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组亮点介绍
(2013-01-24 13:31:02)
标签:
课堂教学杂谈 |
这是刚刚写完的亮点总结。感觉总是不能把老师们一个学期的工作概括下来,总担心不能把老师们的工作状态说给领导们听。感觉组长这个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真是太关键了。
感谢学校给了我这个和大家进行交流的机会。要说亮点,我们组最大的亮点就是添丁进口。我们的华国辉顺利的升级成了奶爸,我们的张聪老师也在学校老师们的关注下成功的搞定了个人问题。
言归正传,我们的亮点可以用四个词语概括“专家引领”“开阔眼界”“工作创新”“全力以赴”
一、 专家引领
我们的第一个工作亮点就是得到了北京市教研部主任张立军老师的指导,张老师深入浅出的给我们进行了理念的剖析,并且在课堂实践中给我们指出了方向。
9月份张聪要准备一节全国的赛课,北京市仅此一节,张聪的表现直接决定了北京市德育渗透课堂的教学水平。张聪老师一次又一次的试讲,张立军老师一次又一次的帮助备课、评课。张立军主任在评课的时候面向参与的语文老师提到:一节语文课不在乎头会看,在乎的是回头看。我们的课堂上一定要回头,也就是说你设计的教学环节一定是要能够禁得住推敲的,能够反复利用,将课堂效率提高最高。同时张主任也指出我们需要在评价语上下功夫。评价语包含多方面作用个,即是对学生发言的肯定;也是老师为学生提供的一个交流平台,应该是让所有的孩子能够借助老师的一次评价形成一次拓展;同时还要通过评价语,拓展课堂的容量。
张主任的话给我们的教研和课堂实践指明了方向,让我们知道了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我们不断地在教学中尝试着,改进着。全组的14位老师都在为教学研究努力着,不断探索。这学期我们完成组课16节。全国赛课1节,市课1节,区课2节。一网通录课3节,送课下乡3节。
特别是刘岩老师在完成了专家的下校听课后不仅及时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得失,还在第一时间和五年以下的老师进行了交流。这次期末刘岩老师还专门到低部和年轻的老师们进行了交流。
二、 开阔眼界
作为老师我们都知道给学生一杯水需要有一桶水的道理,为了能保持源头活水的流动性,我们积极地走出校门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见识丰富自己的阅历。
刘力平老师是我们的民主党派人士,刘老师认真的参加每一次活动,而且总是想方设法的把活动时间安排在课余,从不耽误自己的课,从不耽误对学生的教育。刘老师认真的给市里提了教育建议并当场上交。
这学期我们组的张聪和彭霏代表全校语文老师赴福建听了全国语文教学大赛的现场课。两位老师认真记录,及时总结,回来后第一时间向组里老师汇报了自己的听课体会。然后又在语文组和区里教研活动的时候和老师们进行了交流。整理出的文字内容是丰厚的,留在印象里的新理念是鲜活的,反映在教学中的操作是生动的,落实在学生的收获上是丰富的。
这学期刘岩老师代表班主任课题组在天寒地冻的数九天奔赴了聊城。去那里参观考察,感受当地的教育氛围。回来后刘老师感慨颇多,她总是告诉我们人家的孩子手上都是冻疮可是都在那里大声的读课外书。硬邦邦的土操场上啊,所有的孩子一边用力的做操,一边使劲的呼喊“少年强则中国强”你说这样的孩子将来得多有出息啊!
这学期张聪、高金芳到延庆2小送课下乡,高金芳应中国教师研修网邀请赴安徽马鞍山送培送教。赵苹、高金芳、张聪完成了e网通录课。
我们走出去开阔眼界,我们走出去把自己对教育教学的感悟和老师们进行交流,我们把首都的教育优势向教育相对贫困的地区辐射。我们为什么能有这样的机会呢?我想是因为我们平时工作的扎实和到位,是因为我们自己平时在工作只能更能够不断地回头总结积累发现问题后不断地提高。当然我们更要感谢学校能看到我们工作的成绩,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
三、 工作创新
说到工作创新,我想这是我们组的第三个工作亮点。
刘力平老师每周都有一份详尽的情况反馈交给家长。不仅下发了,刘老师还要坚持把每一份家长的反馈认真阅读,继而还要和家长进行电话的沟通。刘老师说的最多的就是:跳出教育看教育。我们所做的就是要培养优秀的习惯。
华国辉老师是我最敬佩的一位班主任。虽然我们都知道运动对孩子的重要性,但是我们总是纠结于成绩,而华老师则是实打实的每天坚持带学生在操场上运动,打篮球,跳大绳。当跳绳比赛的时候,13班的孩子们一个连一个以光速穿梭在大绳中间时,现场所有的观众发出一阵阵惊呼。其实这呼喊背后是对华老师班主任工作最大的肯定。
魏晓梅老师用和风细雨的教育方式,转化感染着她的学生。她的学生思维活跃,特色鲜明,课堂上总能和老师进行呼应,这一切和魏老师的严格要求,细致工作分不开。
四、全力以赴
我相信每一个史小的老师们在工作中一定是全力以赴的。但是我更想说的是,如果我们不把老师们的真实生活状态告诉大家,大家很难想象老师们是克服了怎样的困难工作的。
赵苹老师扔下不到三岁的孩子,每个周日坚持和学生一起到朝阳门外地铁站义务指路。
刘玲玲老师为了转化心理障碍的帅帅,多少个夜晚陪着家长和孩子一起谈心,扔下了自己的女儿在办公室里啃面包。
王香春老师的女儿高三了,这个考妈每天七点到校,六点离校,为自己的学生操心受累,自己的女儿却每天都要在学校食堂吃盒饭。
温程老师被我们戏称拐子。就是这个半残疾却在班主任工作中一丝不苟,自己的班级在期末的综合评价中获得六年级组第一名。
张书娟老师多少次留下来为舞蹈队的孩子补课,为转校插班的学生做心理疏导。
秦月老师更多的像是住宿班45个孩子的妈妈,每天事无巨细,心里惦记的,嘴里念叨的全是学生的事情。
当我们把歌咏比赛的赛场转移到蓝天绿水的时候,当我们用朗朗的书声吟诵经典的时候,当我们用整洁的班级环境无声育人的时候,我们尽最大的可能把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投入转化到学生身上这是我们最大的亮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