林覆盖,使整个古村落显得宁静而幽远。
仙蒲溪中放养着许多各色鲤鱼,与鸭鹅和平共处,让仙蒲溪充满了生气!
村中碇步。
仙蒲溪两岸分布着多座古民居。
我们顺溪边古石道开始参观古民居。
小季,著名吃货,骑着车都不忘啃个馒头,真是艺高人胆大!
多座古民居外观。
古代有功名的人家门前都立着旗杆石。
古民居四合院的宽大庭院,仙蒲村的这些庭院不像以前我见过的古民居那样大多数都被改造成水泥地面,还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大块石头地面。
古民居厅堂。
仙蒲村全村姓林,林氏古民居保留有十几方清代以来的牌匾,弥足珍贵!这是清朝道光三十年福鼎县令给林氏族人七十大寿题写的匾额。
好山好水使仙蒲村成为远近闻名的长寿村,这位八十几岁的老人家皮肤还是如此光滑,可谓罕见!
蓑衣。
舂米的石臼。
古民居的木雕是古民居最为精彩之处,梁、窗架、雀替雕刻精美的图案,种类繁多,如瑞兽有鹿、麒麟、狮、蝙蝠等;花卉有菊、牡丹等;装饰物如瓷瓶、柱镜等,精雕细镂,栩栩如生,代表特定历史时期的木雕手工技艺。
多座同一家族的古民居联排建设,各个庭院以这种走廊相连成既互为独立又互为相通的连体古民居。
悬鱼。
下午1点左右,我们快乐地踏上了归程。
在村外遇到了一路匆匆赶来的楚楚,在磻溪又遇到了兔子和老牛!于是早上出发三人行的骑行变为了最后的八人行!
下午5点回到城里,全天行程110几公里,轻松休闲一路赏景的好路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