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77
  • 关注人气: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神奇的紫甘蓝》评析

(2012-10-18 16:31:09)
标签:

教育

中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紫甘蓝

执教:******

活动目标:

1.观察紫甘蓝汁加酸或加碱后颜色的不同变化,激发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2.尝试用紫甘蓝汁鉴别一些常见物品的酸碱性,培养动手做实验的能力。

3.提高合作、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紫甘蓝、塑料袋、橙汁、洗衣粉、雪碧饮料、盐水等若干。(记录表格)

2、课前指导幼儿榨取紫甘蓝汁作为实验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引入:小朋友,昨天我们提取了一些紫甘蓝汁,这些紫甘蓝汁是什么颜色的?我做了两朵白色小花,如果我把这些紫甘蓝汁喷在这2朵花上,你们猜,小花会是什么颜色呢?咦,紫色的紫甘蓝汁喷在小花上,怎么会变成了粉红色和绿色啦,呀,紫甘蓝汁可真神奇呀!这里面可是有小秘密的喔!等会我们就用它来做一些小实验,看看这紫甘蓝汁到底有什么秘密。

二、小实验:在紫甘蓝汁中加酸或加碱,观察其颜色的不同变化。

1、指导幼儿进行小实验。

2、验证实验结果。

1)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2)根据幼儿讲述的结果在大表上作记录。

3、小结:因为紫甘蓝里面含有天然的色素,当它遇到象醋这样酸性的东西时就会变成粉红色或紫红色,当遇到食用碱这样碱性的东西就会变绿色。

三、引导幼儿尝试用紫甘蓝汁检测雪碧、橙汁、洗衣液、盐的酸碱性。

1、分组做实验。

2、验证实验结果。

四、验证实验结果,并提出安全教育。

五、迁移经验,观看用ph试纸测试物品酸碱性的录像。

六、小结。

 

评析:

这是一个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以紫甘蓝遇酸性物体会变粉红色、紫甘蓝遇碱性物体会变绿色为核心科学概念。围绕着此概念,展开实验-交流讨论-拓展实验材料应用研究发现-迁移经验-总结。

整个流程有动有静,幼儿自由操作,充分表达,同时,所选用的材料来自幼儿生活,紫甘蓝、塑料袋、橙汁、雪碧、盐等都是幼儿十分熟悉的材料。从观察结果看,不仅活动基本达到所设定的三个目标,而且整个过程幼儿参与度很高,玩的很high。是一个比较典型、比较出色的科学教育活动。不仅小朋友们喜欢,观摩的老师们也很喜欢。

当然作为旁观者,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看问题视角,我仅从旁观者角度提出一些想法和李欣阳老师商讨。

(一)在探究过程中建议加上猜想假设环节

例如在小实验-在紫甘蓝汁中加酸或加碱之前,可以先让幼儿猜想假设,加酸后会变什么颜色,加碱后会变什么颜色,然后在记录纸上记下自己的猜想假设,待到试验后再让幼儿几下试验结果,前后对比验证假设,这样幼儿会有更深的印象。这就是科学探究的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探究过程。在幼儿教育中我们不强调幼儿能够像科学家那样精确地做实验,但是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感受科学探究过程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倡导的科学教育理念。

(二)确保所说的科学知识的科学性

科学性是幼儿科学教育活动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包括科学知识的准确性、科学方法的合理性、科学性是的年龄适宜性。在活动中,李老师在对一个小实验进行总结时说了一句:变成绿色是碱性,变成粉红色是酸性。我们知道,不同的颜色混搭会产生新的颜色,因此,如果两种液体的性质是一样的,但是他们加入的颜料正好可以混搭成绿色或者粉红色,那就证明那句话是错误的。另外从化学角度讲,老师是否能确定其它两种液体混合也可以会产生绿色?

(三)做好活动准备

为了这个活动的展示,李老师应该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但是这里依然提出活动准备这个要点。在活动准备上,我们一般分为物质准备和幼儿知识经验准备,物质准备上李老师提供了充足的来自幼儿生活的材料;知识经验准备上,幼儿之前榨取紫甘蓝,对紫甘蓝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在实验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小细节:就是当紫甘蓝汁和酸性液体混合时,由于颜色变化很小,幼儿没有发现紫甘蓝汁变成粉红色,而是说紫色,这一问题在其后几个小实验都一直出现。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在上实验类科学教育活动之前,自己需要先试验一下,并且及时发现试验中可能出现的小意外,对于粉红色不明显的这种问题,可以先在活动之前开展辨认颜色的活动,确保幼儿能够辨认淡淡的粉红色与紫色的区别。

(四)用简单的符号制作记录表

在活动目标上,识字并不是本次活动目标,因此在记录表制作上,老师不一定非要用汉字来表达各种材料不可,从观察结果看,为了让小朋友找到自己要表达的那一栏物体,老师每次都需要告诉他们该往哪里去贴。我们说儿童有一百种语言,对于她们来说不仅仅可以用文字来表达,还可以用图片来表达,用简单的符号来表达。对于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来说,小朋友们能够愉快、并顺利地自己自由记录表达就是很棒的成就。

仅提这些不成熟的看法和李老师商讨,不合理的地方请谅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