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元支点建构智能发育
(2015-09-14 16:41:45)
标签:
群友问题 |
分类: 安娜育儿杂谈 |
安娜,你好:
首先感谢你无私的分享,让我可以一路向你学习。
我从小朋友2岁半发现你的博客,然后一直学习过来,家里的学习资料也是跟随你的推荐买的。
写这些是感谢你,再是把心里的一些困惑向你请教。
我们2岁左右开始读绘本(每晚半小时吧),也买了些多湖辉,头脑体操(你推荐绝版的那个),小红花贴纸,也就是做些数理启蒙。
3岁开始听儿歌,素材就是你贴子里的ABC英文歌謠,童谣Do Re Mi
视频版本,因为正好小小班上,老师每天下午教二节英语儿歌。
看到他也挺喜欢的,就正好这个时候加入这些让他磨耳朵。上个月底开始买了海尼曼GK
,再是听虎妈的推荐在看汽车镇分级。
海尼曼,开始以为他不喜欢,所以我会学用你的方法,告诉他关建单词的意思,然后碰到好玩的,会加入些扩展,以便让他喜欢,目前无反感。
目前进度很慢,只看了前6,7本, 也就上个星期看了下。汽车镇是点读PDF
,里面的单词配上图解,小朋友也很容易懂。
海曼尼,汽车镇,我总是会去翻译,这个可以吗?
这么大的孩子完全不用翻译,他们是无心智吸收,过多的翻译反而影响了他们自身的思考力的行形成。
总体进度很慢,家里的资源太多, 不知道如何分配时间,这是我一个很大的问题。
听从你的建意,3-4岁应该拓宽小朋友的阅读量,材料,所以入了各式书,问题就来了,
中文绘本, 英语启蒙 ,科普介入,数理逻辑搭建,
感觉挺多的,好乱啊,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平衡,时间上应该怎么分配?
看着群里的小朋友大家都读了好多书啊, 子桐也是啊,我心急,不知道怎么才能让他多读些。
那3岁的小朋友又是喜欢重复,怎么样才能让他多读些书呢?
每天下班吃完就快到8点了, 平时小男孩白天是不学习的, 爷爷带着去玩。10点半睡着。所以晚上时间不多。
最近,小男孩到了叛逆期,皮得让人难受, 我也去学习儿童人格教育~~~~~~~
我先和你说说子桐的状态,我下班先把饭菜收拾利索,然后6:30和子桐玩手工,听听音频什么的。
吃完饭也基本8点左右,那时候子桐爸爸回来的晚,做饭,吃饭,刷碗,利索了也就8点了。
从8点到睡觉前,基本就属于我和子桐的阅读和游戏时间,当然三四岁的孩子不可能一直读书,中间穿插着很多中英文游戏的时间。
中英文呢,我们一直就是交融的,包括你提到的科普是两部分,一是阅读,就包括在阅读时间里了,二是动手,都是我刷碗的时候子桐和爸爸玩的实验之类的,你提到的数理逻辑搭建也是穿插在这里面的。另外一方面我们周末没有任何其他安排。
尽管做了这些,但我还是挺困惑,不知道在小朋友的幼儿期(5岁前),教育的核心是什么,绘本,英语,科普,数理这些启蒙,哪个才是根本,主框架应该是怎么搭建?
我是否鋪得太散了?会不会导致小朋友不够专心?
如果你提到的这几个,以你们家的孩子年龄和子桐当时的状态来说,绘本和英语启蒙我们是同步进行的,科普也是又浅入深,数理我们没有开始的那么早,应该是四岁多的时候。要说哪个是根本,我觉得他们本身就是交融的,你中包括我,我中包括你,比如你搭建的时候就有阅读的经验,有空间的发育,有数理的结合,如“再拿来一个圆形的积木吧!”所以我觉得你不必要把他想象的和小学里的课程一样,语文是主课,所以一周五节课这样。所谓这个时期教育的核心就是多元智能的发展,任何一个所谓的【学科】都是一个媒介,一个支点,你不要过多的关注这个支点,要更多的关注整体发展。
1)小男孩 9月底就3岁半了。
2)我喜欢老的资源,感觉现在的人做的书没有以前做的书好(我觉得做书是一件要静下心来的事情),所以喜欢去挖些你推荐的书,比如,头脑体操, 小聪仔,不过小聪仔以前的也没有得卖了,是否有可以跟他媲美的書?真是大爱这套书啊!
现在的好书很多,只是需要甄别而已。
你试试小小牛顿,我觉得也不错啊,你家这个年龄再过些日子就可以全面开展了。