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小衔接发言稿

(2014-03-28 18:01:58)
标签:

育儿

教育

杂谈

    今天我去喵喵幼儿园旅行家长义务去了。没想到学校和家长们真重视。幸好我动手准备得早。其实我说什么都是纸上谈兵,我和家长们一样在陪伴他们长大。

各位家长朋友们,各位幼儿园的领导老师们,下午好。

    我是大三班陈妙言的妈妈,当然能坐在这里和大家交流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我是史家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班主任。唯一遗憾的是我一直教高年级,所以我没有亲身在低年级体验过,但是来之前我特意请教了我们常年教低年级的老师,请教了低年级的主任们。

    说起孩子马上要幼升小了,说实话,我焦虑了。真的,每次我见到周围同事的孩子上一年级了,我都会问人家:上学累吗?孩子适应吗?其实我是特别想通过和一年级的家长们交流,积累一些应付孩子上学的经验。当然我也近水楼台的向周围一年级的老师们请教,再加上我自己在高年级看到的许多现象,我自己对于幼升小,孩子需要贮备的能力有一点自己的看法。

 

    今天我想从四方面和大家交流:家长的心理转换,孩子的生活适应,以及交往能力和学习能力。

   

    第一点  说说家长的心理转换。

    面对孩子上学,请您保持一颗冷静的平常心。有的时候往往是家长的过激反应导致了孩子的从所是从。我真的在学校门口看见过家长去送孩子,孩子欢天喜地,妈妈哭个没完没了。爸爸在旁边劝:差不多得了。还有的孩子哭了,妈妈和孩子隔着铁门依依不舍,妈妈不走孩子就一直哭。等妈妈走了,一会儿孩子没事儿了。

    比如:拿了别人的东西。孩子觉得好玩,没见过想拿回家和家人分享一下未尝不可。但是有情况我们会和家长反映情况。家长马上说:“我们孩子可没偷过东西,我们家什么都不缺。老师,这是不是别人拿的?冤枉了我们孩子?”其实,家长多虑了。老师一定会把孩子的错误,问题反映给家长,目的就是让家长对孩子了如指掌,不至于在孩子出大问题的时候茫然无措。没有其他意思。而家长的过度焦虑和过激反映反而回无形地传染给孩子,比如:孩子作业老写不好,家长先焦躁了,先极了。孩子被家长一骂就对学习有抵触有负担了,更不会了。犯了错误,不敢说反而撒谎了。

    请您一定相信老师,老师肯定会努力照顾好您的孩子。小学一个班少则20,多则40人,老师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老师肯定会对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加以关注。

    我的女儿是一岁十个月上的幼儿园,当时她连咀嚼都不会,我别提多担心了,于是我也加入了每天在幼儿园门口观望,甚至偷偷的在中午翘班到幼儿园的制高点去看她午睡情况。后来我发现这完全没必要,因为孩子很快就适应了集体生活。所以请您一定相信您家宝贝的适应能力。

    升入一年级后很多家长关注的是孩子中午吃什么,下午没有加餐饿了怎么办,孩子课间不喝水怎么办……这些林林总总的生活问题。请您相信,我们一年级的老师肯定会特别关照孩子的生活,我们课间的铃声都是每天八杯水,健康又快乐。我们一年级的所有班级下课第一件事,就是班主任看着喝够6大口水然后才自由休息。至于衣服脏了的问题,连我教六年级我柜子里都被一套160的男女生的内衣,所以这一点您完全可以放心。

 

    我觉得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孩子是否能够遵守规则。因为我们接受的集体教育,必须要遵守集体的规则。而严格遵守各种规则也是我们家长在入学后必须要严格执行的。举两个例子:

    我们现在很多时候只要机会合适,我们会带着孩子到外面旅游。幼儿园肯定不会说什么,但是上学后就不可以了。我们有的学生一到小长假前面就请假和家长外出。家长总觉得这点知识落下了不算什么,但是等到期末考试或是日后就会发现知识是环环相扣的,任意一环出现问题都会对后面的学习造成影响。成绩的好坏放在一边,还有就是让孩子养成了一种上不上学无所谓的态度,根本不能端正态度,会造成后面轻易请假逃课的情况。

    再比如,我们低年级有一部分班级实在楼顶操场上操的,又一次一个小男孩站在栏杆处冲着下面就开始解决个人问题。老师给他解决问题的时候,他特别认真的说我平时忍不住了都是这样的。

    由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知道,有的时候是因为我们大人忽略了规则,才会造成孩子对于组织纪律不重视。所以严格执行规则,让孩子从上学第一天就知道,学校的要求就要执行。要养成从小照章办事的习惯,是我们家长从入学第一天就要帮助他们树立的一种观念。

 

    家长在家里还需要在孩子入学前开个家庭会议,要选出一个权威的代言人,保证再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里只有一个声音。面对孩子的出现的学习、交往、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应该保证从正确的角度去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如果家长间存在教育的分歧,孩子特别会钻空子,小的时候它仅仅是服从权威,但是长大了他就会利用这些教育的分歧。

    我曾经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的妈妈特别配合,但是他爸爸平时在外面工作,回来就是觉得对不住孩子总是想方设法讨好孩子管着他。结果这个孩子表现的特别皮,你怎么教育他都不听就是找家长也是无所谓的态度。他妈妈急的总哭,但是儿子根本就是你哭你的,我闹我的,反正老师说我我就当没听见,你在说我我就告诉我爸,我看你怎么办!有人说冷漠是最可怕的态度,我想这样分歧的教育观念下教育出来的孩子只会更冷漠。

    这一点同时需要注意的就是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态度。我工作的18年中总有这样一批孩子,任你怎么说他也不肯和你合作,甚至和你唱反调。在班级中根本不合群。甚至于认为老师做什么都是在有意针对我。孩子整天惶惶不可终日,没有一点安全感,甚至会动手打人。打人绝对是没有安全感的表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老师说的内容在家长那里都被否定了。孩子觉得老师说的没有家长权威。其实有时候老师做的可能确实不妥,但是请您一定体谅老师,在孩子面前要支持老师的决定。至于事后您可以直接找到老师交流。

 

    再有就是我们应该关注孩子身边的朋友,给孩子一个准确的班级定位。孩子在10岁之前都是倾向于亲子交往的,我们对他们的影响是深远的。10岁之后,孩子开始逐渐转向同伴交往,所以真正影响他发展方向的是他身边的伙伴。孩子们在幼儿园基本上都是在集体活动,但是在校园里他们有很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他们可以很自由的和小伙伴活动。这时候他身边朋友的质量就决定了他在竞争中的高度和距离。

    说道班级定位,请家长一定要有心理准备,我举个例子,就是全班45个人都考一百分,是不是公布出来的时候还有个先后顺序呢!所以一个班级40多个孩子不可能人人事事都是第一名。有些时候我们就是要正面自己孩子的问题,看到差距,尊重差距,努力的帮助孩子缩短差距。所以给孩子一个准确的班级定位,是非常重要的。曾经有个学生,家长都是外企的高管优秀之极,所以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也应该是优秀的,应该是在班里数一数二的。于是要求孩子的成绩必须到95分以上。可是孩子的能力达不到,家长根本不关注,他只要结果,就导致了孩子直接选择考试抄答案。再有就是现在班里一个女生过去语文成绩70多分,后来提高到80多分,但是家长还觉得不够,还希望他能够上90,甚至95分。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努力总是批评自己的孩子,导致孩子非常厌学,其实我想说,你为什么不看到自己的孩子已经进步了10多分呢!所以上了小学后,孩子的表现何在幼儿园有很大差别,在班里的定位也就有可能出现滑坡,这是正常的,我们应该想办法宽慰孩子让孩子努力的做好自己,而不要给他们太多的压力,这样压力越大,孩子反而越紧张,越不能达到您的要求。

 

  

 

    第二点  说说孩子的生活变化。

上学,对新一年级同学来说也算个体力活儿。表现如下:1上学起得早了。2学校中午没有午睡。3学校的每节课都需要调动注意力认真听讲,精神处于紧张状态。4学校下午没有加餐5课间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追跑打闹,很消耗体力。

针对以上5方面,孩子在生活上需要提早适应一下几点。1早上早起。孩子们一般7:40到校,最晚最晚7:00就得起,住的远的还要再早些。练习自己穿衣服,洗脸,刷牙,梳头发,喝水。2中午不午睡。咱们的孩子们到了大班这个阶段普遍都不爱睡午觉了,可是到了小学上午累了,下午上课就想睡觉。我们就得告诉孩子:上课不能睡觉,困了要尽量坚持,多举手回答问题就能把瞌睡虫赶跑。3要让孩子知道:我们上学干嘛去了?是学知识学本事去了,所以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讲,想玩儿的时候忍一忍。能坚持的孩子长大有出息。4早餐,午餐在学校要吃饱,不挑食。要培养孩子比较快的吃饭速度。从现在开始坚决不喂饭。吃饭时要专心,不能边吃边玩儿。5课间,先换学具。要教孩子认识常用字,比如课表。再喝水,上厕所。要教会孩子蹲坑,解裤子,擦屁股。上完厕所要冲马桶。告诉孩子:班主任老师和妈妈是好朋友,在学校会帮妈妈照顾你。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和班主任老师说,比如:拉了,尿了,难受了,委屈了。6是关键: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刚才我们说了自己穿衣、吃饭、上厕所。除此以外还有整理和保管自己的东西。7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帮助别人做些事情,比如:发本,摆桌子,扫地,搬椅子等。切记:管好自己,帮助别人。这个顺序不能乱,同时明白:是帮助别人,不是管别人。别人有他爸他妈管有老师管,不需要你管。

 

第三点  说说孩子之间的交往。

一年级第一学期是孩子打架高发期。从第二学期往后会逐渐减少。为什么?因为孩子在幼儿园是受到了老师全方位的照顾,孩子单独交往的时候少。而学校的课间,孩子们在操场上的活动都是自己进行的,老师不组织。这就出现了许多摩擦,比如:小甲想和小乙玩儿,他就使劲儿拽住小乙,小乙就不乐意了,最终打起来。

所以我们要从以下几点培养孩子:1教孩子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不能动不动就上手。我们家长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您就稍微反应迟钝点儿,慢点儿就好。别孩子一个眼神,手一指,话说一半儿,您就麻利儿地办了。2家长和孩子玩要严格遵守游戏规则。家长在家别拿出家长样儿,要拿出点儿小孩儿样。比如:玩游戏时候他输了就输了,不能让。孩子打你打疼了你就生气。逐渐让孩子知道:我周围的人也会不高兴,他们也有想法,他们不是都围着我一个人转。尤其是小胖男孩儿。我们班以前有个小胖小子,同学老说他打人,欺负人。后来我发现:他就是劲儿大,没轻没重。和他妈妈玩儿的时候勒的他妈妈都快喘不上气儿了,可是他妈妈能原谅他这种行为,其他小朋友可不答应。3犯了错误先说“我”。在学校,犯了错误和别人发生矛盾时,能主动承认的孩子往往比矫情的孩子招老师喜欢。家长原则:如果孩子犯了错误能主动承认,尽量不惩罚,不批评,多表扬。孩子以后逐渐就有养成了敢作敢当,敢于承担责任的好习惯。

 

第四点  说说孩子的学习。

其实,最理想的状态是:现在什么都不学,等孩子上学以后再学。大家也听出来了,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下面我想把我家孩子的情况和各位家长做一个分享,从而帮助大家分析一下您需要给孩子在哪里下工夫。

我好朋友的孩子现在上3年级。当初她是8月份生日,刚满6岁上的学。在上学之前没上过学前班,汉语拼音只学到了声母,后面都没学完。活泼,没有动笔写过字,甚至不爱画画。以上是她上学的准备不足之处。但是这孩子也有优点:她认识很多字,12千吧,能读床边的小豆豆。会算100以内的算术,不是特意交的,经常一边走路一边算。听讲特别认真。这三点为她今后的学习铺平了路。

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刚上学就学拼音,学写字母。她是全班倒数第一。回来问我好朋友:“妈妈,我是不是特别笨?小朋友的作业都过关了,只有我没过?”我朋友告诉她:你不笨。你们班同学都练过100遍了,你这是第一遍。你用第一遍和她们的100遍比当然比不过啦!假如你写到100遍时一定比她们写得好。这样,孩子有信心,有目标,改错也没有怨言了。所以,我们辅导孩子学习的时候,不要孤立地说:“你不笨,你很棒”这样的词语。因为这样没有说服力,孩子自己是会判断会比较的,当然有时候他们的判断可能是错的。但是明明别人都过关了,她还没过关。你跟他说,你不笨,你是最聪明的,你能行!他也不信。前两个月对我女儿来说,是个煎熬。但是,她上课认真听讲,很快就把拼音学会了。当进入学习汉字的阶段后,她一下就有了信心:说,语文也不难学啊!现在3年级了,孩子从入学时的最后一名,到现在4个学期的期末考试都是3科满分,上学期期末语文数学是100,英语99.谁都看不出来她是当时的最后一名了。

由此,我总结:孩子学前一定要多认字。汉语拼音最好会,实在不会写也要会拼才好。至于写字,很遗憾,我女儿直到现在在他们班写字也只是中等水平。如果给我机会从来一次,我可能还是不会提早教她写字,但是我会多让她画画,尤其是用细笔画比较精细的画。这样既不会磨灭孩子的语文学习兴趣,有锻炼了孩子的手部小肌肉发展。最关键的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鼓励孩子上课多发言,大声发言。到目前为止我女儿的进步最得意于他上课认真听讲。

 

怎么培养孩子多认字?拼音?和专注力?

1、学习讲演和能力上的准备

1)认字:常用字,自己的名字

字卡墙(每天贴10张字卡在墙上,教,认,认会了换位置注意:孩子认字不是记字形,而是记位置。所以建议家长给孩子用字卡)——字卡盒子(把多次换位还认识的字卡放到一个盒子里。每周整理一次盒子,让孩子数数自己认识几个字了?在复习的同时特有成就感)——读书(和孩子一起读书,在读书中复习汉字)

2)拼音:

平时见什么拼什么。他拼不出,您就告诉答案。时间长了就有语感了。

3)专注力:1明确:上课眼睛看老师,手放好不乱动,耳朵认真听,听懂了点头,积极举手。每节课至少举10次。孩子会说:我举手老师不叫我。你告诉她:全班40个人,如果每个人回答一个问题,老师需要问多少个问题?——40个。您告诉她:40个问题,你才轮到1次机会。那么你就举一次手,老师正好没看见,你就不举手了,那当然没机会了。所以你至少要举10次手。所以,您今后回家不要问孩子你认真听讲了吗?你问他:你举了几次手?老师叫了你几次?还有,您好特别关注孩子的书,本,和橡皮,铅笔。您想:孩子下课肯定不会坐在座位上肯铅笔,搓書角,扎橡皮,画斜道。那孩子放学回家后铅笔上的牙印儿,书本上的卷边儿,橡皮上的窟窿都是哪儿来的?——上课不听讲。这种情况发现一次就得管一次。让孩子知道:上课只能认真听讲,其他的事儿都不行。

我每天在学校门口都能听到家长提醒孩子:上课认真听讲啊。您放心这孩子肯定不听。因为您没有告诉她听讲的方法。所以,上学给孩子提要求,一定要提具体的,要告诉他执行的方法。否则就是唠叨!

 

2、入学物质准备:

书包:轻便,软包。

学具袋:布的。

木杆铅笔2h的(三角形没橡皮的最好)最少5

橡皮4B1

尺子(普通,一边画直线,一边画波浪线),1

胶棒

水彩笔,油画棒,不要大盒子的

运动鞋,不要系鞋带的。

跳绳,最普通的

文件夹

书本皮塑料即可

水壶

削笔刀,大型在家用。

总之,文具要最简单的,不是玩具。而且每天要过数,丢了就要找回来。

干;湿纸巾

 

3、家长配合做的:

前面分项都做了说明,下面补充几点:

1跳绳,要提早练习,坚持练习。只有练才会。

2书写姿势,执笔姿势特别重要。上学后第一个学期要陪读。主要就是盯姿势。这个指不上学校。

3带着孩子按照记事本逐条落实,并回√。

4对孩子潦草的作业不能放过。作业可以不会,不能乱写糊弄。

5准备一个改错本。至少每周整理一次错题。

6上学后不让去的地方不去,不让做的事不做,严格遵守学校的规则

7医保卡打针的绿本准备好

8必要的电子通讯手段。比如:微信;飞信;短信;邮箱;博客;微博都要会查阅。

9会背家人电话(多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