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园实习关键词

(2009-11-17 23:34:53)
标签:

杂谈

 

 

 

 

http://118.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6/30/10/14/1141360a676.jpg

案头翻开以前在幼儿园实习的点滴记录,竟然发现曾经也有过许多的欢乐与与思考,在实践中有许多体验,遗憾的是那时候还缺少一些老师的理论指导,常常会感到有点迷失;而如今许久没有下幼儿园,却又发现自己已经找不到幼儿园的那种感觉了。有点悲哀!

幼儿园实习关键词

吴小平

   对于我,一个从来没进过幼儿园的男生来说,能在23岁“高龄”托实习的福,扎在幼儿园与那些小娃娃呆上三个月,实属有幸。短短三个月,带给我太多的回忆,及到现在突然想把他们编成一个个词语,稀稀拉拉的串起我的幼儿园生活:

   “新老师”:这是刚到幼儿园时,那群小娃娃对我们的称呼,现在想起来有些怪怪的。没有进幼儿园之前听说幼儿园小朋友管老师叫“阿姨”,我就一直纳闷,如果我到幼儿园,他们也管我叫阿姨不成?,不想到了幼儿园才发现,小朋友开始时兴叫“老师”了——虚惊一场。以后他们叫我“新老师”我也欣然接受,再后来他们知道我的姓,慢慢改叫我“吴老师”,至于“新老师”就留给下一任实习老师了。

   “小朋友”:我们就是这样叫这群小娃娃的。平时唤惯了,总感觉像在叫“小孩子”,其实我知道他们虽然“小”,但还是我们的“朋友”,朋友之间应该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倾听相互了解的,对他们也一样。假若我们口口声声叫他们“朋友”,面对他们的却是一副大人的嘴脸,这样想获得他们的信任是很困难的。我有几次组织教学活动开场白是“小朋友们——”当场就有许多小娃娃学着我的语气叫“小朋友们”,那种感觉是我被他们搞幼稚了。而原因是我没有注意他们的感受就匆匆开始我的教学。    

   所以说不要把“小朋友”不当朋友看。

  "蹲着说话”:习惯与平视别人,到了幼儿园发现全世界就我最高了,刚开始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与他们说话发现他们总喜欢把我扯下去,于是我学会俯下身与他们说话,偶尔蹲下去给他们讲故事,有些小朋友就跑过来对着我的耳朵说悄悄话,我渐渐喜欢上这种感觉,于是开始蹲着与他们说话。这是一种对等的平视,没有压力,没有隔阂。

   “告状”:我曾经一度想把幼儿告状现象作为研究课题,因为幼儿园里幼儿告状的现象确实太普遍了,甚至让人有些烦。尽管我知道这是因为幼儿还不能正确的判断是非,依赖成人。他们告的内容很多,包括:谁打我了;谁给我取小名字了;谁不愿意和我玩了;某某朝我做鬼脸了;某某不听组长的话了··· ···,处理这些大小事占用了我们大量时间。不过很奇怪,我处理如此多幼儿冲突那,现在面对成人的矛盾冲突,竟然连个头绪都找不到。是否因为成人太复杂了呢?

   “生日”:真的羡慕这些小娃娃,一年一个生日,还有小朋友们一起来过祝福。每次生日家长总会买来大蛋糕,下午起床后,小朋友们会发现老师已经把黑板布置的漂漂亮亮,桌子上摆着一盒大蛋糕,每当这时,小朋友们都很兴奋。生日PARTY是很正式的,戴花、唱歌、说悄悄话、许愿、吹蜡烛、分蛋糕,一步步完成。我很喜欢小寿星请朋友上去说心里话的样子,他们有时候是那样虔诚。不过有时也有些他们的小笑话,有一次两个小女孩过生日,她们请了一个小男孩上去说悄悄话,可能有些紧张,几次想凑到小女孩耳朵边说都没有成功,下边有小男孩就叫“说啊!我爱你。”马上其他小朋友就跟着叫“我爱你”。那个小男孩红着脸,只是小女孩还呵呵笑着。

   “游戏”:实习刚开始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是男生,最适合带幼儿做游戏,可待到实习结束后发现自己甚至没有组织过一次象样的游戏,或许我可以以太忙为借口,但是这终究是一件憾事。幼儿园里其实有许多种游戏,什么建构游戏、扮演游戏、功能游戏、规则游戏··· ···其中需要老师组织的多为规则游戏,。对于大多数游戏,我看到老师更多的是以指导者身份介入,或者把游戏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但我一个好玩的男孩就顾不了那么多,有时候我是他们游戏里的“魔兽”,有时候我是他们“汽车”的“司机”,我也会假装是“大奔”去偷袭“虹猫”,在这些自由游戏的时间里,他们任意发挥想象,我也乐意参与。

   “安全意识”:如果你很喜欢小娃娃的话,到了幼儿园,看到一大群的小孩子一定会很兴奋的。但是别忘了你的保证这些小生命的安全,这是幼儿园对你最基本的要求。原任老师说过,他们晚上睡觉都梦到幼儿出事,因此他们对我们的要求也是尽量“不出事”。我是那种马马虎虎的人,自小长在农村,对于那些磕磕碰碰很不在乎的,来到幼儿园,没有太在乎这些,带着三十多个躁动的小娃娃在水泥的玩老鹰捉小鸡,结果可想而知,有个小朋友被摔着。那天指导老师对我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我心服口服。

   “学习”:这里的学习是针对幼儿教师的,。社会上有一些观点认为幼儿教师只是哄哄小孩子的,他们不知道幼儿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几个学习阶段之一,而且作为身心不成熟的个体,他们即需要老师的照顾,有需要教育影响。因此幼儿教师自身必须要有足够的教育资本,通过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幼儿教师需要了解的是百科知识,因为来自幼儿的提问不会局限于语文数学,而且各种玩具、动画片、游戏都需要去了解,这些是你接近幼儿的条件。此外计算机、外语也是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

   “六·一”:这是世界所有幼儿的节日,待在幼儿园里,我有幸发现儿童节并不是每个小朋友都喜欢的。每年为了能在儿童节里拿出一场漂亮的节目,整个五月份都在准备排练节目,练习列队,练习入场,练习站台,每次都是几小时,有时候小朋友回过来对我说“老师,好累哦!”,听得我心疼,他们那么小就要承受这样的训练,而且经常要改变队形变换位置,为了强化他们记忆,老师经常让他们散开又集合,尽管如此,还是有小朋友经常受批评。当然老师也是这种形式的受害者,整个五月份不得安宁。因此最应该思考的是儿童节的内在价值,而不是工具价值。

   “欢送会”:每年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是一种方式送走我们这些实习老师的,上一届师姐说她们那时候哭得一塌糊涂,我很感动,于是从实习一开始就盼望着实习结束,终于等到我们离开的这天。之前,我一直没有对这些小娃娃说,甚至当老师在黑板上写了“欢送老师”,还有小朋友问“老师,今天谁生日啊?”待到老师说出我们将要离开他们,并请小朋友为我们带上小花后,我听到有一个小朋友在哭泣,没有谁在故意渲染,小朋友们为我们表演手语歌《感恩的心》,陆续有小朋友哭了而且越哭越伤心。终于亲身感受到这些小娃娃的“多情”,联想到实习真的结束了,泪花在我眼眶转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