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硅谷孩子上学前班的烦恼

(2012-03-12 08:41:45)
标签:

育儿

上学前班

教会学校

分类: 美国生活

一转眼,小虓快到要上学的年龄了。在美国,3-4岁上学前班,5岁上幼儿园。

和中国相反,中国是先上幼儿园后上学前班。

 

虽然说我们家一直计划等小虓三岁才送去学前班,可是学前班幼儿园不是按学区来的,所以也需要我们到处物色。而且好的学前班也总是名额有限,需要提前注册排位子。所以从小虓不到2岁开始,虓妈就开始了四处寻找学前班的征途。

 

经过虓妈一段时间的搜查,发现家附近的学前班有几大类:

 

1) 华人办的中英文学校:

家附近有几家老中办的托儿所和学前班。听起来让我们很向往,在美国还能学中文,给这ABC孩子从小就灌输中文,不用担心长大后他不会中文。而且学校还教英文,到时候和小学衔接也不怕。学费大概800-900美金一个月。家附近有一个走路就能到的中英文学校,要是虓爸虓妈下班晚来不及接的话,家里的老人还可以走路去接,多方便!于是虓妈第一个就去看那个台湾人办的中英文学校看看。

虓妈带着虓外婆和小虓一起前去,小虓在那里玩得很不亦乐乎,因为都是会说中文的小孩,那里的孩子99%都是中国人后代,1%也是有中国血统的孩子。老师也是说中文的,能沟通。走的时候,还和老师们拥抱飞吻拜拜,让虓妈差点就心动了。只是看到3岁和4岁的孩子们挤在一个大教室里,用隔板隔开而已,心里总觉得不舒服。所以,挂了名,但是想让虓爸去看看再决定。 

 

2)各类私家办的家庭式学校

这类的有很多种,有纯中文的,有英文的,有教会性质的,有蒙式的,但特点就是孩子少,场地小。 

家附近有一个华人朋友生了个混血孩子,孩子3岁去了家附近的一家台湾人办的私家学校,感觉很好。就极力推荐我们去她家附近那家看看,不过虓妈一直没去。在网上也看了好几家,就是提不起精神去实地看看。

 

3)美国人办的私立学校

这类的学费是最贵的,1500美金一个月。不包括校服之类的开支。但硬件设施肯定是最好的。虓妈也忍不住,2011年第一次带虓外婆和小虓去了私立学校看看。一去看,那里玩的地方设施又新又干净。教室又大又宽敞。玩具多,还有苹果电脑系统的电子媒体教学设施。后来小虓在课外玩的地方跑步摔了一交自己爬起来拍拍手,陪虓妈四处参观解说的校长看到后马上就大力表扬和鼓励,说小虓就是他们学校需要的独立性孩子。这让虓妈觉得他们还是很能鼓励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但虓妈在参观3岁孩子的课堂时,发现那个老师脸上没有什么热情,而教室里的孩子清一色老印(印度人)和老中,孩子们也都面无表情的样子,心里马上就有些犹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们想要的教学氛围。于是,又打算让虓爸回头来看看再决定。

等到2012年2月的时候,学校有一次周末开放日,虓爸和虓妈带着虓爷爷奶奶小虓又去实地参观。这一次参观,感觉该学校的硬件设施更好,玩具更加多。我们的参观,由学校的学生志愿者领着,从学前班3岁一直到初中毕业,每个班级都对外开放,而且每个年级都有老师在班级里提供信息咨询。学生志愿者表现也非常的可圈可点,不过不例外地,是一中国一印度孩子。他们领着小虓跑得非常开心。几个大孩子抓不住一个两岁多的小虓。

不过这一次彻头彻尾地参观,虓妈又发现了几个新顾虑:1)学前4岁班居然是两个印度裔老师,讲着一口印度口音的英语。2)该学校居然不提供午餐,每天的午餐需要自己带去学校,而且如果要吃热的食物,就得自己带保温杯去保温。3)该学校的学前班的老师和学生的比例是2:25,感觉老师分给每个孩子的注意力不够多。4)该学校要求3岁的孩子自己上厕所,自己脱裤子自己穿裤子。我家小虓虽然可以脱裤子,可是每次拉裤子还是很不到位。5)该学校中午睡觉不允许孩子带自己家的毯子被子,要统一用学校的。我家小虓睡觉非常恋自己的蓝毯子,我们希望他能够在入学初有一个适应过程。

 

4)天主教会学校(Catholic) 

我们的一个邻居家女孩,比小虓大一岁,被她爸妈送到一家天主教会学校。她爸妈每次和虓爸虓妈聊天的时候,都说那个学校不错,说得我们也很动心。想着和他们家孩子一个学校,到时候接送上也可以互相帮忙,也是一个优点。可是几次我们也没去成。 

 

5)基督教会学校(Christian)

虓爸一位中国同事家附近有一家基督教会学校,离我们家也不算远,开车大概10分钟。他们家孩子在那个教会学校上到幼儿园毕业,然后才转到公立学校上小学。据同事经验,说该学校很好。同事家的孩子和我们一起去看过NBA球赛,看起来是个教养什么都很不错的孩子,这让我们对那间教会学校无形间也加了一些分。同事说,只要你不怕孩子去信教,你就什么也不用担心。我们一直觉得教会是美国主流文化,去教会学校也很有助于了解美国文化,而且我们最近又打算挪地方,所以这学校我们最多上完学前班。

于是,锁定了时间打算一起过去看看。这一次,又是虓妈打前阵,带着虓爷爷奶奶和小虓一起去看了下。一参观,有点心动了。该学校户外活动场所非常大,很适合爱跑步的小虓活动。还有很多学校组织的Field Trip。学费大概1100美金/月,早七点到晚六点,还包括午餐,也没有什么校服费。相比较于私立学校,学费便宜400美金,还提供午餐,做父母的省事不少,只需要每隔13天要提供一次上午的全班孩子的点心。为什么是每13天呢?因为每个班孩子数目是13个,该学校老师和学生的比例是:2:13,相比较于私立学校,每个老师可以给孩子的注意力和时间就可以多一倍,这一点让我们很心动。而且学校老师可以帮孩子提拉裤子,可以允许带自己的毯子。我们进去参观教室的时候,里面的孩子主动和小虓打招呼,感觉那些孩子都很有礼仪。虓奶奶说感觉那里的孩子都很“稳重”。于是,虓爸后来又一个人去学校看了下,和我们的感觉一致,觉得上个学前班什么的,应该也还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 

 

就这样,我们在中英文学校,私立学校和基督教会学校之间开始徘徊,选择和犹豫。一直定不下来。

私立学校硬件设施什么都好,离家开车5分钟左右,很近。但是有那几种顾虑。

中英文学校一开始的好感,在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的比较下,相形见拙,场地非常小,孩子多而拥挤,小虓爱运动,连个跑的地方都没有。而且教室还是公用的,不知道那些孩子能学什么。

教会学校离家开车10-15分钟,和我们上班方向有点相反,无形中我们每天的交通时间要多一些,而且因为教室外的大树,感觉教室里面稍显有点暗,不知为何,貌似很多美国人就是喜欢室内光线暗一些。

 

在这不停的纠结里,虓妈在MSN上挂着“找个学前班也这么难!”。

姐姐般的好朋友看到这个信息,马上打了电话过来,问学校找的怎么样了。听虓妈讲完几个学校,朋友就建议去教会学校,说她大儿子也是去了教会学校,不过她建议只读完幼儿园就不要继续在教会学校里读,因为教会学校的数学能力偏弱。这其实和我们的计划一致,在小虓上小学之前,我们肯定会换个学区去上公立学校。

至于我们家附近的那所私立学校(在硅谷还是比较有名的一所私立学校),朋友觉得该学校太Aggressive严厉了,对一个刚刚开始接触学校的孩子,她建议还是选一个宽容点的学校,孩子才容易对学校更有兴趣。虓妈想起学校里的老师和孩子都没有什么表情的样子,也在想是不是该学校真的太aggressive了?

至于那个中英文学校,虓妈自己给否决了,虓妈还是希望小虓能够上个系统的英文学校,学习英语和美国文化,这样他在美国才可以更好地社交。不过,中文学习,就会变得很挑战,在家教育不知道能让小虓坚持中文多久。更不知道是不是很快的将来,小虓就不愿和我们讲中文而只肯讲英文了。

唉,做个美国华人孩子的父母纠结可真多呀。

 

在朋友的建议下,我们最终选择了那所基督教会学校。2012年5月1号,小虓就要去上学前班了!

本来是等8月份三岁的时候开始秋季班,但是4月份虓爷爷奶奶就会回国,虓外婆一个人过来接班(这次虓外公不过来),担心虓外婆一个人带小虓会太累,我们就把小虓提前送学校了,该学校只收2岁9个月以上的孩子上学前班,所以我们5月份一开张,就可以去学校了!预祝小虓的学前班学习生活快乐和多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