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古屋群“顺溪大屋”(九):陈有相大屋

标签:
陈有相大屋顺溪古民居骑行 |
http://s14/middle/6255ee31gc994e6332e4d&690
顺溪镇外溪北村之溪边游廊道,直通镇外溪谷间的风景区。
顺溪古民居中的陈有相大屋、陈迢岩大屋不在顺溪老镇里,它们位于老镇东口沿溪边行进一公里的溪北村的溪边。这两座大屋与其他顺溪大屋坐西朝东不同,它们是背靠大山,坐北朝南。
名 称 |
建筑面积 |
时 代 |
建筑特点 |
陈有相大屋 |
1970m2 |
清道光年间,陈有相自陈迢岩大屋中迁出,在距其东侧约300米处营建。 |
二进九间合院式木构建筑,由砖门台、门厅、正厅、两厢房及附房组成。梁、枋、雀替、斗拱上无处不雕,雕刻工艺十分精湛。 |
顺溪古建筑群位于顺溪镇顺溪村(老街)和溪北村(沙洋),系顺溪陈族和沙洋陈姓所建。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平阳凤凰山陈族第二十代陈育球由平阳西塘大岙底迁徙顺溪,其后裔繁衍而成顺溪陈族。清康熙年间(1661—1722),永嘉永强陈族第十一代陈有瑞由龙湾永强迁徙顺溪溪北沙洋地方,其后裔繁衍而成沙洋陈姓。顺溪陈族聚居于顺溪镇里老街一带,沙洋陈姓始祖陈有瑞后裔则聚居于溪北村。早在康熙年间(1661—1722),陈有瑞便在溪北村沙洋地方先后营建沙洋陈家祖屋(俗称隔壁屋)、沙洋陈家老屋(今称陈迢岩大屋)。至道光年间,陈有瑞玄孙陈廷要(人称“廷要相”,后由方言谐音为“陈有相”)自陈迢岩大屋中迁出,又在溪北村沙洋建造沙洋陈家新屋(今称陈有相大屋)。各大屋沿溪而筑,建筑群布局恢宏,蔚为大观。
陈有相大屋
坐北朝南,平面略成方形,系二进九间合院式木建筑,通面阔37.75米,进深41.91米,总建筑面积1970平方米。建筑布局与梁架结构与陈迢岩大屋类似,唯用材更为考究,雕刻更为精美,前厅天花藻井斗栱层挑。大门屋宇式,为砖砌,内外墙白粉面,盖青筒瓦。两侧延伸围墙为2米高的石墙。内院建筑设在内50公分高的台基上,纵轴线上依次为前厅、轿厅、正厅,两侧为厢房。前厅面宽6.34米,设大门六扇,前厅和轿厅之间用四扇刻花精致的花窗隔开,轿厅顶设藻井衬托,显得豪华富贵,一进内檐廊每间做藻井托顶,左右次间、稍间、尽间为正厅高大砌上露明造,用料粗壮,左右次间、梢间、尽间同样为暗阁楼式。东西厢房五开间,明间设厅堂,为明楼式,前置回廊相接一、二进,做拼花美人靠。该大屋梁架系用穿斗抬梁混合式,悬山顶三山式屋面。门、窗都采用雕花拼合,门额花板雕有花鸟、戏曲人物、园林美景等图案。刀法流畅,丰满华丽,水平高超。正厅堂梁架上首张贴县、府、省、京四大捷报。
陈迢岩、陈有相大屋建筑规模较大,布局颇具特色。大开间、多院落的组合形式及大天井的运用为其主要建筑特色,保留了一些早期建筑遗制,反映了处于相对封闭的小农经济环境里,社会文化出现的“迟滞”现象,建筑木雕、石雕较为精美,建筑特征具有较明显的地域特色,是温州民居的重要代表。
骑在溪北村村尾的溪边的游廊道上,我看到不远处田野中有一座大屋---陈有相大屋,但我找不到通往大屋门前的路,游廊道与大屋之间是一片几十米宽的田地。
http://s12/middle/6255ee31g7a8ee3dccb4b&690
大屋被2米高的溪石围墙环绕着。
http://s2/middle/6255ee31gc994e71e6bb1&690
我想顺游廊道绕着大屋找到通往大屋的路,可是绕到了大屋后面,还是没发现通往大屋门前的路。
http://s10/middle/6255ee31g7a8ee3f843e9&690
我就不相信会找不到路,大不了绕屋子一圈吧,只是很奇怪,大屋的人怎么出来的,难道每次都穿过田野,不太可能吧?!于是,我继续从屋后山脚下新修的游廊道找那条通往屋前的路。
http://s7/middle/6255ee31gc994e84a7ce6&690
转了360度,围着大石墙绕屋子转了一整圈,终于到了大屋门前。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http://s7/middle/6255ee31gc994e8d85e46&690
原来大屋门前有一条溪石路通到溪边那条游廊道,只是它路口歪歪的没对着大屋正门,而是开口在大屋范围外30米的路边,我根本就没想到路口居然有这种开法的!http://s12/middle/6255ee31gc99680959bab&690
http://s16/middle/6255ee31gc994e9a0c38f&690
碰到屋主人,与他攀谈了一会儿。
http://s16/middle/6255ee31gc994ea22842f&690
大门屋宇式,为砖砌,内外墙白粉面,盖青筒瓦。两侧延伸围墙为2米高的石墙。
http://s14/middle/6255ee31gc994ea7f25bd&690
门上匾额“明经第”。唐代科举名目甚多,而报考最多的科目则为进士和明经两科。不过两科相比,进士科难,"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科"倍之,得第者使一二",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而唐代文人也更为看重进士科。唐代的明经进士是正式进士,和清朝的不一样,明经进士是清代对贡生的别称,别称“明经”,不是正式进士。
http://s2/middle/6255ee31gc994eacfd2e1&690
屋脊饰龙、凤吻兽,与其他大屋门楼都饰同一种吻兽不同,陈有相大屋的门楼是龙凤齐上。
http://s3/middle/6255ee31g7a8ee4512702&690
顺溪古民居房屋均有门槛。门槛:门框下部挨着地面的横木(或长石等),指门口的意思,比喻界限,关口。古民居大门门槛较高,约30 公分,居民门槛较矮一些,约20公分,如无门槛的家,被视为是乞丐的家庭。清晨太阳出来,门槛内才可以扫地,下午太阳快要下落时,门槛内是不能扫地的,据说是怕财气扫出去。“高高的门槛”是富裕家庭的象征。“门槛高”意思是该户人家与人难对话,难说话。
http://s4/middle/6255ee31gc994eb91a5c3&690
大屋门两边各有一付旗杆夹。
http://s9/middle/6255ee31gc994ec399758&690
门边围墙上残破的带花朵的金钱纹镂空花窗。若是完整的话该有多漂亮啊!
http://s9/middle/6255ee31gc994ec911d78&690
旗杆夹上的碑文表明,旗杆夹为清朝同治三年贡元候选正堂陈大培立的。
http://s6/middle/6255ee31g7a8ee48849e5&690
大屋前院。
http://s3/middle/6255ee31gc994eda3c2c2&690
http://s14/middle/6255ee31gc994edf66ebd&690
前厅的前檐廊。
http://s3/middle/6255ee31g7a8ee4a06772&690
大屋西侧石围墙与大屋间的一片平地长满了野草。
http://s2/middle/6255ee31gc994eea294e1&690
悬山式屋顶,在这一带的南方古民居中较为常见,可防雨水。
http://s14/middle/6255ee31g7a8ee4b440ad&690
大天井里因为是鹅卵石铺就的,所以,石头缝隙中长满了茂盛的野草,显得庭园很荒凉沧桑。
http://s10/middle/6255ee31g7a8ee5c20d29&690
石台阶及精美的纹饰。
http://s12/middle/6255ee31gc994f9dc1b8b&690
http://s7/middle/6255ee31g7a8ee5d36996&690
正厅前檐廊之上天花做藻井花纹装饰,非常大气精致。
http://s8/middle/6255ee31gc994fab1a797&690
http://s7/middle/6255ee31gc994fb3ba3d6&690
http://s15/middle/6255ee31g7a8ee5f330be&690
中堂之上悬挂匾额“萱花五叶”。
http://s15/middle/6255ee31gc994fbbbec9e&690
萱草五叶有可能是指母亲有众多子女,儿孙满堂的意思。
“椿萱”。父母的代称。椿,指父亲;萱,指母亲,父母都健在称为“椿萱并茂”。椿是一种多年生落叶乔木,古代传说大椿长寿,庄子曾经说过“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可见它有多么长寿。因此古人就把它拿来比喻父亲,盼望父亲像大椿一样长生不老。后来为一切男性长辈祝寿,都尊称对方为“椿寿”。又因为当年孔子的儿子孔鲤怕打扰父亲思考问题,“趋庭而过”,快步走过自家的庭院,因此古人就把“椿”和“庭”合起来称“椿庭”,称父亲为“椿庭”。古人不单独把父亲称为“椿”,那毕竟是一棵树,而是称为“椿庭”。萱草,一种草本植物,古代传说萱草可以使人忘忧。唐朝诗人聂夷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游子出门远行的时候,常常要在母亲居住的北堂的台阶下种上几株萱草,以免母亲惦念游子,同时让母亲忘记忧愁。后来就将母亲的居处称为“萱堂”。再后来为一切女性长辈祝寿,都尊称对方为“萱寿”。
中堂之上的隔扇板上的格心花窗虽已全部都不见了,但剩下的双层绦环板(一般人家都是单层的。)的精美的雕刻图案仍可以想象当年的大堂之上的隔扇是多么的精致典雅。
http://s12/middle/6255ee31gc994fc01f6bb&690
http://s8/middle/6255ee31gc994fc75f427&690
雕刻着众多栩栩如生人物的描绘古代故事的描金供桌,是10座大屋中做工最细、最精美豪华的供桌。
http://s9/middle/6255ee31gc994fcb06ed8&690
http://s5/middle/6255ee31gc994fcf86bc4&690
http://s2/middle/6255ee31g7a8ee622c9a1&690
http://s4/middle/6255ee31gc994fda35c83&690
http://s12/middle/6255ee31gc994fdde217b&690
天井四角放置防火的大水缸。
http://s11/middle/6255ee31gc994fe3c1e8a&690
前厅面宽6.34米,设大门六扇,前厅和轿厅之间用四扇刻花精致的花窗隔开。
http://s9/middle/6255ee31gc994fe85d418&690
前厅中门之上的四扇隔扇花窗是整座大屋雕刻最精美的花窗。
http://s7/middle/6255ee31g7a8ee648b586&690
http://s14/middle/6255ee31gc994ff4fd0cd&690
http://s6/middle/6255ee31g7a8ee6610915&690
http://s5/middle/6255ee31gc995004530d4&690
http://s6/middle/6255ee31gc99502d5c465&690
中门边的两扇侧门上的隔扇花窗。
http://s9/middle/6255ee31gc995033fe7a8&690
http://s16/middle/6255ee31gc99504a6bbcf&690
侧门的绦环板上的木雕细腻生动,可惜在文*革中被红*卫*兵小将们将木雕中人物的头都敲掉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06EN00SIGG.gif
http://s15/middle/6255ee31gc99504f8c60e&690
中门后壁的隔扇花窗的格心没了,但上绦环板上的木雕图案十分精美。
http://s16/middle/6255ee31gc9950394519f&690
http://s2/middle/6255ee31gc99503e11e21&690
http://s5/middle/6255ee31gc99504458254&690
前厅的轿厅之上的这个大藻井是10座大屋中最大的藻井,很是气派。
http://s16/middle/6255ee31g7a8ee6ecd23f&690
http://s10/middle/6255ee31gc995058b1e69&690
大屋的东、西厢房设走马楼,从楼下望上去,拼花美人靠的栏杆和花窗都很漂亮。还是上不去。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06EN00SIGG.gif
http://s4/middle/6255ee31gc99505e8cb63&690
http://s14/middle/6255ee31gc9950626fcad&690
在屋脊的翘角飞檐边上还塑有花草装饰。
http://s8/middle/6255ee31gc99506585cb7&690
大屋建筑装饰精致,雕刻别出心裁,几乎所有的木构件上都有雕刻,用“无木不雕”来形容绝非夸张。斗栱构件及梁架多有雕刻,如有的部位将斗雕刻成花瓣的形状;月梁的梁头往往浅浮雕出卷草、夔龙等图案。承单步梁的瓜柱下端被艺术化地处理成多段弧线。
http://s15/middle/6255ee31gc99506a1318e&690
http://s8/middle/6255ee31gc99506f5f697&690
大屋的门窗格扇雕刻相对较为精致,绦环板多为雕刻山水、花木、飞禽、走兽、人物、博古等多种形式。格心样式繁多,以宫式格为主,中间有的穿插有“福”、“寿”字,有的饰有小花件。裙板浮雕有如意纹、回形纹等图案。陈有相大屋的门窗格扇的精美程度仅次于老大份大屋,可排在第二位。
http://s9/middle/6255ee31gc99507794f88&690
http://s12/middle/6255ee31gc99507dab85b&690
http://s7/middle/6255ee31gc995081bbbc6&690
http://s6/middle/6255ee31g7a8ee73e3f45&690
http://s8/middle/6255ee31gc99508e21e97&690
http://s9/middle/6255ee31gc9950948c968&690
http://s14/middle/6255ee31gfdfd28a406cd&690
http://s10/middle/6255ee31gc9950e2eeeb9&690
http://s6/middle/6255ee31gc9950e81acf5&690
http://s12/middle/6255ee31gc9950ec970ab&690
http://s1/middle/6255ee31gc9950f6953d0&690
http://s14/middle/6255ee31gc9950fb5b3cd&690
http://s4/middle/6255ee31gc995102fc8a3&690
http://s6/middle/6255ee31gc995108270b5&690
http://s6/middle/6255ee31g7a8ee81b87a5&690
http://s11/middle/6255ee31g7a8ee8249e5a&690
http://s12/middle/6255ee31gc99511bfda5b&690
http://s2/middle/6255ee31gc99512123001&690
http://s13/middle/6255ee31gc995126283dc&690
http://s5/middle/6255ee31gc99512ae3f54&690
http://s11/middle/6255ee31gc995130e88ca&690
http://s8/middle/6255ee31gc995134fa487&690
http://s1/middle/6255ee31gc99513a1f6f0&690
http://s4/middle/6255ee31gc99513f05eb3&690
http://s9/middle/6255ee31gc99514253858&690
在大屋的一个角落发现了像猪八戒使用的竹钉耙,这是用来在晒稻谷时翻晒稻谷用的。
http://s6/middle/6255ee31gc995149831c5&690
陈有相大屋是顺溪大屋中周围环境最好的一座大屋,它地理位置最偏僻,周围是大山、田野、溪流,石围墙周围没有其他建筑物阻挡住视线,四野比较空旷,能完整的欣赏大屋的原始外观,这很难得,是10座顺溪大屋中唯一的周围没有其他建筑物与它混搭在一起的,也唯有它可以让你酣畅淋漓地从四面八方、各个角度欣赏石墙大屋!早期的顺溪大屋据说大部分也和陈有相大屋一样,都是建在溪边的田野中的,自然生态环境极好!解放后大屋周边建筑逐渐增多,镇里的大屋视线中已经避不开那些砖混结构的楼房了,常常拍照时被闯入视野的新房子破坏了画面。所以,原生态环境的陈有相大屋是很值得一游的!
欲知后面大屋如何,且待下集分解:《浙南古屋群“顺溪大屋”(十):陈迢岩大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